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大豆产地,由于大豆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而且现阶段虫害有加重的趋势,所以必须大力推广运用大豆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在这里主要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结线虫病及大豆疽霉根腐病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430065,31571686,3107144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孔凡江研究组、刘宝辉研究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研究组、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侯兴亮研究组合作,在大豆生态适应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soybean Jlocus improves adaptation to the tropics and enhances yield"(J基因的自然变异改善大豆在热带地区的适应性并提高大豆产量)为题以Article形式于2017年3月20日在线发表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大豆安全供给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根据2011—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和供给状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大豆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国际供给依存度高及进口渠道较集中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大豆科学研究提高我国大豆产量、开展大豆国际科技合作及拓展大豆生产国际布局等提升我国大豆产业水平、拓宽大豆进口渠道的政策建议,以实现提高我国大豆供给能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巴西大豆资源及其供应链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西农业资源条件优越,大豆生产潜力大,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之一。基于我国农业资源的限制,大豆成为我国战略性资源之一,研究巴西大豆资源,对于保障我国大豆安全供给以及探讨我国对巴西大豆资源的利用潜力及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供应链为研究大豆资源及其流动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巴西大豆供应链体系包括农资供给、生产、收购及仓储、...  相似文献   

5.
在此分别就大豆胸囊线虫病、大豆立枯病、大豆炭植病、大豆核菌病的症状及防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将选取的10株大豆根瘤菌菌株(HLJN1001,HLJN1002,HLJN1003,HLJN1004,HLJN1005,HLJN1006,HLJN1007,HLJN1008,HLJN1009,HLJN10010)与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栽培的5个大豆品种(垦农18号,垦鉴豆25号,合丰25号,疆丰21-1381号,绥农4号)进行最佳共生匹配双瓶筛选试验,测定了大豆植株株高、叶片颜色、结瘤数、瘤干重和植株地上部分干重等生物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从中筛选出共生固氮结瘤能力强的优良菌株HLJN1001和HLJN1003。  相似文献   

7.
大豆有着极高的食用价值,被认为是最健康的食品之一,大豆食品的加工前景一片光明。本文就从大豆的成分及实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对大豆在新技术下制作的大豆油脂、大豆蛋白豆奶粉、大豆咖啡等新型大豆食品的加工技术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豆生产及贸易的生态经济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文丽  刘爱民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13,35(11):2174-2180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全球农产品贸易量迅速增加,由此引起的环境及社会经济效应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使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分别从生态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对我国及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大豆生产及贸易的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巴西、美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生态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均较高,而阿根廷大豆生产及贸易则处于低生态效应、高社会经济效应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我国大豆生产和贸易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应值均低于这三个大豆进口来源国。因此,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大豆进口降低了全球大豆生产的生态环境负效应,提高了大豆出口国的社会经济效应。但是对于我国而言,要保证大豆供给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应提高国内大豆的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进口大豆来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油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本文主要从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和茶油的营养成分、用途及综合利用等角度分析了油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油茶和油菜、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的对比分析,得出种植油茶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论。同时也对油茶种植前、中、后期的投入和收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许多地方开始栽培高产大豆。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有些高产大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豆栽培技术是大豆生产必须重视的一项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文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量迅猛增长,每年大豆需求量在2800万t左右,而国内每年大豆产量仅在1650万t左右,难以满足需求。为满足国内外对大豆的需求,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科院王连铮研究员是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学家和农学家,围绕大豆品种改良开展大豆杂交育种、野生大豆资源收集研究、大豆基因工程及遗传进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为发展我国大豆科研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开展大豆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杨晓  刘爱民  薛莉  贾盼娜 《资源科学》2018,40(10):1931-1942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压榨行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的原料来自大豆种植业,生产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业和畜牧业的蛋白原料。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大豆压榨国,对比分析美国、巴西及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特征,对指导中国未来大豆压榨企业投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项目组20多年持续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农业部、巴西植物油加工协会的资料,对比美国、巴西和中国的大豆供求基本特点、大豆生产布局、畜牧业和饲料业分布、大豆压榨企业和产能布局特点发现,美国、巴西的大豆压榨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豆主产区,并与其国内豆粕市场空间高度重合,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布局形态;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和大豆制品销区在空间上不完全重合,逐渐形成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压榨核心,以长江、哈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扩散的带状布局形态。区域畜牧业、饲料业发展决定着豆粕市场需求空间,但是大豆原料供给与豆粕需求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差异,除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外,大豆原料及豆粕的运费成本、豆粕的市场潜力、区域内大豆压榨产能规模及企业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是造成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科普知识     
《西藏科技》2012,(3):80
常吃大豆防多病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如8种氨基酸及钙、磷、铁、锌等重要微量元素,大豆中都有,其中还含黄酮类化合物和植物激素,经科学实验证实,大豆不仅具有抗癌作用,还可以协调人体内分泌功能起到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开展大豆高效栽培对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大豆产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纤维与毛混纺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大豆纤维特点 ,探讨大豆纤维与毛混纺工艺及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豆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世界大豆生产大国的我国在大豆生产和贸易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大豆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显得十分迫切。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大豆生产及贸易发展情况,指出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压榨行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的原料来自大豆种植业,生产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业和畜牧业的蛋白原料。自1996年以来,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压榨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大豆压榨国,对比分析美国、巴西及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特征,对指导中国未来大豆压榨企业投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项目组20多年持续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农业部、巴西植物油加工协会的资料,对比美国、巴西和中国的大豆供求基本特点、大豆生产布局、畜牧业和饲料业分布、大豆压榨企业和产能布局特点发现,美国、巴西的大豆压榨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豆主产区,并与其国内豆粕市场空间高度重合,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布局形态;而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和大豆制品销区在空间上不完全重合,逐渐形成了以沿海港口城市为压榨核心,以长江、哈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线路扩散的带状布局形态。区域畜牧业、饲料业发展决定着豆粕市场需求空间,但是大豆原料供给与豆粕需求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差异,除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外,大豆原料及豆粕的运费成本、豆粕的市场潜力、区域内大豆压榨产能规模及企业间分工协作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是造成大豆压榨企业空间布局形态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孙丽丽 《今日科苑》2010,(8):216-216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植物蛋白质来源。本文针对大豆的播种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的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