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济是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他的词作也别具特色,与其理论主张相呼应.他在词中极力体现自己"词亦有史"的见解.通过他的词作可以看到他内心进退出处的矛盾,从而可以认定他的词作在表现"真"这一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兼为词人和词学家的张炎,其在词的创作和词学理论的创作上都颇有建树。在评价词的标准上,他创立了清空,骚雅,用来品评词作。在词的形式方面,他注重词音律的协和流美,清越雅正。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在词的内容方面,他提倡词作风格的清丽高远,意趣的淡雅空灵,以及遣词造句的精粹与融化不涩。作为词人的张炎,他在词作创作时,又一直贯彻和实践词学理论,创作了大量绝妙好词。本文根据张炎的词学理论中的"清空"探讨张炎的词。  相似文献   

3.
周济是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他的词作也别具特色,与其理论主张相呼应,他在词中极力体现自己“词亦有史”的见解,通过他的词作可以看到他内心进退出处的矛盾,从而可以认定他的词作在表现“真”这一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的词作展现出人间的至性至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在融合前人词作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创新,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虽然从他的词作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广阔的社会和生活场景,但是在表现自己生活的多姿多彩方面还是很成功的。他的词主要是抒写个人的悲怨,在悼亡词、爱情词、友情词、边塞词和咏物词方面均有涉猎,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为清代词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炬炳 《考试周刊》2007,(20):125-126
贺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兼擅婉约词和豪放词。文章着重对他的豪放词作了浅析。就贺铸豪放词的内容,把他分为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的词作,抒写隐归思想的词作以及咏古咏史的词作等三类。再就贺铸豪放词的特色,从三方面分析,即题材的选择、字句的锤炼及语言的特色。然后是就贺铸豪放词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从个性性格、仕途不得志及爱国忧民等三处展开。文章最后是就贺铸在豪放词的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点评。  相似文献   

6.
王翃是梅里词派的开派之宗,他的词作绮丽精工,却又意蕴深远。他创作了很多含有冷色调情感的词,这种词作特点与他的遗民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的词作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章从抒怀词、情词、山水词、农村词、寄赠词等五方面题材分析了他的词作,认为他的词广泛地反映了金末的社会生活,不愧为金词之冠。  相似文献   

8.
尤侗的词学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体的态度,一是对词作的要求。对于词体,他在认定诗词有别的前提下从诗学传统和声乐范畴两个角度极力推尊;对于词作,他在讲究声华格律的基础上注重特定境遇中的真性情。尤侗的词学观是对清初其他词论家词学思想的补充或驳斥,没有开创性卓识,缺乏系统化阐述。就尤氏词作所表露的儿女情、青衫情、故国情看,其词学观与词创作实践大体上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结合苏轼的人生背景,解读他在黄州时期的词作内容,可以看到他的词风格的多样化。虽然他仕途受阻,心灵受挫,但他所坚持的积极入世和乐观自信,使得“旷达”始终是其词作风格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凡论述苏轼词作的古今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他的这个特点:以诗为词。 那么,以诗为词,究竟给苏轼的词作带来了哪些优点呢?在词的发展上又具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上所选的苏轼词作,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林纾提倡多读词作,以便能精准把握古人词作用字,并根据自身创作实践提出填词应遵照古人词作而不遵照词谱的主张。他的词善于构造意境,有写实境、造虚境两种构造方法,实虚两境中都有意脉的流动,其词境主要是取法于南宋词萧疏荒寂的画境。他还提出“词中亦有画”的观点。这些与他作为画家的素养分不开。他用词敷写所译外国小说的人物与情节,将外国小说的语境做了中国文学传统语境的置换,引来赞美和仿效,是晚清民国词坛的新气象,在词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李煜词作主要反映了个人经历和不幸遭遇,或反映宫廷享乐、或写艳情、或写离愁别绪、或写亡国之痛,从这个角度看,他的词作没多少接受价值.可是他的词作却是词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李煜词的艺术价值,从而更大限度地挖掘李煜词作的深广内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对最能代表其精神风格的爱国词作光耀后世的三股源泉进行浅析。时势造英雄,英雄写壮词,辛弃疾将词的创作与社会人生和人格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精忠自许,白首不衰"的一生,就是他爱国词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陆进词浅析     
清初词坛处于"中兴"时期,许多词人崛起,其时流派众多,词集多出。在浙江杭州,西陵词派颇引人注目,其中的词人陆进对于填词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词作也颇有特色,可以从他的词作中,看出当时西陵词派的总体创作倾向与审美,对于了解清初词学的发展也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曹贞吉词因与曹尔堪词并称为“南北曹”而名噪清初词坛,并成为惟一入选《四库全书》的词人,曹氏词作在清初词坛的地位和影响,我认为不仅仅是因为曹氏词作“取径较正”,“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还在于他以词作实践诠释了清初词学观念的变化。曹贞吉主张师法前代词人神理,反对形式上的模仿,论词以神理为主,不刻意轩轾婉约、豪放词风,将诗歌的联章、比兴和以文为词等手法引入词体,体现了曹贞吉词作推尊词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南唐后主李煜在过着三年的囚徒似的生活中,用血泪泣成了一首首人间绝唱。他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也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词中帝子”。他的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却相当高,这与其词作的思想情感密不可分。情感是词的灵魂,后主前期词作多写豪奢的帝王生活,与之相较,后期词的情感更为真挚感人。其词作中的真情,为后世词抒情功能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李煜前期词作和花间派众多词人的作品比较,探索李煜前期作品创作的发展轨迹,了解他的词作对词由"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况周颐寓居上海,在其生命的最后三年里(1924—1926),他发表39首词作于报纸副刊《申报·自由谈》上,其中37首未收入刊印的个人词集,是他的散佚词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辑录、考论《申报·自由谈》上刊载的况周颐晚年的佚词,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蕙风词创作,促进对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词人月人,言语中得悉他"痴词",当我见他的巨型词集,直至读罢部分词作,我便大喜过望:中国词学有救矣!人生、历史、哲学、文化构成了月人先生词作的全部精华。我惊、我喜、我叹!我要撰文论析月人词之历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克庄是我国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虽然他的诗作远远多于词作,但人们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词作,尤其是关心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这一类词。历来认为他是南宋继辛弃疾之后的又一位爱国词人,词作主调是爱国的,激情高昂,风格豪壮。事实上,受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影响,他的前期词作壮怀激扬,志深意长,而后期词作则低吟消沉,遁迹避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