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必备特征,建设法治国家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建设法治国家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法治国家起基础性决定作用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由此孕育出了民主政治、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和理性主义的化,这些是法治国家形成的政治、化条件;同时,法治还要求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比较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和化条件,我国的法治进程将是一个漫长的、不可预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现代国家的必备特征 ,建设法治国家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建设法治国家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对法治国家起基础性决定作用的是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由此孕育出了民主政治、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和理性主义的文化 ,这些是法治国家形成的政治、文化条件 ;同时 ,法治还要求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比较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 ,我国的法治进程将是一个漫长的、不可预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法治作为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成果,已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作为当今世界潮流,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近代以来,以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百年过去后的今天,可以说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全国上下痛定思痛后取得的共识。但考察我们的法治进程可以看到,这种所谓共识只是表面的。我们的现实和历史让我们举步维艰。要真正建设法治国家,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提示了法治应包括良法和法律至上两个要素,并认为法治优于人治,因而主张实行法治。在法治的具体操作方面, 他认为法治应具体体现在立法、执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中,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不但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治实践提供了积极的思路,而且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依法治国,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提高自身的法治修养。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构建以权利本位为核心的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的价值观念基础。完善以宪法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现法治的首要目标;培养以公正廉洁为本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实现法治的主体条件,也是实现法治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法治的实现不单单是法律问题,在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只有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文化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法治国家才能建成,法治社会才能形成。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法治实现的经济条件;民主政治的充分发展是法治实现的政治条件;法治文化的充分发展,法治精神的培育和树立是法治实现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在法治条件下,为保障公民权利,应以法治的理念重新审视警察权,并应以法治的原则和观念指导警察权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 ,是历史的创举。它不同于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创造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论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就是把法律置于人之上并使权力非人格化的思维。法治思维是法治原则、法律概念、法学原理、法律方法以及一些法律技术性规定等在思维中的有约束力的表现。法治思维既具有人类文明法治思维的一般性,也具有中国法治思维的特殊性。中国法治思维是人类文明法治思维在中国法治实践的具体应用和创新,是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抽象性概括和总结。不能以法治思维的特殊性否定法治思维的一般性,也不能通过法治思维的一般性而否定法治思维的特殊性,要处理好法治思维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制度伦理"与市场法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法治不是天然有效的,它需要相应"制度伦理"的支持和引导;制度伦理有规约政府成员、经济人、平民三层次法治和经济含义;制度伦理的生成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市场法治"内生"的结果,应是世界市场法治伦理精神与中国传统法治道德文明的结合,是道德功效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是制度伦理文本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的经济,需要确立自由的价值观。自由的价值内涵即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解放。为了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应通过法律指导实践,使人类的行为符合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自由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存在着大量的软法,其发展符合经济法的理念与原则,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缺陷,对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且参与到市场治理中具有较强的合理性。软法与硬法的结合应成为治理经济运行的有效方式,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行《会计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会计法》对于维护会计秩序、规范会计行为、加强经济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新问题的不断产生,现行《会计法》中一些不足的问题已逐步凸现出来。因此,在颁布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会计法》需进一步修改,以解决新的问题,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法治体系中,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法治保障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很有限的,而层次较多且复杂的政策制度供给,其规制和激励的功能远不如法律法规那样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其调整的不稳定性、非长期性、非规范性、弱约束性以及无归责性往往导致具体政策缺乏约束力而无法落地实施。就我国现状看,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应该从增强法治意识、营造法治环境、完善法治规则、规范法治行为等方面去进行系统性构建。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垄断则破坏了竞争机制,作为规制垄断行为,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反垄断法被称之为“市场经济的基石”,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执法机构。我国在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模式上应借鉴国外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反垄断执法的特殊性,打破传统的行政机构的设置模式,建立一个独立的、专业的、权威的.拥有行政权、准立法权、准司法权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以保障我国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社会对法学应用型人才提出需求。因此,我国新建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特别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求培养的法学专业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对私法优化论进行追根溯源的探讨,发现它在价值理念,法律内容和法律形式等诸方面存在着根本缺陷,是受近代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主义观的影响所产生的。在法治化进程中,私法优位与法治秩序所要求的权力制约,法律权威,司法正义,行政法治和人权保障都格格不入。本在否定私法优位论的基础上,提出法治社会应当奉行公法优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计划经济下我国国有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完全为国家所有的企业,表现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形式;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以公司为基本组织形式,国有企业的概念应重新界定为“资本全部或者部分属于国家所有,并为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法不再是企业组织法,而应是国家投资政策法和国有资产管理法。  相似文献   

20.
王船山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经济运作,让每一个人都凭自己生存的本能最大限度地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让农民“自耕而自入”,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王船山的这一经济法律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