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游戏软件本地化蓬勃发展,游戏软件名称的本地化翻译也应运而生。本文将以目前国内市场盛行的本地化游戏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分析目的论指导游戏软件名称翻译的充分性、必要性,据此提出实现游戏软件名称的本地化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并提出具体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翻译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目标文本的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不同,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然后根据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对其进行目的论分析,分析其翻译的目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指导下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一种有预期目的和功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策略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提出旅游文本翻译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并举例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郭亚丽  赵妍 《考试周刊》2009,(29):109-110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在开拓市场、刺激消费、创造企业财富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商标,作为商品的标志,其名称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从功能派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商标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的翻译方法及其目的性.指出了商标翻译是一个有目的、复杂的选择过程。而目的论对商标翻译中所呈现出的各种复杂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因此本文认为在商标翻译中,应推行目的论指导下的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薛娇 《海外英语》2011,(2):125-126
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该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译者在目的论指导下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的提出正迎合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目的论的介绍,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体现,及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的论述,进一步证明目的论与广告翻译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7.
邱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27-129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目的论翻译理论,研究了目的论的形成意义,分析了目的论在服装品牌翻译的实际作用和意义。重点探讨了服装商标名称的翻译,旨在找出其翻译的一般及特殊方法,指出了由于传统的翻译方法无法完全解决服装名称的特殊性,因此需要运用功能主义目的论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从目的论视角谈英汉电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维米尔创立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探讨了电影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文章分析了电影翻译的目的和电影文本的类型,并结合文献翻译、释义翻译和工具翻译策略,得出处理两种电影文本中文化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1.
尹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61-161,163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在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入手,介绍了什么是目的论,阐述了目的论对地名翻译的指导意义,即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以及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等因素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并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地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汉斯·威米尔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他指出翻译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本文主要从目的论方面来指导旅游文本资料的翻译,提出目的论角度下的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并分析该翻译原则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在旅游文本资料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盛滔  朱亚辉 《海外英语》2014,(4):124-125
目的论为轨道行业英语翻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实现在译入语中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商标翻译有别于其他常规翻译,它是以广告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翻译行为。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框架,阐释商标的特点,并在目的论指导下提出商标翻译的原则,以及音译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三种商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因此它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广告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翻译广告提供了理论依据.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16.
王瑜琳 《海外英语》2012,(9):188-189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外宣资料的翻译,实现预设的翻译目的,有着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该文结合目的论,根据目的论的三原则,具体阐述广州亚运会外宣材料中译者为达到翻译目的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指出目的法则是指导整个翻译行为的最高法则.并进一步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问题,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商标翻译有别于其他常规翻译,它是以广告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翻译行为。本文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框架,阐释商标的特点,并在目的论指导下提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音译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这三种商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文章在阐述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汉语习语的特点,通过对汉语习语英译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汉语习语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而达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首先要考虑翻译的目的:为了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译者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如果译者考虑目的语符合译语读者习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则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本,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汉英旅游文本由于其语言差异,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务必考虑目标读者需求。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翻译目的作为最高指导原则,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所需的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