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红一创",即长篇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和<创业史>.它们均成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时至今日,<红岩>已重版2次,重印81次,发行量逾千万册;<红日>重版2次,重印40次,发行量逾200万册;<红旗谱>重版2次,重印38次,发行量逾200万册;<创业史>重版2次,重印16次,发行量逾100万册.  相似文献   

2.
查国伟 《传媒》2006,(6):8-9
本刊讯(记者查国伟)为了进一步推动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进程,5月24日至26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举办全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培训班.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出席并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做开班动员报告并作总结讲话,副署长邬书林主持开班仪式并就<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12月27日,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出席会议,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于永湛受龙新民署长委托,代表总署党组做工作报告;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柳斌杰作关于制定<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说明并主持会议;28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作了重要讲话,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于永湛主持会议,柳斌杰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闻出版(版权)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月12日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做了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报告.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李东东主持会议,副署长邬书林、阎晓宏、孙寿山,纪检组组长宋明昌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小说月报>创刊于1980年,当年的最高月发行量曾达到168万册.以后期刊印数一直下滑,到1989年时,月发行量为9万册.我调入<小说月报>编辑部时,月发行量维持在10万册左右.在百花文艺出版社里,10万册发行量的<小说月报>,也依然是一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当时上交的利润大约占百花文艺出版社全年利润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6.
郑鸣 《出版科学》2005,(6):57-59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共有故事类报刊127,其中,<故事会>月发行量已经达到300万册以上,<今古传奇·故事版>和<上海故事>月发行60万册左右,其余刊物月发行量10-30万册的15种,3-5万册的104种,不足3万册的约5种.  相似文献   

7.
《出版经济》2004,(1):8-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3年12月24日,2004年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石宗源代表总署党组作了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8.
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意见>提出,所有高等院校经营性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将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转制.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路线图.这也意味着国有文化传媒公司在<意见>的架构下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对增量资产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10.
于慈珂 《传媒》2005,(11):12-14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已由新闻出版总署第32号、第31号令颁布,将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闻出版总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机关转变职能要求的体现,是强化和完善报刊出版管理和加大报刊法制建设力度的结果.报刊出版管理是新闻出版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对此一直十分重视,今年更是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加快了报刊出版法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3月,最初为对开8版的周报,定位为城市综合类报刊.199r7年之前,它连年亏损,被戏称为办给打工仔看的报纸.1 997年1月,改版为日报,4开16版.1998年,<南方都市报>借世界杯东风,通过持续43天的独创报道策划,发行量以每天近万份的速度骤增,最高达38万份.1999年,发行突破61万份,扭亏为盈,上缴集团利润500万元.2000年,进军深圳市场凭借"封杀"、"禁载广告"等事件,"拿下"深圳市场,发行量升至80万份,广告额逾2.6亿.2001年,发行量达103万份,广告收入5.73亿元,在广州与<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足鼎立.2003年,发行量突破123万份,广告收入达8.2亿,成为全国名报.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初,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引导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健康发展,发展新兴出版生产力.4月19日,在央视<对话>栏目中,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又重申:民营文化工作室是新兴的文化生产力,是出版产业大军里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应将其纳入政府帮助、引导、支持的范围.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闻出版(版权)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月12日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做了题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报告.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柳斌杰署长的报告和李东生副部长的讲话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对整个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各种媒体已对此进行了及时报道,本文只从出版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视角对各种观点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读者>一直受到业界关注.最近,新华社记者到兰州采访了<读者>有关负责人,探讨<读者>月发行量高达800万的奥秘.  相似文献   

16.
王利明 《传媒》2006,(1):21-24
<新女报>是一张周报,并且是以女性读者为目标人群的细分市场的周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新女报>不是一张主流大报.但是,小报也能做出大市场.2001年12月13日<新女报>创刊当天,5.5万份报纸就销售一空,3个月发行量攀升到15万份,9个月实现赢利,两年半实现跨地域经营,3年实现跨媒体经营.如今<新女报>的发行量接近20万份,广告经营额突破3000万元,形成了两报一刊一网的战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日, <图书出版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的第二十一奈指出"出版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等类别的图书,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出版单位须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业务范围出版.具体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另行规定."这就是最近大家一直在议论的出版资格准入制.  相似文献   

18.
8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银行在北京签署<支持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解决制约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金融问题,扶持培育新闻出版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与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上签字,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蒋建国,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副行长陈四清等双方领导参加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工作会议,2006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举办了全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总署有关领导就<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做了专题报告,这一切都表明,包括出版发行体制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日,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英语辅导报>被吉林省新闻出版局确定为首批报刊转企改制27家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