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湖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组织形式及农业人口就业等五个方面,其对策应尽量减少对湖南农业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我省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大省,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大而不强。新时期,湖南要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就势在必行。创新湖南农业发展模式,必须按照新的发展思路,结合湖南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湖南农业发展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对中国加入WTO后,湖南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入世给湖南农业带来的压力和相应机遇,提出了湖南农业走出困境,冲出湖南,走向世界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湖南的农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投入不足、农副产品价格体制不合理、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失衡等原因制约着湖南农业的迅速发展。但只要我们采取增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优先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等有效措施,把湖南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5.
"三高四新"战略是新时代湖南发展的新坐标、新方位和新使命,农业高职院校是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分析湖南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剖析湖南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湖南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三高四新"战略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持续八年的艰苦抗战,使湖南农业蒙受巨大灾难,为恢复农业生产,加快战后重建的步伐,成立于1945年的湖南善后救济分署开展了一系列的农业善后救济工作。农业善后救济工作的展开有效缓解了湖南的灾情,为战后湖南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农业善后救济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一把湖南建成“农业强省”的提法是否科学?湖南目前是一个“农业大省”,这没有什么异议。但对于要把湖南由“农业大省”建设成一个“农业强省”.就有不同看法了。有人说,世界上还没有靠农业强大而成为现代化富强之国的,我国也没有靠农业发达而成为富裕地区的,“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强省”只是反映了前工业社会的客观实际,提把湖南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是不科学的。因此,要不要把湖南建成“农业强省”,湖南能不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强省”,首先就需要界定“农业大省”、“农业强省”这些概念,弄清楚什么是“…  相似文献   

8.
湖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大省,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却没有培育出与之相匹配的食品加工产业,与发达省份比差距仍在拉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湖南食品加工业与湖南优势农业资源联系脱节,湖南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果严重阻碍了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和农产品加工业强省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特地提出提升湖南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湖南农民运动的广泛兴起,有着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一九二○年至一九二六年,军阀赵恒惕统治湖南时期农业经济状况的剖析,揭露赵恒惕军阀统治的反动本质;揭示湖南农民运动广泛兴起的经济根源。一一九二○至一九二六年,湖南农业经济状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农业生产水平低。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指示器。湖南虽是全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农具十分简陋、拙劣。据一九二六年《湘省农业概况》和一些县志的记载,当时我省主要农具都是手工工具。这些农具多系竹木构件,少数虽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农业大省的湖南,农产品出口量在全国农产品出口中所占比例却不大。湖南要向农业强省、经济强省转变,必须客观地分析本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采取调整农业产业化政策、加大对农!此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创新机制等措施扩大湖南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