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语迁移问题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标记性是制约迁移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学范畴内的标记性主要指语言本身的特殊性;认知范畴的标记性强调学习者对语言特征的心理直觉。此文从语言学和认知角度出发,用标记理论探讨汉语母语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并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迁移是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体现,反映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并受到一定程度的认知制约。国内不少学者已从认知的角度解析英语习得中汉语负迁移现象,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将认知理论和汉语负迁移现象割裂开来,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运用认知理论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运用Eckman提出的“标记性差异假说”和Kellerman提出的“心理类型”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3.
Eckman的"标记差异假说"为母语迁移对目的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在人名转喻习得的过程中,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常常感到吃力,原因在于英语转喻人名是标记性的,而对应的汉语表达是无标记的。人名转喻背后文化的巨大差异是导致汉语对学习者人名转喻习得产生负迁移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考察了一部分中国学生在OSV语序、否定句、名词的"数"范畴、动词的过去意义表达四种汉语结构的英译中所犯的迁移错误,探讨了标记理论对中国学生在习得英语时的母语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习者既迁移母语中的无标记成分也迁移有标记成分,但是无标记成分的迁移比例大于有标记成分,与标记理论预测的迁移区域基本吻合,但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标记性是制约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重要因素。标记性是以有标记和无标记为两极的连续体,并和语言的普遍性紧密联系。母语负迁移的发生受母语和二语标记关系的制约。虽然标记理论对母语正迁移还缺乏关注,但它对正迁移仍然有解释力。有关标记性的认知因素会影响母语迁移。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往往易于将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导致表达的错误,造成负迁移,而这些错误有很大的部分都是由于语言的标记性差异造成的。为减少负迁移,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初学时就要留意英文是强标记而汉语是弱标记或者无标记的语言项目,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习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思考问题。为减少标记性差异所引起的语间负迁移的产生,教师应该经常分析与纠正学生运用英语中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母语与外语间的异同之处很容易发生迁移现象。尤其是受母语习惯和思维的影响,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母语负迁移。研究汉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迁移作用,有利于我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加深理解,修正过去错误的学习方式,同时有助于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基于此,主要研究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首先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阐述,重点分析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负迁移的具体表现,最后针对负迁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有关对策,以期能够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康慧 《考试周刊》2013,(91):91-92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有重要的影响,而标记性理论制约着母语的迁移。本文从标记理论的含义出发,阐述了标记性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研究,并结合母语与目的语的标记性差异,探讨了标记性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根据迁移理论探讨母语在英语介词习得中的作用。在英语介词的习得中母语的迁移作用有积极的正迁移,也有消极的负迁移。对迁移的形式做出分类,并分析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指出在英语介词习得中只有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努力遏制负迁移的发生,才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话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根据母语迁移理论,结合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荚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介语及二语习得负迁移理论,简要介绍了二语学习过程中导致中介语及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文写作的影响。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母语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是深刻的,二语水平较低者在二语学习中常常依赖母语思维。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如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其初级阶段就普遍存在。运用对比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大学生句法层面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汉语和英语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也有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否定句的种类较多.而且其表达的意思也相当复杂。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对英语否定句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其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母语负迁移指的是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的阻碍作用。汉英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语系,它们之间虽然有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语言决定思维,因此汉英翻译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译出不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的句子。结合教学中所遇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母语对汉英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及语篇衔接三个方面。汉英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多关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语法特点、句式特点及语篇衔接习惯等,并多进行两种语言间的比较,以期将母语对翻译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迁移是头脑里原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语言迁移.促进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正迁移,阻碍新语言学习的为负迁移.粤方言与英语在发音上差别很大,给使用粤方言的人在英语语音习得上造成困难.通过对粤方言与英语语言在语音方面进行对比,就可以找出迁移的因素,也能尽量减少粤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诵课文与英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外语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理论,背诵英语课文,可以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感;排除母语负迁移;强化记忆力。背诵课文对以英语为外语的我国英语学习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标记理论出发,分析四川方音中音节音位组合、声调和音渡等方面的标记性特征,可以有效预测四川方音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难点及相应难度,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语音教学建议,帮助学习者克服方音语音知识的干扰,养成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母语迁移为理论依据,探索以布依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第三语言(英语)的过程中所受到母语的影响。调查研究表明:布依语句法结构对英语四种句子类型习得既产生正迁移,又产生负迁移;同时,第二语言汉语也会产生一定的正迁移,从而降低母语负迁移的程度。此研究成果将会改变布依族学生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现状,为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负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的一种主要障碍。外语学生的错误,有三分之一来自本国语的干扰。英语学习中,汉语也常会从语音、语法、语义及表达方式四方面起着干扰作用,导致学习者出现了很多错误。分析这些错误缺点,对语言理论研究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