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涛 《视听界》2007,(6):77-78
2005年9月26日,江苏电台惟一的新闻谈话类节目《新闻评弹》诞生。作为江苏台早新闻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评弹》每周一至周五早7点35分至7点55分在中波702播出,周六为子栏目《江苏周刊》。节目每天选择一件百姓关注的新闻事件或新闻故事,请到事件的当事人,通过和主持人对话、交流,对社会现象、新闻事件作追踪报道和深入探讨。节目开播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收听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军事记者》的老读者,我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令我欣喜的是,在国内新闻业务刊物并非十分繁荣的情况下,她伴着时代的风风雨雨,沐浴着党报的丽丽阳光,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走到今天。特别是从去年8月改版以来,她已成为一本浓缩着前沿新闻理论、洋溢着对读者真诚情感的高品位刊物。完全可以说,她已登上了国内一流刊物的雅堂,与《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一起,在新闻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时代走,她也走,与时俱进立潮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就受到了这本刊物的滋养。当时,我在胶东大山沟里当兵,团里的新闻干事举办新闻学习班,给每位学员…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向细分化趋势发展,学科门类越分越细;一方面又高度融合,学科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至学科之间的分野也越来越模糊了。 许多事实说明,从边缘学科寻找课题,容易在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不足,从而提出充实和完善学科建设的建设性意见。这是一条容易出研究成果的道路。《新闻前哨》杂志2000年第5期刊发的刘蜀鄂先生的《引进接受美学 走出本文世界 建设新闻接受学》、第12期刊发的范步淹先生的《新闻叙事学刍议》,就是成功的范例。 综观现在的新闻学,从她的学名到一些最重要、最本质的新闻术语,以及迄…  相似文献   

4.
胡德慧 《新闻窗》2006,(5):29-30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以报道许多知识分子的典型事迹而闻名全国。她发现和再现新闻的才能获得舆论界广泛好评。有新闻官员这样评价她:“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她能发现;地方报纸刊发过的新闻,她能重新报道又有新意;有的东西,在某些人看来是发不出去的,但是一经她的手,就发表了。”这其中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她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具备发现有传播价值题材的才能。  相似文献   

5.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6.
袁良 《军事记者》2002,(10):9-10
我喜爱“军事新闻记成长的摇篮“——《军事记》,我更盼望愿意借助这个“摇篮”走好新闻成才路的人们喜爱《军事记》,而且是真心实意喜爱她。  相似文献   

7.
成竹 《声屏世界》2005,(8):29-29
在当今电视传媒的竞争中.社会新闻最受青睬.因为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时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是争夺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做好社会新闻,各媒体均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就非常重视杜会新闻.除了以时政新闻为主的《长沙新闻》之外.还开辟了三档社会新闻栏目:《在现场》《今晚九点》《真相调查》,笔者一直在该频道当记者。三年内几乎天天都与社会新闻打交道.对社会新闻有一些感悟.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柏生是《人民日报》以写人物专访著名的女记者。在她3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中,专访是她用得最多、最擅长、也是读者最爱看的新闻文本。柏生在专访写作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分析她的典型作品.研究她的写作技巧,对提高我们新闻写作、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实操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报时政新闻怎样才能解决与日报时政新闻同质化问题,一直是各家晚报着力探索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新闻来源较为单一、新闻价值判断趋同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问题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周口晚报》一年多来下工夫探索,摸索出了以差异化写作避开与日报时政新闻同质化的路子,即在实践中努力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新,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同中求异,就是在相同中寻求不同;  相似文献   

10.
康乐 《新闻传播》2005,(11):54-55
她把一片真情献给了荧屏,她乐在其中.实现着自我,感受着快乐。她就是伊春电视台新闻栏目《全市新闻联播》的女主播顾湘。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云南省景洪市国营东风农场十四分场六队的业余报道员。自1990年以来,就与《新闻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能为我们在写作的道路上指点迷津,是我们写作的良师益友:她介绍新闻作品的采、编,评析稿件的优劣,传播新闻业务知识,成为我们的好老师。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自费订阅《新闻与写作》,在她的帮助下,我们采写的新闻报道已被各类报刊、电台采用150多篇,连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取得这些成绩与《新闻与写作》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为此,在2002年的报刊征订工作中,我毫不犹豫地首先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杂…  相似文献   

