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剧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梆子腔系统。其流行于商丘、开封一带的“豫东调”和流传于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在[二八板]的运用上采取了不同的结构原理和方法,表现出不同的调式特征。“豫东调”[二八板]同“豫西调”[二八板]相比较,在调式结构方面呈现出独有的特质。[二八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多种调式变化,使它成为豫剧两大流派唱腔中表现力最强、音乐色彩最丰富的板式类型。  相似文献   

2.
宋志义老师是河南洛阳拖拉机学院的物理教师,兼任洛阳拖拉机厂电大班物理课的辅导教师。在辅导课中,他坚持搞的“章节小结”、“单元总结”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反映,宋老师的小结思路清楚,概念准确,基本做到课堂上解决问题。宋老师还在电大洛阳分校物理教研活动中给大家做小结示范,对新教师也很有启发。宋老师认为,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反复地认识事物也就是认识的深化过程。及时地做好单元总结,能紧紧抓住物理课程的基本结构,巩固和扩大教学成果;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豫剧担当了排头兵的角色,其精品剧目多次走出国门。但由于目前豫剧剧名的翻译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豫剧文化的传播范围和效果。同时关于豫剧剧名翻译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豫剧剧名可分为三大类,即人物名、事物和线索名、剧情名。对于以人物命名的豫剧剧名,其英译应以意译等归化策略为主;对于以事物、线索命名的豫剧剧名,其英译应以直译为主;对于以情节命名的豫剧剧名,其英译应以意译为主,“直译+释义”、直译为辅。  相似文献   

4.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一部鲜活读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洛阳话是千年前的“京腔”,是汉语言中的“活化石”.洛阳话不仅是一种地方文化,更是通行了四千多年的古代普通话,是官话!作为洛阳人,我感到骄傲,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让孩子们了解洛阳,感受洛阳话的独特魅力!所以,我的课程名称为“趣味洛阳话”.  相似文献   

5.
短波     
肇银 《江西教育》2009,(7):87-87
九江市双峰小学毕波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在河南洛阳举办的第九届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庄严 《陕西教育》2005,(7):18-21
2005年6月1日.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皇后”常香玉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11月11日,第五届豫剧艺术节暨“致敬香玉”系列活动在郑州市开幕,以此纪念中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大师100周年诞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级拟开展“聆听豫剧读懂河南”班级活动,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相似文献   

8.
说“求师”     
宋朝的杨时,有一次去洛阳见他的老师程颐,不巧程颐正在打盹,他便站在一旁等着,那天正好下大雪,等到程颐醒来,门外的雪已积得一尺深了。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故事生动地表达了杨时求师的迫切心情。为什么要求师呢?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而学习,是必须要有老师指导的。在老师指导下,如果学生虚怀若谷,勤学苦练,那就可以从无知变为有知,从知之不多变为知之甚多,从而使自己成为有丰富知识的人,这样便为创造一番事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一切著名的学者、科学家,是无不“必有师”的。这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的社会上.情况也一样。如杨振宁的老师是芝加哥大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的豫剧改革不仅使豫剧有了成熟的艺术形式,也产生了豫剧现代戏这种东西合璧的奇特豫剧样式。豫剧现代戏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的结果。樊粹庭等受过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对豫剧进行改造,创造出了这种新的形式;而建国后政府对现代戏的扶持使得现代戏达到了成熟。但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下,随着豫剧传统戏的复兴,豫剧现代戏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程琳做客山东卫视《天下女人》节目,畅谈了从一名普通歌手到幸福妈妈的快乐生活。父母的熏陶引领程琳走上音乐之路程琳,1967年10月生子河南省洛阳市,父母从事豫剧表演工作,父亲是洛阳艺术学校的创始人,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3,(5)
小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之孙女),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家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她主演的《常香玉》曾获“五个一工程”奖,1988年获全国电视豫剧大赛一等奖;1992年获全国戏曲“梅花奖”;1998年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12.
我总是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的课堂教学。那时候,武汉市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历史老师,他为我们制作了一些实物教具,有仿制的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刮削器,有战国时期各国的钱币,等等。我们也都很注意收集实物教具,到外地开会出差,也会买一些课堂教学用得着的仿制文物,如洛阳的仿古“唐三彩”、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模型。相互之间也都毫无保留地交换或借用实物教具。在一次全市教研会议上,有一位老师就利用休息时间向各位同行一一询问“你有没有铜钱?”大家也都答应为他收集各种真假古铜钱。他要上“宋代经济”这一课(不是公开课,更不是作秀的公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货币的变迁,他收集了一千余枚铜钱,又自己用手推油印机印制了纸币“交子”。当时中学历史老师的典型形象就是:一手夹着大幅挂图,一手拎着唐三彩。  相似文献   

