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一月份,南通日报第二版连续刊登了记者采写的二十篇“夜访见闻”。作为一个系列报道,它收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不少城乡读者给编辑部写信反映,记者夜访所报道的新闻事实,鲜为人知,真切感人,  相似文献   

2.
据《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6月19日报道,辽宁省版权局18日在鞍山为著名摄影家、雷锋生前战友张峻拍摄并珍藏的200余幅雷锋照片进行了版权登记,并授予他“依法维权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今年72岁的张峻1946年参加呻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在沈阳军区工程兵任职的张峻首次在《解放军画报》上发表了宣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专题图片。到1962年8月雷锋牺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拍摄了将近200幅雷锋同志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照片。张峻老人说:“雷锋照片得到版权登记,这对增强  相似文献   

3.
在 第1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 ,本人与《经济日报》记者梅绍华采写的特稿《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是这样被发现的》报道 ,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对这篇报道的采写经历本人感触颇深。偶然机会发现雷锋生前唯一报告录音线索做为一名记者 ,每年在3月5日来临前夕 ,总想采写出独家的具有份量的“雷锋新闻” ,为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也是检验一名记者的思想能力与业务水平的一次考试。雷锋的第二个故乡在辽宁 ,这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足迹。为了找新闻感觉、捕捉雷锋新闻的“灵感” ,我开始有目的地寻找搜集有关雷锋方面的图书资料甚至传说…  相似文献   

4.
两个半版给了一位普通士兵的背后 1962年9月,《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来到抚顺,抚顺市委秘书长告诉他,刚去世一个月的雷锋做了很多好事. 第二天,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也向连云山提起了雷锋,并邀他到礼堂去听宣讲雷锋事迹的报告会.报告人是沈阳军区军人俱乐部主任陈广生,连云山和自发前来的听众都听得声泪俱下,这时,雷锋的影响还局限在小范围内. 连云山觉得雷锋与成千上万的英雄不一样,他是和平时期军队的英雄,应该在更大范围宣传.他到雷锋生前的运输连去了一趟,看了雷锋的遗物和厚厚的几本日记,并且找汽车班的同志座谈.大家都非常敬重雷锋,谈了不少,只有肇事司机乔安山低着头,始终不说话.连队干部说,出了恶性事故,检查还检查不过来呢,还宣传什么?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发表35周年纪念日。为总结经验,推动学雷锋活动深人发展,我们对《解放军报》30多年的学雷锋宣传情况作了一次回顾。雷锋,是军报创刊以来宣传得最突出的典型,宣传规模之大、刊稿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新中国的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解放军报光盘数据库系统)显示,在37年多的军报宣传中,涉及雷锋的稿件有11122篇,其中刊登学雷锋活动的稿件5400多篇,以雷锋、学习雷锋等作标题的稿件1604篇,发表社论18篇,评论员文章115篇。军报最早宣传雷锋的事迹是在1960年。雷锋同志1960年1月8…  相似文献   

6.
一我们报纸对雷锋事迹的报道是从今年一月八日开始的。一个多月来,我们发表了介绍雷锋事迹的通讯、消息、社论和他的日记,发表了文章和杂文,还报道了关于宣传和学习雷锋事迹以后所收到的效果。从现在了解到的情况看来,这个报道在广大的群众尤其在青年中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估计(当然这一效果的取得是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宣传学习活动分不开的)。许多生动的事例说明,通过对雷锋事迹的宣传,大大提高了青年的阶级觉悟。  相似文献   

7.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刊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学雷锋热潮即在全国掀起,雷锋已然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有关雷锋的宣传画,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抚顺市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所在地,所以在1964年把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的陵园建在抚顺市望花区雷锋曾战斗过的部队附近.  相似文献   

9.
谢苗枫 《新闻界》2003,(3):42-45
本次研究选择了2003年一月份的《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象,将一月份刊登在《广州日报》头版和要闻版的新闻报道与一月份刊登在《南方都市报》的头版和广州新闻版的新闻报道作分析比较,希望通过对两份报纸的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描述广州新闻媒体对广州地区新闻的报道特征,讨论优化传播效果的策略。一、研究范围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月31日《广州日报》的头版、要闻版和《南方都市报》头版、广州新闻版的新闻报道,包括政策解读、成就报道、活动报道、事件报道、人物报道和生活服务报道。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日报从7月2日以来,每天都用大量的版面,多方面、多层次地突出宣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7月4日刊登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特刊。同一天,在体育新闻版和文化新闻版还刊登了体育界和文艺界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从3日到5日,“北京新闻版”用较大的版面登出各界以及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联系实际的学习心得。从5日至11日,在1版开辟了“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笔谈专栏,陆续发表署名专题文章,简明扼要地阐述讲话的要点、重点及其意义。尤其是7月9日…  相似文献   

