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如同“时尚”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大肆流行一样,时尚类报刊也成了近年来报刊市场风头日益强劲的一支新军。《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杂志暂且不论,单说报纸,最早叫响的是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随后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行量很快飙升至40万份。于是,这一市场被多家媒体垂涎,纷纷跟进瓜分,仅上海,就很快冒出《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等时尚类报纸与《申江服务导报》竞争,后来者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锋  刘金婷  汪勤 《今传媒》2006,(3):45-46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  相似文献   

3.
蒋海燕 《传媒观察》2005,(10):21-22
近几年,国内的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新闻资源、稿源渠道的限制,同一区域都市报的同质化程度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高,在这种胶着状态下,一些新兴报纸“剑走偏锋”,瞄准市场空隙,以城市中等阶层为受众,于是出现了以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广州的《周末画报》、天津的《假日100天》、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外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来看,平面媒体的发展已进入精英办报、品牌竞争、赢家通吃阶段,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运作把平面媒体推向了“品牌生存”和“差异化生存”的商业时代。尤其是在像成都这样媒体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的大型城市,摆在报人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以大资本、大投入打造大众型品牌,走品牌化生存之路;要么以小投入、大策划铸造小众媒体精品,走差异化生存之路。《城市购物导报》走的就是小众媒体的路子,即在成都这样一个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休闲城市,创办一份类似于《精品购物指南》和《申江服务导报》那…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为我国生活服务类报刊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全国涌现了《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等大量此类媒体。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生活服务类报刊以超敏锐的社会触角和高品位的设计制作,全方位地捕捉时尚消费资讯,倡导引领新的生活方式,受到城市人群的广泛欢迎,并迅速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各自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总体来说,生活服务类报刊的发展胜在资讯的丰富性,包括时尚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6,(11):39-39
“1+X”的媒体组合模式 《精品购物指南》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报道时尚消费动向,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精品购物指南》的独特定位开辟了独有的读者细分市场,与大众新闻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读者交叉率极低,具有明显的市场独占性。基于这一优势,《精品购物指南》向合作伙伴提出了“1+X”的媒体组合模式:“1份《精品购物指南》+任意都市类日报”将为客户赢得整个北京市场。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8,(2):78-78
东南西北部城市周报的地位对比 生活类周报在全国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生活类周报市场表现强劲,取得了很好的市场业绩,如<北京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申江服务导报>在当地的广告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都市报.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在当地市场一般都有一份处于竞争绝对优势的生活周报在领跑当地市场.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6,(10):29-30
2006年度中国十大最具传播力创新城市周报(提名与自荐名单)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假日100天周末画报精品导报环球时报南方周末体坛周报新女报唐山广播电视报渝州服务导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京华时报中央电视台航美传媒天津日报报业集团腾讯网Cgogo上海文广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英语周报新周刊东方卫视时尚瑞丽搜狐凤凰卫视深圳报业集团湖南卫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分众传媒2006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提名与自荐名单)2006年度中国十大创新传媒人物(提名名单)张建星(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戴玉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尹明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马云(阿…  相似文献   

9.
徐锦江 《传媒》2010,(4):28-29
正2009年是传统平面媒体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申江服务导报》"学实活动"展开的一年,两者相遇启发《申江服务导报》的就是学会如何智慧地生存,科学地发展。在传统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处在一个资讯广泛传播的时代,大大小小的媒体在不断增多。尤其是生活服务资讯类版面和报纸,以其贴近性、服务性、实用性赢得社会青睐,近几年更是茁壮成长,如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杭州,就有《新民生》(《钱江晚报》主办)、《金周讯》(《都市快报》主办)、《杭州杂志》(《青年时报》主办)及《浙江日报》主办的《资讯时代》等,还不包括许多周末版。其内容大多是房产、汽车、电脑、健康、旅游、财经等百姓比较关心的生活服务类资讯。与此同时,浏览各级党委机关报,有一些似乎还放不下“架子”,很少涉及甚至…  相似文献   

11.
孙慨 《传媒观察》2005,(1):28-30
近年,周报群体悄然兴起,正渐渐地成为中国报刊业变局的新热点。说是报业“经营媒体”的需求也好,说是适应受众细分的市场也罢,它们正默默地形成了一股力量,跻身于刺刀见红的报刊市场,并且日甚一日地融入受众的生活。周报悄然崛起比起城市综合性日报的市场相拼,周报市场显得相对平静,当人们察觉她悄然兴起,她已凝结成一支不可小视的影响力。最先诞生,或者说给人较深印象的是那些生活服务类的周报,如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天津的《假日100天》之类,她们在“引领时尚,享受生活”的口号下,几乎是一下…  相似文献   

12.
备受各界关注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一案终审大翻盘,终审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令《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精品购物指南》上向刘翔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刘翔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一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决被告《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精品购物指南》在30日内登报向刘翔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两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胡华龙 《传媒观察》2003,(10):16-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将读者锁定在白领的报纸和杂志随之发展壮大。它们在共同开拓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相互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以南京市场为例,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南京白领报纸受到上海报业的极强辐射。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  相似文献   

15.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集团2005年9月推出)等。生活服务类报纸虽然只是周报,但其中不少报纸期发量雄居当地报纸之首,年广告收入达到数干万元,被誉为报业的“金矿”地带。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发行下滑问题越来越突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认为,生活服务类报纸突破发展瓶颈的思;路有两点:一是要打好“服务牌”,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为读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咨讯;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一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决被告《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精品购物指南》在30日内登报向刘翔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两万元人民币。此案从立案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原告刘翔败诉.再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白领人群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敢吃螃蟹的”的白领报纸和杂志也在随之发展壮大。在共同开拓了一个巨大的白领读者市场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以南京市场为例,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南京白领报纸受到上海报业的极强的辐射。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在南京的报摊上被放到了最显眼的位置。广州的《周末画报》在南京也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南京本地的白领报纸以及走白领报纸路线的报  相似文献   

18.
周益  张健挺 《青年记者》2007,(17):58-59
周报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尚无一个公认确切的定义,本文所指的周报,是《南方周末》、《申江服务导报》这样相对于"日报"的每周出版的报纸。它与周刊没有截然可分的界限,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相对较差的印刷质量和较低的销售价格。周报的发展植根于中国媒介竞争发展的整体环境,而周报的竞争策略,也必然围绕这一点展开。目前国内报业资本向周报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方仁 《传媒观察》2006,(3):9-11
《申江服务导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是一份融新闻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周报。自1998年1月1日创刊以来,以全新的办报理念、独特的新闻视角、领先的服务意识,以及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印刷,在上海报业市场上迅速崛起,发行量从最初的7万份一路增长到40多万份,已成为上海周报的第一品牌,特别在年轻读者中深具亲和力和影响力。现在《申江服务导报》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实现利润是5000多万元,50名员工人均创利在100万以上,牢牢保持在上海周报市场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11,(1):38-38
继《解放日报》、《新闻晨报》率先登陆苹果公司iPad应用程序商店,《新闻晚报》、《申江服务导报》日前也与广大用户见面。至此,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已有四份报纸以及解放牛网精华内容、“新新闻”即时报道等内容装载在“解放报业”iPad应用程序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