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红茶、绿茶、茯茶的茶末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对茶中多糖进行提取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在85℃下3%碳酸钠溶液中提取可得最大值,多糖含量可达3%~8%.表明采取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多糖含量的厂间一致性与批间稳定性,了解当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浓缩六味地黄丸生产的质量状态。方法:应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对5个厂家11批次的六味地黄浓缩丸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个厂家11批次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多糖含量为27.40%~33.64%;同一厂家不同批号间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5);A厂与E厂间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厂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同一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浓缩丸多糖含量批问稳定性好,不同厂家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多糖含量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苯酚-硫酸法,用精制白灵菇、杏鲍菇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对白灵菇和杏鲍菇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灵菇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杏鲍菇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6.0%,相对标准偏差RSD=4.56%.白灵菇中多糖含量为7.58%,杏鲍菇多糖含量为6.00%.  相似文献   

4.
采用苯酚一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茵陈蒿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为4‰,多糖换算因子f=1.3124,在1050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6%,精密度RSD%为1.24%,多糖的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主要对茄科植物假酸浆子中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以及该多糖的溶胶和凝胶性能包括浓度、酸度、温度、钙离子等对其影响进行了实验与测定,分析了它特点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开发、使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的水煮醇沉法从荞麦蜂花粉中提取可溶性多糖,通过Sevag法脱蛋白后,以葡萄糖为标准对照品,使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波长489nm处测定吸光度,1~1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荞麦蜂花粉中多糖的含量为4.31%。  相似文献   

7.
三种川产人工栽培石斛的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文采用比色法对产自乐山人工栽培的马鞭石斛(Dendrobium chryanthum)、铁皮石斛(D.officinale)和迭鞘石斛(D.denneanum)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经测定其含量分别为:28.60%、17.53%和16.27%。其中马鞭石斛(D.chryanthum)中多糖含量高达28.60%,目前尚未见报道;铁皮石斛(D.officinale)和迭鞘石斛(D.denneanum)多糖含量略低于贵州产野生种。马鞭石斛(D.chryanthum)多糖含量的测定为进一步研究马鞭石斛多糖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比色法测定珠芽蓼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珠芽蓼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5.036,在2-20u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多糖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多糖的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9.
不同预处理对甘薯根颈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甘薯根颈采集后,采取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其多糖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薯根颈4种不同处理方式多糖含量顺序是:鲜样品烘干〉鲜样品漂烫处理〉鲜样品保鲜贮藏〉鲜样品自然风干.以鲜样品烘干处理多糖含量最高,为4.59%;鲜样品自然风干处理多糖含量最低,为3.82%.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联合提取多糖与黄酮的新工艺,得到了对应的提取物。以紫外标准曲线法测定了竹叶中粗多糖的含量为8.79%,精制后多糖(BP1)占粗多糖的37.5%;均与文献报道值接近,反映了工艺设计和实验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珠芽蓼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和槲皮素的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40℃,以1%冰醋酸水溶液-1%冰醋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72 nm(检测没食子酸)、350 nm(检测绿原酸、槲皮素),流速为0.8 mL·min-1.结果表明没食子酸、绿原酸及槲皮素分别在0.2568μg~1.712μg(r=0.9992)、0.2898μg~1.932μg(r=0.9995)、0.01772μg~0.1181μg(r=0.9993)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2%(RSD为2.28%)、101.6%(RSD为2.39%)、100.6%(RSD为1.02%).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珠芽蓼药材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玉兰中小白菊内酯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10%—48%A;10~20min,48%-80%A),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188~2.82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3%.证实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广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云冈石窟岩缝结晶物中Mg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研细过筛后,采用3 mol/L HNO3溶解,用锶溶液做干扰抑制剂,标准曲线法测定。Mg的浓度在0.00~0.60μg/mL之间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282 2 c-0.001 4,相关系数r=0.998 9。相对标准偏差为1.36%(n=10),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3μg/mL(3σ),加标回收率为96.4%~100.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石英毛细管内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MAA—EDMA)纤维作为同相微萃取(SPME)的萃取头,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系统考察了萃取时间、解吸时间、盐浓度等实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的SPME—HPLC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柱内(n=6)和柱间(n=6)精密度(RSD)分别小于4.45%和5.97%,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100.8%~108.9%之间;3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10~4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R2〉0.9496检出限在1.008μg/L~2.876μg/L之间.所制备的Poly(MAA—EDMA)萃取头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本低;方法快速、灵敏,适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15.
基于H2SO4介质中,沸水浴加热10min的条件下,铬(Ⅵ)能显著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R)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02—0.40μ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A=0.07684+0.14971CCr(Ⅵ)(μg/L),相关系数r=0.9966,检出限为1.1×10^-11g/mL.本法成功用于江水、人发中的痕量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以葛根(radix puerariae)生产葛粉后的葛渣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通过正交实验对异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葛根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葛根异黄酮的得率为1.59%;葛根异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 μg/mL、62.5 μg/mL、250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50 μg/mL、125 μg/mL、500 μg/mL.  相似文献   

17.
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合成了聚乙二醇交联壳聚糖.用红外光谱(FI-IR)对交联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交联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40℃、吸附剂用量为30 mg时,交联壳聚糖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在交联壳聚糖上的铅离子可用1 mol/L的稀HCl洗脱.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该法对Pb2+的检出限为0.72μg/mL(3σ,n=8),相对标准偏差为2.1%(n=5,ρ=5μg/mL),线性范围为0-20.00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8%-102.6%之间.该方法用于奶制品中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乔3号中芦丁、槲皮素中成分的含量。采用SHIMDZU VP-ODS(4.6 mm×150 mm,5.0μm)色谱柱,甲醇-0.08%:磷酸溶液(6∶4)为流动相,流量为0.95 mL.min-1,检测波长为358 nm。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度良好(R>1.5),芦丁和槲皮素线性范围分别为32.0~288.0μg.ml-1和18.8~169.26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99.0%,相对平均偏差(n=5)分别为0.4%,0.4%。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测定皮革制品中Cr(Ⅳ),选用Metrohm86I型离子色谱仪,Metrosep A Supp5—150型阴离子分析柱,12.8mmol/LNa2C03+4.0mmol/LNaHC03淋洗液.在10~100μg/L范围内,Cr(Ⅳ)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C×100—2893.72×A+200.136,相关系数为0.9990,最低检测浓度为4μg/L,低、中、高三个浓度的精密度分别为1.60%、1.05%、0.65%,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5%、93.6%和92.3%,本方法可用于皮革中Cr(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mL/g),提取次数3次;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L/g),提取次数2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微波法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近40%,微波法提取枸杞多糖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