11.
回忆雷锋     
1960年10月10日至1962年8月15日,这段难忘的岁月里,雷锋同志担任了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少先队校外大队辅导员.当时,我们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亲身经历雷锋同志生前的许多往事,至今已有30多年了,但雷锋同志对我们的热心辅导及帮助,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然记忆犹新,永不忘怀.  相似文献   

12.
一、版权登记引发的版权问题随着公民版权意识的增强,一个新的保护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新闻作品的版权登记。经过版权登记是否就能够有效保护新闻作品的版权? 2003年6月18日,辽宁省版权局版权法规处的工作人员来到鞍山,为雷锋生前战友、摄影家张峻拍摄并珍藏的200余幅雷锋照片办理了版权登记手续。对于张峻同志为雷锋照片进行版权登记的行为,各方人士看法不一。辽宁省版权局考虑到张峻维护版权精神可嘉,授予他"依法维权先进个人"。张峻因此成为辽宁省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人。而2003年7月14日,一篇题目为"雷锋战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及在此前后的宣传雷锋、学习雷锋的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中,新闻媒体宣传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活动,它在新中国50年的新闻史、乃至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巳经并将永远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一篇高昂、华美、令人振奋的乐章。其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作用,除了雷锋本人的事迹和思想道德感人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毛泽东发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毛主席的题词是怎样作出的?为什么把发出号召的日期定在1963年3月5日?各新闻媒体当时对这一重大事件是…  相似文献   

14.
5月24日上午,我局邀请第九任雷锋团团长宋清梅为全局干部职工作学习雷锋先进事迹报告。省档案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延龙,副巡视员唐建设参加了会议。省档案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长川同志主持会议。宋团长是雷锋同志的亲密战友,与雷锋同志一起生活、一起战斗。他曾担任雷锋生前所在团(即:沈阳军区工程兵10团)的第九任团长。40多年来,宋团长矢志不渝的学雷锋,躬身践行雷锋精神,影响并带动全社会学雷锋。他于1997年牵头组织成立了"编外雷锋团"并被推选为团长。15年来,宋团长和他率领的"编外雷锋团"足迹遍布全国8个省45个县市区,先后作雷锋先进事迹报告2000多场,听众达150多万人次。"编外雷锋团"先后被中宣部、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  相似文献   

15.
《工人日报》一月十六日报道,一月十日云南省委宣传部为驻滇新闻单位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年度宣传云南好新闻授奖。《人民日报》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一版头条刊登的曝光昆禄公路『豆腐渣』工程的消息,获一等大奖。会场上无人代领这个大奖。省委宣传部随后将奖状和一大笔奖金寄送北京人民日报社。昆禄公路一九九八年五月建成十八天后发现一路段大范围路基沉陷等严重质量问题。新华社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发出通稿《昆禄公路刚建成就路基沉陷投入基础建设就遇工程质量堪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的世纪报今年五月二十二日一版和五版,刊登了两张在高级法院发生枪杀事件的新闻照片。为说明照片的来历,特别在二版登了一则报道,文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将要出版的英文日报,还在筹划之中,但是这家报纸在澳大利亚却已经抢先拍摄下了新闻图片。”其实照片的真正拍摄者,并非英文日报的记者,而是人民日报派到那里学习的新闻研究生张克宁同志。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张克宁应约去世纪报  相似文献   

17.
“宣传性现象”这一概念,是艾丰同志在《新闻战线》1985年第11期中提出来的,今年第3期《新闻战线》又刊登了艾丰同志《再谈宣传性现象》的文章。今年的第6期《新闻战线》刊登了卢纯田同志的《“宣传性现象”是非科学概念》一文,认为艾丰同志提出的“宣传性现象”是缺乏确定内涵的非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从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之日算起,至今已历时39周年。39年来,全国各地学雷锋典型报道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佳作名篇之多,为典型报道的采写提供了不少成功范例。作为“雷锋第二故乡”抚顺市的市报记者,笔者在省、市和国家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19.
<大公报>(桂林版)是抗战的产物.1939年,新记<大公报>成立了桂林办事处.原驻粤办事处的王文彬,在广州沦陷前撤退到桂林,负责桂林办事处的各项事务.1941年3月15日创刊<大公报>(桂林版),每天出版一期,每期共四版.头版通常刊登广告,创刊之初曾刊登过一部分社评;第二版刊登社评、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新闻,每逢星期一还专门刊登星期论文;第三版刊登专论文章、长篇连载通讯、桂林本市新闻、短评和部分国际新闻;第四版刊登副刊、广告和其他省市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于今年一月八日在二版头条地位上,刊登的《吴江县形成一批一村一品的专业村》的报道,是“重点户”、“专业户”宣传的深入,角度新颖,内容扎实,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