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从1955年首次颁布《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迄今,我国6次统一颁布中小学生守则,3次统一制定、1次由各地制定与发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历史变迁可划分为双守则初创时期、双守则简约时期、双守则+双规范并行时期、单守则+双规范并行时期等,共有四大变化,即从政府制定到全民参与、从整齐划一到顾及各地、从守则单行到守范并行、从基于应然到关注实然。前瞻未来,这些走向将步入一个崭新的高度:制定目的,走向立德树人;制定视角,走向儿童立场;制定依据,走向循证实践;制定程序,走向下上结合;制定参照,走向博采众长。  相似文献   

2.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新守则新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都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操作性较强的要求。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及德育管理实践中,我们觉得养成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乃至他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乌申斯基所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升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颇多,笔者认为应该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之友》2003,(3):59-59
已沿用21年的《北京市中学生守则》和《北京市小学生守则》在下学期将废止,北京市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将启用,同时启用新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上网”、“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等成为其中新的内容。据悉,新的“守则”和“规范”已经下发到各区县,寒假开学将统一启用。北京市的中小学生原来有“三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礼仪常规”。其中中小学生守则是原国家教委在1981年8月制订发布的,到现在已沿用了21年没变。北京市寒假前对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北京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与时俱进北京市于1月17日新学期开始在全市各中小学试行新的中小学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仍是各10条,但在内容上有所调整。最明显的改变是适应时代变化,对中小学生提出了许多现代要求。“做事认真负责,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与父母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生活不攀比”;“妨碍他人要道歉”;“文明上网”;“不赌博,远离毒品”等成为新增内容。“爱护环境”将成为新小学生守则中一项重要要求,而对中学生提出了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更高要求。“诚实守信”作为《公…  相似文献   

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守则》),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了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引入新时代词汇,也随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相似文献   

6.
《青海教育》2004,(7):5-6
教育部最近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守则》与《规范》将于2004年9月1日起执行。为此.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实施。现将新中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锐评     
正修订"学生守则"要摈弃口号语言《中小学生守则》因内容空洞、可操作性不强而一直受到诟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透露,新的修订计划已经启动,空洞的内容将被删除。《中小学生守则》上的内容基本上是我们平时常见的大概念,其用词也是大而无当的。热爱、遵守、积极、努力、团结……这些都是口号语言,很难构成具体的行为指南和行动指引。同样都是学生守则,英国、美国和日本则条条细化,句句实在。日本的学生守则细到"进教室开门窗要轻;  相似文献   

8.
万金波 《广西教育》2013,(40):28-28
最近几天,江苏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沈曙虹接连发了多条微博,建言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守则。他在对比了美国、英国等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后,认为一切教育的"人为"必须绝对服从并有效服务于"为人",而高度抽象化、理想化的守则内容难以照亮儿童的精神世界。他的微博贴出后,马上引发了热议。(8月19日《现代快报》)其实早在今年3月,一份国内外中小学生守则的对比材料已在网上热传。为了保险起见,笔者专门请教了具有海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教委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除分别增加了“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条款外,《小学生守则》取消了“书写工整”的规定。有人认为,这是电脑时代“无纸化”操作普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高峰 《中学教育》2005,(7):63-63
请先看美国《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 第一条:对老师称呼要礼貌。第二条: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第三条:有问题要举手。第四条:可以坐着与老师交谈。第五条:如果缺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所缺的课补上。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文件还是法律文件?中美两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统称《守则》)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中国的学生《守则》,是一个教育文件;而美国的学生《守则》,更明显地为一个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伦理守则对企业道德行为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守则的采用和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道德行为产生影响:首先,伦理守则的采用可以提高员工对道德问题的意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其次,伦理守则具体内容的制定有利于员工做出符合本企业道德要求的道德判断并且提供可能采用的行为方案;再次,伦理守则的具体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活动符合道德要求的机率。要使伦理守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以下一些条件:第一,企业伦理守则与企业价值观的契合度;第二,企业伦理守则意思表述的清晰度;第三,伦理守则沟通传达的效度;第四,伦理守则实施范围的广度;第五,伦理守则具体可操作度;第六,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企业伦理守则实施的支持力度;第七,企业其他制度对企业伦理守则的保障力度。目前中国企业就伦理守则方面而言,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第一,制定和实施伦理守则的企业凤毛麟角;第二,企业伦理守则和企业经营行为不符;第三,企业领导者在执行伦理守则中没有起到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峰 《今日教育》2006,(7S):95-95
请先看美国《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 第一条:对老师称呼要礼貌。 第二条: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 第三条:有问题要举手。 第四条:可以坐着与老师交谈。 第五条:如果缺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所缺的课补上。  相似文献   

14.
正当亿万中小学生生气勃勃地迈进新学年之际,《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颁布了。这两个《守则》是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订的。《守则》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实施《守则》,是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近教育部在其官网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见义勇为”等内容被删减.不少人认为修改后的《中小学生守则》更接地气,没有了空话.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中小学生守则》像真理,放到全世界都通用,太‘高、大、上’。"今年,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汤素兰作为委员提案"聚焦《中小学生守则》"。她认为《中小学生守则》应易行。(2014年3月9日《光明日报》)《中小学生守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行为习惯、规则意识等的养成都离不开《中小学生守则》的指导。但当真理性质的话语充盈在《中小学生守则》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是否还能对中小学生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一直以来,《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正当亿万中小学生生气勃勃地迈进新学年之际,《中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颁布了。这两个《守则》是在认真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重新制订的。《守则》是每一个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贯彻实施《守则》,是我国两亿多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制订和颁布《守则》,是对学生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建立革命校风的重大措施。古今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时代精神。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新《守则》新《规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重新审定,并明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守则》在指导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看,我国学术界对《中小学生守则》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尚不多见。笔者认为,从学理上探究中美两国《中小学生守则》的差异,对我国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