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明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明喻的使用过程是言语交流者顺应语境和追求最佳关联的过程,而言语交际者的语境假设和对话语的选择对明喻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对言语交际中明喻使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明喻理解和运用的认知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六部习语词典中的明喻习语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着重探讨明喻习语构式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些非典型现象,分析了这类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及其语义特征,指出非典型性明喻习语构式的喻体成分构成更为复杂多变,在喻体中心词的前或后往往带有明确的限定修饰语;英语明喻习语构式除了具有一喻体多喻义、一喻义多喻体的语义特征外,部分习语构式还呈现喻体与喻义相反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人们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运用比喻可使语言变得形象化,使被描摹的事物更生动、具体,使被说明的道理更易理解。人们在长期的语言运用、积淀中,使比喻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多样活泼、千变万化。下面介绍几种不常见的比喻形式,与读者共飨。比喻常被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表现形式,也是人们最常用的三种形式。明喻一般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有“像、如、似、仿佛、如同、犹如、有如、好像、恰似”等喻词连系。“一样、似的、一般、般”等有时单独放在喻体后,有时与前面的“像、如”连用在一起。明喻的基本格式是“甲像乙”…  相似文献   

4.
明喻和隐喻作为最常用的修辞手段,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人们对明喻和隐喻的理解来自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知,并依据相关语境和文化模式。鉴于明喻和隐喻在交际表达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对两者的差别和联系作初步分析,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明喻是英语词义修辞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手段之一,也是增强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重点讨论明喻不同比喻引导词所构成的多种比喻关系,并简要论述英语明喻在一般的英汉翻译中的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明喻和隐喻是各种修辞格的基础。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是我们通过一类事物来认识另一类事物的方式。明喻在广义上是隐喻的一种。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明喻和隐喻在概念层面上的相同点以及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并指出了它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论述明喻和隐喻在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明喻是一种形象描述手段,本从各个角度对俄汉明喻进行比较。从构成来看,汉语明喻用“像、好像、如”等比喻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而俄语明喻则由“本体+喻体+比喻词”,“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名词(代词)第二格”或“чем+名词第一格”构成;从分类来看,俄汉明喻都可分为简式明喻和繁式明喻,而汉语还可分为前喻式明喻和后喻式明喻,肯定式明喻和否定式明喻,常用性明喻和创造性明喻、从功能来看,俄汉明喻都集美学功能与信息功能与于一体。另外,使用明喻要恰当,不能“过度”。  相似文献   

8.
正确运用明喻能使语言精练、生动、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本文拟从朗喻的定义入手,详尽论述明喻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9.
明喻是英语中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它的形式结构多样。从功能上看,明喻可分为描述型、启发型和说明型三类。贴切得体、创意新颖的明喻可以使事物特征突出,使深奥的事理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明喻习语通常由一个喻体构建,汉语明喻成语可以通过两个喻体识解本体。双喻体成语的主要结构类型为"喻词—喻体1—喻词—喻体2"。多数喻体语义相似,少数相关或相反,明喻提取喻体的相互联系对本体进行识解。典型的喻体整合类型是兼具照映网络性质的双畴网络整合。整合方式按喻体的语义关系及结构特征构成"糅合—截搭"连续体,更多的成语处于两者的中间地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发掘双喻体成语喻体整合的认知机制,对于从汉语出发探寻习语构建及认知的普遍规律与民族差异,提升对明喻与隐喻、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每个人都要说话或写文章,而且总希望自己说的话能有人听、爱听,写的文章能有人读、爱读。修辞学也就有意或无意地渗入各个方面,在英语中它也不能缺少。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一些修辞手法值得掌握。下面列举几种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是指不把要说的事物真实地说出来,而用另外的与它们相似的事物来表现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生动。从表现形式看,可分为明喻、隐喻、转喻等修辞格。1.明喻(Simile)。为了鲜明、形象地刻画某一事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32对隐/明喻对作为刺激语料,采用隐喻和明喻A is/are (like) B的最基本形式,分别探讨了恰当性、规约度以及熟悉度对隐/明喻选择倾向的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请受试对隐/明喻的选择偏好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对所收集数据展开相关性分析,笔者发现恰当性和熟悉度对其施加决定性影响而规约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恰当性越高,越偏好隐喻表达;恰当性越低,越偏好明喻表达。同样,熟悉度越高,越偏好隐喻表达;熟悉度越低,越偏好明喻表达。随后的回归和共性分析表明:尽管恰当性和熟悉度均为隐/明喻选择的关键性因素,但熟悉度的预测力更强。由此推论,是熟悉度而不是恰当性成为决定隐/明喻选择的最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0,(11):64-64
明喻(Simile),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  相似文献   

14.
英语明喻广泛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然而大多数修辞学家的界定有一定的误导性。这集中体现在对明喻引导词的多样性、明喻引导词是否不可或缺以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三方面认识之不足。大量举证有助于澄清事实和对该辞格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5.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修辞方法,它主要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使语言形象、具体、生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听)丰富的联想。比喻包括三种类型。明喻、隐喻和换喻。因本体、喻体和喻词出现的情况不同,这三种形式各具特点。本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读展示英语比喻修辞格的全貌,以便更好地欣赏、正确地运用这些辞格。  相似文献   

16.
何晓青 《文教资料》2013,(26):10-11
《礼记》的论者成功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借助比喻化陌生为熟悉的功效,将抽象的礼学道理表达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本文从《礼记》比喻表现形式进行初步探讨,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再对每一类分别从本体、喻体、喻词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李良勇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86-87,119
全文运用范畴理论,从明喻的定义入手,分析what在明喻引导词范畴中的地位,指出在明喻界定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明喻边缘范畴的误区,并就what引导的说明型明喻结构的变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前理论界对明喻翻译策略的研究关注不足,且已有相关成果缺乏实践指导性。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狼图腾》明喻句的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指导翻译实践的明喻翻译策略。研究表明,喻底比喻体更适合作为明喻翻译的关键。根据喻底的有无,明喻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类别。显性明喻句中,喻底根据出现的位置构成一个凸显程度连续统,随着喻底凸显程度的减弱,翻译的自由度就增加;而在隐性明喻句中喻底的可及性构成一个连续统,影响着明喻句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可以对明喻翻译以及其他修辞翻译实践与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大量使用修辞格,精炼简洁、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语言艺术美。本文拟对英语谚语中若干修辞格作一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欣赏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审美能力。1.明喻(Simile)。明喻是英语修辞格中最  相似文献   

20.
明喻的出色运用是奈保尔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形形色色的人物,多姿多彩的景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常常披着比喻的外衣方才走进奈保尔小说世界.他的明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特征之一是关联多元化,内容丰富.意义多重,手法多样,为明喻修辞的运用拓展出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