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罗马法的内容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实行的法律。但是,它并不是某一个立法文献的名称,而是史学界乃至法学界基本认可的从公元前6世纪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到公元7世纪东罗马帝国开始转变为封建社会为止,这整个历史时期罗马奴隶制国家所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犤1犦(pp.1~2)。因此,罗马法作…  相似文献   

2.
蔡长春 《新高考》2009,(10):24-25
综观世界历史的五大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和阿拉伯法系,都因不适应商品社会的需要而在近代中断了,唯有罗马法系和英美法系传播于全世界,而英美法系关于财产权的规范也采用罗马法的原则。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有人认为这是宣扬帝国主义扩张。  相似文献   

3.
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迄今为止,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典范,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是古代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体系之一,它曾在欧洲大陆产生过空前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达的罗马法历尽数百年的历史洗礼与考验,直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夺目的光彩。而英国法律制度的历史可以说是发端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习惯法,到13世纪逐渐建立了以普通法为核心的法律传统,虽然它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较小,但不能说没有。从多个角度探析在英国法制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以再现罗马法对人类法律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耶林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迄今为止,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典范,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是古代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史上最有影响的法律体系之一,它曾在欧洲大陆产生过空前的影响,同时也为后来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达的罗马法历尽数百年的历史洗礼与考验,直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夺目的光彩.而英国法律制度的历史可以说是发端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习惯法,到13世纪逐渐建立了以普通法为核心的法律传统,虽然它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较小,但不能说没有.从多个角度探析在英国法制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罗马法对英国法的影响,以再现罗马法对人类法律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他著名的《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赞叹,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布鲁塞尔大学的里维埃教授称罗马法是"世界共同的法律""世界性的模范法"。许多中学教师在教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会引用史学界"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的说法,并向学生强调罗马的"宏伟"是源于它体系宏大而缜密的法律。显然,罗马法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取代的。在教学中,我们虽然都清楚罗马法意义重大,但这重大的意义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出来?课标中"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的要求究竟如何达成?中学教师对此往往很难把握。至于超越历史  相似文献   

6.
非洲法律文化的第一次重大变迁发生于公元7~16世纪,这是非洲本土习惯法首次遭受外来法律文化的巨大冲击。伊斯兰教法与非洲传统法律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交汇和融合,形成了一种以前者为主,以后者为辅的新的法律文化构架,从而对非洲法律文化的的整体变迁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重探讨非洲法律文化第一次变迁的过程及结果。公元7世纪,当阿拉伯人挟着姑兰经》,高举伊斯兰圣战的大旗奔逐在北非大地时,非洲国家发展史上的伊斯兰时代来临了。伊斯兰教通过武力与和平两种方式征服了非洲广大地区:埃及和马格里布地区经过长期的武力征服,到10世…  相似文献   

7.
公元三世纪起,日尔曼部落不断侵袭罗马帝国,他们整族地进入罗马帝国境内,成为帝国的“同盟者”,为其驻守边防。经过一个多世纪人口的繁衍,对土地日感不足的日耳曼人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民族大迁徙。盎格鲁撒克逊部落联盟便是其中一支远征大军。他们由部落中的长老(Principes)或千户(Pagi)中最有名望的人担当远征首脑,以武力入侵的形式,渡过北海,和裘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岛。民族大迁徙之前就开始瓦解的盎格鲁撒克  相似文献   

8.
征服     
我相信用武力能征服弱者;用智慧能征服愚人;用毅力能征服世界上任意一座高峰;而在我们这个"穷"班,用IC卡就能征服这班"穷生"……  相似文献   

9.
希腊化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以武力征服为先导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建本,第一次使欧亚非大陆各主要文化的接触交流变为现实,为希腊化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托勤密、塞琉古、马其顿三大希腊化王国的建立,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希腊化文化。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宗教、自然科学等主要分支大势告成,土要的文化中心、成就、巨人基本出现。三、希腊化王国虽然陷入东西两面的军事夹攻之中,但其文化仍向四周扩散。  相似文献   

10.
一、激情洋溢的课题导入
  师: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而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海伦一生写了14本书,毫不保留地把她的经历、奋斗、思想展现在世人面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今天,我们就通过欣赏她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近这位虽失去光明,却带给人光明的使者--海伦·凯勒。  相似文献   

11.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以武力强占我国东北。并且妄图以我国东北为依托,灭亡中国,称霸世界。这个狂妄的野心在当时日本首相兼外务大臣田中向天皇的奏折中写得非常清楚。1927年6月末到7月初,田中召开了5次东方会议,会后起草的奏折说:“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再则以满蒙  相似文献   

12.
帝国早期,罗马征服了周边的多个民族,在宗教政策上则施以怀柔政策,宽容地对待不同的神灵崇拜。通过宗教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使东西方文化相互借鉴、彼此融合,为后期西方世界基督教的发展作了重要的准备。可以说,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古罗马帝国宗教冲突和融合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依靠武力征服建立的蒙古帝国,曾控制了亚欧大陆的许多地区。尽管帝国以残酷的杀戮,无情的掠夺而闻名于世,但帝国广阔的疆域,四通八达的驿道,繁荣的商业贸易,无疑促进了亚欧两大洲文明的交融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在产生之初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曾受到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然而几个世纪之后,基督教却以其普世主义和世界主义精神传遍整个罗马帝国,成为帝国境内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罗马帝国末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对希腊诸城邦主要采取武力征服策略,但因遭到希腊诸城邦的强烈抵抗而失败,希波战争最终以波斯退出希腊本土而告终.波斯从战争的惨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了对希腊城邦的政策,由武力征服转为扶持希腊各邦争霸,借以维持希腊世界的均势,得以从中谋利.这一政策的演变不仅使波斯摆脱了战败的阴影,而且利用希腊城邦间的混战来削弱希腊城邦的力量,展示了波斯帝国高超的外交技巧.  相似文献   

16.
公元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立大元王朝。他积极采用儒家文化治理本国领地,但仍旧保留着蒙古民族崇尚武力。征服四方的雄心。元朝在忽必烈统治时期,对安南就发动了三次战争,另外还有三次战争由于各种原因而搁浅。本文就两国之间的战争的原因,经过,结局以及影响来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俄国向中亚方向扩张并最后征服中亚时期。俄国在武力征服的同时,还针对中亚居民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特点,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宗教策略,为其殖民扩张服务。本文试图对俄国在这一时期对伊斯兰教采取的宗教策略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作一初步探讨,是为对俄国殖民扩张史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游牧民族用武力"征服"农耕民族的事例在16世纪以前的世界历史上屡见不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历史"结局"很大程度上和农耕国家自身的衰败、双方的长期交往、游牧民族特有的军事优势以及杰出的军事首领的领导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由军事征服而导致的"文化征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周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都遭到了被征服被瓦解的厄运:古埃及在公元前525年被波斯所灭亡,此后又相继被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外族所统治;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希腊化国家包括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和帕加马等。希腊化时期西亚北非的文明对话的特点:第一,处于边缘地位的周边落后民族迅速崛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原有的先进文明日渐衰落。第二,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第三,文化交融是军事征服的后果。第四,文明中心迁移至欧亚大陆交界处和两河流域的新兴大城市或首都。第五,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第六,希腊化遭遇了中东部分人民的顽强反抗。第七,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宗教的融合及世界宗教和中东文明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