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金融危机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对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研究生就业心理状况、研究生对职业稳定性的态度、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生对违约诚信度的评价、研究生接受就业指导情况等方面。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影响下,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医科研究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与激励机制引导其面向基层就业,以从根本上解决其逆向性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支撑,而研究生就业与专业匹配程度是影响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因素。利用中部某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调查数据,构建定序Logit模型,探讨研究生就业观对其专业就业匹配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研究生就业态度、就业期望、职业发展目标对其专业就业匹配有着积极影响,但择业观不对专业就业匹配产生影响;就业观对研究生专业就业匹配的影响因性别而有所差异,职业发展目标不对女性研究生的专业就业匹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对在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了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发展趋势,研究了影响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并提出了加强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科研院所地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实证调查,系统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各种因素,剖析了研究生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衡量就业的重要动因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收入与福利;影响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个人能力;同时研究生对就业指导、职业培训需求强烈。对此,科研院所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改进培养机制,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逐步提升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广泛研究,其中社会资本是分析研究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角度。实证研究表明,毕业研究生的生源地、家庭收入、父母职位以及导师的社会资源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社会资本对硕士生就业情况的影响要大于对博士研究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就业在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衰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非正规就业存在正向影响;空间衰减特征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溢出效应存在空间衰减趋势,500 km是辐射范围突变点,1 000 km是最大衰减边界。门槛特征上,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受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和技术创新的干预,前者提升使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由负转正,后者提升使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对非正规就业的正向作用加强。据此,我国要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健全非正规就业的制度保障,破除研究生流动壁垒,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对研究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文章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两种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结果和就业质量的作用。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研究生的工作落实、专业对口、就业满意度、就业起薪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社会资本对专业对口作用显著。整体而言,研究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的就业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资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研究生的就业取向产生影响。第一,心理资本对研究生的就业取向有直接影响;第二,生涯规划和专业承诺对就业取向有间接性的中介作用。心理资本正是通过影响专业承诺,再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最后对研究生就业取向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关系应成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参与课外活动与就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基于广东省926名毕业研究生就业、参与和评价课外活动的调查,对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1)专业因素对择业的影响较大,对专业的认同感促使研究生参与专业学术类活动的意愿强烈。(2)参与思想政治类活动对就业影响显著,研究生参与此类活动的意愿较弱。(3)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类活动,以及对社会实践类活动评价较高的研究生更容易找到工作。(4)性别因素对获得理想工作影响较大,前期工作经验对就业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小平 《文教资料》2011,(5):187-189
研究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就业状况受就业市场、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本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介绍如何通过研究生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增强研究生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研究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首先阐述了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功利化倾向、自身职业发展定位不清晰、创业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分析了影响当代硕士研究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因素,从硕士研究生个人、社会环境及高校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  相似文献   

12.
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其目的是帮助硕士生掌握就业知识和规律,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当前我国高校在硕士生就业指导课的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高校应当积极探索,突出课程的适应性、针对性、专业性、社会性、规范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促进硕生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Israel is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with a Jewish majority and a large Arab minority.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whether Israeli Arab and Jewish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and consider different factors when choosing a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A case study,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2010–11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to 290 Jewish and Arab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a private academic colleg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motivations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and choice of colleg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strongest motivation expressed by all the students is a desire for self-fulfilment. Motivation for social mobility and to help to empower their socie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Arab students. Convenience considerations (proximity to home, flexible entrance standards and employment prospects while studying) determined college choice for Jews and Arabs more than college reput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Yet Arab student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han Jewish students to the college’s qua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should be more sensitive to diverse students’ needs.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过去几年研究生女生就业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研究生女生所占比例,分析了女研究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女研究生就业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ve lack of research abou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especially from a widening participation (WP) perspective, is noteworthy in a context of an increasingly expanding and important postgraduate sector internationally.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about the ‘impact’ of WP initiatives at an Irish university, exploring the undergraduate, postgraduate, and employment experiences of two groups of former access students.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design (employing a self-completion questionnaire sent to all relevant individuals (N=195), and 26 in-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as employ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se individuals’ postgraduate progression in relation to a number of factor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ir views about progression, the programmes pursued, and their relate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Many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were altruistically motivated in their selection of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and related careers, and this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is explored in terms of its 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in a WP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十年间,考研人数翻倍,而硕士生就业率开始下降,国家制定的收入分配、产业发展、投资、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和制度的不科学、不完善、不规范,已成为硕士生就业难的"幕后推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政策,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积极调控房价,完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硕士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into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at has made any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is somewhat sparse. This is a selective review of that part of the literature in English that is freely available in Britain. Major topics covered include: admission criteria,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form and quality of instruction, success and failure, finance, students’ contribution to research, and the employment market.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研带来的教学问题一直困扰着一般高等院校。社会需求、用人制度、就业压力使一般院校的大学生考研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大,考研学生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之间的矛盾渐显突出。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某高校2012届226名应届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生就业认知客观,但对就业政策了解不够,研究生就业指导需求明显,期待在“生涯规划”、“职业环境分析”、“简历、面试技巧”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加强研究生求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研究生就业指导全程化。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的教学管理中,学生并不是简单的被动者、接受者,而是通过参与选课和评教,影响高校的课程质量。通过全国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学生选课和评教时较多考虑教师口碑、投入、自己的收获、兴趣、就业等积极因素,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赞同点名少、容易通过、作业简单、得分高等消极因素。学困生和没有读硕意愿的学生更多考虑消极因素,不同成绩段的学生行动策略也不同。在考虑消极因素时,学生也理性衡量了自己短期、显性的成本与收益,却可能损害长期、潜在的收益,导致非理性的后果。学生在选课与评教中的非理性行为正是引发课程"变水"的重要原因,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保障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