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以前我总会认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的计算已经不用老师来教了,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掌握好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一年级上学期只是一个复习的过程,不用花太多的工夫.但是在本学期进行的一次口算比赛中,学生的平均分居然只有50多分,这让我大吃一惊.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计算练习大大调动学生的计算积极性,把枯燥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活动,通过练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目的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是从教"1"开始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要化半学期时间,而这部份内容是与幼儿园的计算教学重复的.现在城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大部受过幼儿教育,开始半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是"炒冷饭",学生不感兴趣.但是幼儿园的计算教学只是一种早期渗透性的教学,没有作业练习和考试制度,幼儿掌握的程度怎样?另外,一年级新生中尚有少数儿童未进过幼儿园,这些儿童的数学知识基础如何?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确切了解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数学基础,以便针对学生实际,正确掌握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起点,解决小学与幼儿园知识的衔接问题,提高教学效益,故进行这项调查.  相似文献   

3.
“钟表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分别于一年级上学期教学整时和半时、一年级下学期教学几时几分。其最终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间,并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计算是基础,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加减乘除计算的学习之旅,也为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打下了重要基础。2022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关注计算正确率向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和提高运算能力的方向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运算的兴趣,寻找适合学生、真正能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一、从教学过程中感悟生活实际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教材第6页,教学"认识物体"的教学内容时,就能充分体现"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利于儿童认识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优质均衡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校今年秋季起在四年级两个班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尝试,希望通过"小班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推进我校教学工作的发展。一、在四年级实行"小班化教学"的背景我们学校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终日忙于生计,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四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成绩:语文平均分为42.05,数学  相似文献   

7.
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因此上半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也就显得相对简单,而这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摒弃捧着教材"照本宣科"的做法,紧抓知识本质,渗透数学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让简单的知识充满厚实的力量.以下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  相似文献   

9.
解决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中一项的重要教学任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及早培养其解决问题的习惯很有必要。着眼于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本人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这个学期有口算巩固测试,近段时间正忙于这方面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深有体会,所以想通过本文对口算的本真意义做一些粗浅的讨论,分析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真正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作为数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长期以来受到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一年级计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启蒙阶段,是学生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一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初步教学一位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小数的性质和计算打下基础。李晓梅老师和焦肖燕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归纳和推理,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同时获得数学思考的一般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口算的教学目标: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口算加减法,乘法表。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我发现(包括经常教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老师可能都会有所发现),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下降的趋势。而计算能力又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速度慢、差错多、准确率低。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的现状1.缺乏对题目的重视及计算耐心在数学学习中,尤其是小学教学,计算占重大比例。不管  相似文献   

15.
<正>现行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特别是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复习工作,在后半学期基本上就是复习了。如何上好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课,把小学的整个知识体系贯穿起来,使学生充分系统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确实是一项比较难的教学工作,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要想抓好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取得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有效地抓好学生的基础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一)摸清学生的底细,有的放矢,把基础差的学生抓起来  相似文献   

16.
某日,被邀请至驻校三年级C班(由5个学生加1个老师组成的课堂)观课。一个班何以只有5个学生?原来,三年级有两个自然班,在前一学期考评中,学校认为这个年级学生数学学业状况不佳,“学习较逊”的学生比较多。于是。从升入三年级开始,两个自然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按学业成绩分成3个班,  相似文献   

17.
我校数学中心课题组成员研讨六年级数学教学,认为六年级数学教学要注意做好与中学数学的衔接工作.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于是笔者在有关圆周率的计算中做了一些改革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黄华 《数学教学》2005,(1):10-11
上海市初中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材在领导、专家、教师们的关心支持下终于面市了.本册教材供上海市初中六年级学生第一学期数学学习使用,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中,其心理和年龄特征仍是小学生,因此本教材的编制力图贯彻: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的方法是美妙的,  相似文献   

19.
[案例]这是二年级上学期的一堂数学课:《除法的竖式计算》。在这之前,我已在三届学生中讲过这一内容。反馈信息告诉我,本课的教学任务单一,只要学生掌握了除法竖式的写法,计算是不成问题的,故而,我把教学的策略定在如何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讲清除法  相似文献   

20.
孙庆亮 《考试周刊》2013,(33):79-79
<正>【设计理念】《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范畴,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除法,商是整数或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从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入手,目的是用现实模型支撑由小数到整数的转化,从而加深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教学中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倡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