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亲的叮嘱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昨晚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今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轻微的冷风袭来,  相似文献   

2.
旷野的呼唤     
何延华 《文化博览》2006,(10):59-61
列车穿过广袤的河西走廊。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而且是和南一起去他支教的学校。一路上,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说话、唱歌,望着窗外空旷苍凉的戈壁滩,觉得这里真是壮美。南不说话,只微笑着望着我。偶尔,他会将我的头扳过去,轻轻地在我耳边说上几句话。他重复的一句话是:"你会爱上那里的。"我笑,在心里说,我早就爱上那里了,从你三年前去那里支教之日起。千里戈壁,似乎没有尽头。经过漫长的旅程,下午四点,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个荒凉的小移民点。前方就是南的学校,一所被风蚀得残破不堪的移民学校。  相似文献   

3.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4.
我10岁的时候,父亲就对我说“你已经会说西班牙语,你的英语也还可以,你必须再学习一种语言。”我父亲的朋友都说:“学习法语或者德语吧。”可是我想,在哥伦比亚会说德语和法语的人不少。我得选择一种在世界上有很多人说,但绝大部分哥伦比亚人又不会说的语言。挑来挑去,我选中了汉语。  相似文献   

5.
怀念父亲     
我的父亲有15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不知道他这15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我的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可是我,却总是想念我的父亲,想起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训骂和痛打。好像我每次想起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能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时候,读小学。学校在镇上,在镇上的一座老庙里,距家一公里路,或许一公里多一些。那时候每年春节前,父亲都千方百计存下几元钱,把这几元钱全都换  相似文献   

6.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相似文献   

7.
花香 《文化博览》2005,(9):63-64
我十六岁离开家. 从此,就没有惦记过回去.我天生不太念旧,母亲说我心狠,我也自以为是,我在过去的那十几年里真没把那间生养了我的屋子当回事,虽然里面有父亲和母亲.  相似文献   

8.
在江西南部的赣州专区,迪恩和我采访了时任专员的蒋经国。他是蒋介石的儿子,曾在苏联留学多年。在20世纪20年代末,他曾公开谴责他的父亲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反动分子。现在,他同父亲和解了,但仍然谈论并实施某些城市改革,包括在他这个地区支持“工合”运动。不过,没有多久,他就像大多数其他国民党官僚一样,大肆逮捕“工合”运动人士和迫害共产党人。后来我才知道,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小蒋和邓小平曾经是同学。由于他们是班上两个身材最小的人,所以点名的时候,他们俩总是并排站在最后。几十年以后,蒋经国当了台湾政权的“总统”,继承他曾宣布不承认的父亲蒋介石。  相似文献   

9.
"送"出市场     
刘希先的新型节能灶具厂在生产出100台产品之后,就开始停产了。他和几个供销员跑遍了全城所有大大小小的灶具经营单位,尽管他们几乎磨破了嘴皮,但就是没有人愿意经营这名不见经传的新产品。这可是他辛辛苦苦两年多才研究出来的专利节能产品呀!望着这摞满了小仓库的产品,刘希先对着工人们把大手一挥:“放假3天,以后再说!”重新上班后,看看那些从产品试制起就跟着自己干的工人,想想他们有三四个月没有领一分钱工资,刘希先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没办法,也只好学社会上一些企业的做法,用产品抵工资。在给每个工人发了三四台灶具之后,灶具厂就放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在离休以前是不重亲情的,至少在表面上,至 少在我青少年的记忆里。 小时候父亲从来没有抱过我们,这是我们长大成人工作后,母亲在餐桌上当着父亲的面说的。母亲还连声地逼问父亲:“你说你可抱过?你说你可抱过?”那时父亲已经六、七十岁了,他红着脸,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看上  相似文献   