12.
辛永生 《新闻传播》2004,(11):26-27
徐彤是活跃在我国新闻战线上一位勤奋高产的女评论员。怀着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满腔热爱,22年来,她共发表社论、新闻评论和述评千余篇,60余篇次获得省级新闻奖,2篇获得国家级新闻奖:她创办、主笔、主编的《虹桥漫笔》、《新闻杂谈》、《视点》等专栏、专刊,成为黑龙江省媒体的名牌,并且在国内报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她理论、实践根底扎实,文风犀利、清新,就如同她本人正直、坦诚,在同行及黑龙江享有很高声望。1995年,她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2003年荣获黑龙江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和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同年当选为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荣获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相似文献   

13.
王少磊 《视听界》2005,(3):38-39
《新闻评话》是扬州电视台《直播扬州》的子栏目,它采用扬州本地传统曲艺的形式讲述新闻故事。2005年1月1日开播后,讯即引起扬州市民的极大关注,收视率一直稳定在7%——9%之间,最高时超过了10%。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F0002-F0002,I0001,I0004,I0005
频道介绍 辽宁电视台综合频道是辽沈电视媒体中,唯一一个自办新闻栏目群、人物新闻支撑的品牌地面频道,以主打品牌新闻栏目《新北方》为龙头,以人物新闻栏目《新闻正前方》、法制新闻《正在行动》、新闻资讯栏目《新闻早早报》、新闻服务栏目《健康一身轻》和人物访谈栏目《今晚博客》,构成综合频道整体的黄金收视链条,根据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的统计,  相似文献   

15.
乔鹏 《新闻采编》2007,(1):47-47
国内各地方电视台,基本每台都有一档综合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新闻”,但是,许多观众仍有当地新闻看地方台,国际新闻看中央台的习惯。2006年初,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进行了改组,由原来的纯民生新闻改为综合国内外、视野开阔的综合新闻,《晚间新闻》原来定位是浏览当天大事,深入分析点评有挖掘性的新闻事件。但由于北京电视台一直没有一档综合国内外新闻事件的综合新闻,新闻中心研究后决定,对晚间新闻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晚间新闻报道》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收视群,从纯民生新闻改版为兼顾国内外新闻的全新栏目。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的顺利改版,为其他地方台办好综合新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大建 《新闻记者》2005,(10):68-69
邵宁是《新民晚报》一位勤奋多产的年轻记者,进入报社近十个年头中,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好新闻,她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8.
新闻链接     
《新闻世界》2006,(11):21-21
《记档案》作为国内推出的惟一一档以记为嘉宾的人物谈话类节目,自2002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彰显镜头背后的镜头,凸现视角之外的视角,感动了多少电视观众与专家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新闻报》、《汇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世界》等报刊先后做了大篇的专访和报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还将《记档案》评为“2003年度中最有特色栏目”。在全国性评奖中,《记档案》也屡屡中彩:2002年度荣获“安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三等奖”,2003年度荣获“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  相似文献   

19.
正"说新闻"出现以前,在新闻播报方面,"播新闻"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当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里开始用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新近发生的事件时,她就此成为国内"说"新闻的第一人。她后来回忆说,当时"说"新闻,是因为早新闻强调实效性,来不及编稿,没想到成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很快,"说新闻"因其语言口语化,样态不受限制、语体结构松散等特点受到媒体的认可和受众的欢迎。一时间,说新闻、聊新闻成为各电视台看好的"法宝",竞相在早间、午间、晚间辟出"试验田",有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湖南卫视《湖南晚间新闻报  相似文献   

20.
物换星移,时光如梭。屈指算来,我从戎戍边已30年。30年来,我看过许多刊物,大都是断断续续,未能持之以恒,唯独对《新闻与成才》(包括前身《解放军报通讯》及增刊)杂志情有独钟,一直坚持拜读了30年。30年来,许多刊物阅后被我抛弃了,在先后6次搬家过程中清理出去了,唯有对《新闻与成才》,却把她奉若宝贝,装订成册,保留至今。我阅读她,珍惜她,保存她,是因为她给了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给了我搞好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力量,给了我组织指导新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启蒙的好“老师”1968年3月,我入伍来到叶尔羌河畔军营。1个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