13.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22年)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居宅,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病逝于洛阳,葬于洛阳城南二十五华里处龙门香山。白居易的一生,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穆宗长庆四年五月(公元824年),白居易在杭州刺史官秩满后,被皇帝召为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碧洛青嵩当主人”,在洛阳履道里买下房子,开始卜居于此。当年的履道里,在洛阳的东南方向,为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地,“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灵鹤怪石,紫菱白莲”。他居住的“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故事叫“程门立雪”,讲的是宋朝有个叫杨时的读书人,有一次特地到洛阳去拜访他的老师程颐,请教问题,可是不巧碰上程颐睡午觉,他就站在门外等着。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天空飘着鹅毛大雪。等到程颐醒来时,看见杨时站在一尺深的积雪中,头上和身上也飘满了雪。杨时因此成为尊师的典范,千百年来,被人传颂不绝。然而我觉得,杨时这个人有点毛病。他不吵醒老师,是对老师的尊敬,这应该赞扬。但他站在露天的门外,任大雪淋,明明有  相似文献   

15.
孟浩然“滞洛”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代的“东都”洛阳 ,是孟浩然一生中往来最多的所在之一。文章不仅对孟浩然至洛阳的时次进行了具体勾勒 ,而且对其“年年白社客”的“滞洛”生活进行了详细考察 ,认为其“滞洛”的时间乃在开元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的三入长安期间。之后 ,孟浩然便“自洛之越” ,与洛阳进行了永久性诀别  相似文献   

16.
“洛阳赋”的繁荣原因有二:一是与统一帝国形势和洛阳帝都地位密切相关;二是缘于东汉一场关于定都问题的论争。“洛阳赋”创作的衰落,就外因论则是统一帝国形势的崩溃和洛阳帝都地位的丧失;就学发展的内因而论,一是都邑题材内容的传统规定性以及“颂圣”“讽谕”旨意对人思维和创作视野的限制,二是赋学自身发展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地位所致。  相似文献   

17.
洛阳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岸,河南省的西部。东有虎牢、成皋之险,西接函谷、崤渑要隘.北临邮山屏障,南对天然伊阙。伊、洛、汹、涧四条河流,纵横婉蜒其间。洛阳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衙”、“河山供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进入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洛阳曾显示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推进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一、洛阳在抗战中的政治地位洛阳在抗战中的政治地位首先表现在,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并定洛阳…  相似文献   

18.
民间艺人朱永卿在对传统豫剧《目连救母》的多次演唱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并把“刘甲”这一角色演唱得维纱维肖,在当地群众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制约洛阳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人才因素,分析“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对改善洛阳旅游业现状的积极意义。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能熟悉旅游行业有关方针政策,同时具备较好的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心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对“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的实施有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道路对于城市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呈现城市居民各种生活层面,联系不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唐代的洛阳在很多时候和长安齐名,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极具意味的都市,因而以洛阳尤以“洛阳道”为主题的唐诗作品也自然繁多.在唐人的书写中,这些连接洛阳与外界场所的道路和连接洛阳城中各个场所之间的道路,或成为通往欲望之城的“洛阳道”,或成为展示人生百态的“洛阳桥”,或成为承载盛衰兴废的“洛阳道”.唐人借助“洛阳道”以歌咏寄兴,或表现享乐之欲望,或表现帝国之繁荣,或表现盛衰之叹息.这其中深刻地体现了城市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城市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文学则记录并复活这些早已消失的生动的城市状态.在唐诗对“洛阳道”的书写中,“洛阳道”不仅是有着建筑功用和审美功能的建筑,也不仅是因为俗世生活的填充获得了“景观”意义的建筑,还是有着被历史盛衰反复浸染,被人类用个体生命去反复丈量的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