11.
美丽互动     
那天,我站在阳台上浇花,看见楼底一个红色鸡冠头男生骑着单车打着口哨飞速而过。"乒"的一声,一个空饮料瓶从他手里飞向不远处的垃圾桶。可能是因为车速太快,饮料瓶被扔到了地上。望着他扬长而去的背影,我不禁蹙了蹙眉,心里抱怨着谁素质这么差。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要是你没有听到过杨浚滋的石琴演奏,你可能不会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石头。杨浚滋1942年出生于山东。很小的时候,他就听当音乐老师的父亲讲过响石的故事,从此在心里扎下了根。他相信响石是一定存在的,只是很难找而已。从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杨浚滋子承父业,也  相似文献   

13.
全家人正安静地吃晚饭,十二岁的我突然说道:"我今天找到了一个鸟窝,是个斑鸠窝。"听了我这句话,母亲抬起头,慈祥地望着我。父亲却依然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吃着饭,仿佛对我的话没听见似的。我想,也许父亲只顾着吃饭了。我见父母亲都没有说话,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我今天找到了一个鸟窝,是个斑鸠窝。"  相似文献   

14.
全家人正安静地吃晚饭,十二岁的我突然说道:"我今天找到了一个鸟窝,是个斑鸠窝。"听了我这句话,母亲抬起头,慈祥地望着我。父亲却依然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吃着饭,仿佛对我的话没听见似的。我想,也许父亲只顾着吃饭了。我见父母亲都没有说话,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我今天找到了一个鸟窝,是个斑鸠窝。"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档访谈类节目,被邀请的嘉宾姓钟,40岁,是个被错抱错养的孩子.他说:那一天,我和我妈去拿DNA鉴定结果,鉴定人员说,我和我爸我妈没有血缘关系.我听后差点晕倒.我妈耳朵有些背,问我,那人说什么了?我大声说,他说我不是你的儿子!我妈听后没有说话.我们一起往家走,一路谁都没有说话.到家了,我拿出钥匙开门,突然心里就十分十分不好受.我问自己,这是我的家吗?我怎么一下子在这里"全托"了40年?  相似文献   

16.
1985年上学之前爸爸给我最大的一笔钱是压岁钱,10块,最少的记不清了,大概够买一包"五香瓜子",打消我的谗虫,那时候他的工资三四十块钱。1990年之前,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由妈妈代管,自从上了中学,那些钱都归我自己了。住在学校伙食自理,每周爸爸给我20块钱,其实那些钱根本花不完的。初中三年我居然攒了200多块,给家里买了2只小羊。1994年上高中后,在县城住校,父亲给我的钱也在逐渐增加。每年近2000元的学杂费,每月还给我200元生活费。那时候他的工资是280元。  相似文献   

17.
早晨9点的航班到南京,父亲执意要送我到机场。他不懂得用话语来关心我,总是用无言的行动默默地表达他对我的关爱,即使我已经长大。我们默默地排队等候着,他在前我在后。偶尔有人插队,我们也不阻止,时间还很充足,我想和父亲多待一会儿,哪怕只是静静地站立,我都会觉得很温馨。  相似文献   

18.
爷:大毛砣,你学完了雷锋,再帮我去挑担水好么?孙:你自己去担吧!帮你挑水,学校又不给加分的。妻:你能资助两个素不相识的农村孩子上学,我就不能多给乡里的侄女几百块钱?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爱不能     
老舍三岁那年,就没了父亲,母亲靠给穷人洗臭袜子养活他。到九岁,他还不识字,后半生就将是一个提篮沿街卖樱桃的小贩吧。一位好心的刘大叔资助了他,老舍上学了,中国多了一位作家。刘大叔是有钱人,也是大善人,他办贫儿学校、粥厂、慈善事业,把钱多多施出去。后来出家为僧,人称宗月大师。坐化后,烧出许多舍利子。刘大叔以肉身实践了"死而富有是可耻的"这一句几十年后才被人说起的话。宗月有个女儿,小时候,老舍常去刘家玩,爱上了她。海棠花开的时候,两个小儿女说过一句两句没有意思而甜美的话。富小姐和胡同串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