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神话角度入手,运用象征艺术理论对彝族服饰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纹样和色彩在彝族服饰上的应用,并从彝族服饰的神话符号思维模式探讨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以期清晰地了解彝族服饰上神话的真正内涵,更好地体会彝族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原始文学以口头文学为其存在形态。原始文学与人类本身同步产生。文学起源于劳动,但不仅仅起源于劳动,是以劳动为主元的多元综合。原始文学可分杭育杭育文学和神话文学两个时期.杭育杭育文学以摹仿为基本手段,由于摹仿的拙劣。而造成一种今天看来属于象征的艺术效果。神话文学根据内容可分为解释自然的神话,征服自然的神话,由图腾崇拜引发的神话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神话都体现了象征艺术特色。其象征是建筑在想象的基础上。两个不同时期文学中所展示的象征艺术都属于原始象征艺术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兴起的西方现代神话思潮于沈从文的创作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沈从文小说所营构的湘西艺术世界蕴含了诸多神话因子,主要表现为:总体象征模式,对人物原始心态、神话思维的现代描绘。  相似文献   

4.
《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原始兴象、比德育象和审美意象。这三种意象既代表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的历时发展,也构成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方面的共时结构。《诗经》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划分为描述型、比喻型和象征型三大类。这三类意象鼎足而立,各自具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和特色,又密切配合,相辅助相成地建构出一篇篇富于艺术表现的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5.
月亮意象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原始心象。月亮意象象征怀人与忧愁,象征聚散离合,又蕴涵有悲剧意识。它是一种原型意象,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弄清月亮意象的象征意蕴,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诗文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民族服饰在婚礼仪式中的象征符号研究,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里进行艺术人类学田野观察,并将其进行深度描述.在描述过程中不是以纯艺术形态的观点,强调的是在场景中服饰形态背后,服饰在整个婚礼仪式的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象征隐喻.在婚礼仪式场景中理解和阐释服饰的表征以及符号的意义体系,最终找到一个族群是如何在一场婚礼中表述自己的文化.文章以土瑶服饰在婚礼仪式场景中为例,论述了服饰在土瑶婚礼场景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古老的一种艺术载体,它是表示原始主题的方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寻根文学的首创者韩少功,在他的作品《爸爸爸》中,通过神话意象在丙崽身上寄寓着丰富的象征意味,隐喻着鸡头寨乡民群体在生存观念上的集体无意识,凸显了他们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形象。韩少功的《爸爸爸》显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古老的一种艺术载体,它是表示原始主题的方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寻根文学的首创者韩少功,在他的作品《爸爸爸》中,通过神话意象在丙崽身上寄寓着丰富的象征意味,隐喻着鸡头寨乡民群体在生存观念上的集体无意识,凸显了他们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形象。韩少功的《爸爸爸》显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9.
威廉@布莱克是西方现代派艺术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的作品重想象、重灵感,充满象征与神话.本文旨从象征、荒诞、求解三个方面试析其诗作<老虎>的文学意象特征.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是一部厚重、凝重、丰富而魅力的力作,这不仅来源于作品的真实性,而且来源于作品的神秘性。而在白鹿原中,白鹿作为一个神秘的象征意象和中心意象,被赋予美和善的终极意义,并支配着这篇小说的布局谋篇。因而,对白鹿意象神秘性的探索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笔者运用神话原型理论,对"白鹿"这一原始意象进行分析,并对其中蕴含的悲剧性意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相对独立的社会时空,使广西黑衣壮的服饰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号体系,它不仅塑造着黑衣壮服饰的文化精神,也规范着他们服饰的构成特征。他们崇尚黑色,从头到脚一身黑,而且服装款式、图案也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反映了黑衣壮的审美意识,让世人体会到古朴的文化基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对那坡黑衣壮服饰的解读,以期理解黑衣壮文化的本真世界,更为理性地保护传统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少数民族服饰大多色彩斑斓,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既是其民族顺应自然的实用之物,又是其传统文化的载体。其色彩同服饰款式、纹样等都在各民族的认同性上具有规定性,并以其独有的象征意义成为区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符号,各民族内部支系、年龄身份的符号,表达了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性格气质与审美情趣。这些丰富的民族服饰色彩,囊括了自然崇拜、社会形态、角色规范等一系列寓意深远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回族作为以伊斯兰为民族文化根源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伊斯兰教的内化与对汉族文化涵化同时发生而联系又紧密的特点。回族服饰具有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二元一体的结构特点,在伊斯兰文化语境下又体现出宗教文化的象征性。伊斯兰教的内化和汉族文化涵化构成了回族服饰文化的核心和其演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桃木的原始意象是人类心灵与情感的结晶。桃木应用于巫术,其源头来自于原始人类的木崇拜,来自桃所被赋予的生殖崇拜观念。世外桃源是文人理想中的诗意栖居。桃源意象具有桃板、桃符的象征意义。人面桃花是一种对气韵之美的体现,表现了生命的内在动荡,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生殖崇拜是人类对男女生殖器官执以宗教的崇拜与祭祀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最原始的信仰,也是最具特色的信仰。生殖崇拜首先体现在女性崇拜中,女性崇拜体现在各民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葫芦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殖符号是人类原始母性崇拜的重要遗存和祭奠,体现了人类对于葫芦与自身关系的探求和信仰,在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从洪水神话中的葫芦形象出发,揭示以葫芦为象征的母性生殖崇拜,对于重新审视和挖掘女性崇拜的文化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易》反映了中华先民由原始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化的过程 ,《周易》的成文及在占筮过程中使用的思维符号是“象” ;此“象”有四种形态 ,三种思维形式即“直观表象思维”、“象征思维”、“意象思维” ,本文立足于《周易》 ,结合原始人类学知识 ,分析论述《周易》中所存在这三种“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曾慧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1):101-104,94
在历时三百年的盛行光景中,清代服饰以其独具的民族性特质和风格谱就出了我国服饰史发展的标志性历程。清代服饰是在基于满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以及对其它少数民族服饰的采借而塑造就出来的。因之对清代服饰尤其是冠服制度的考究就不得不溯源到满族服饰的脉络。满族服饰的发展诚然是清代服饰产生的源头。展示清入关前满族服饰的发展态势,无疑是找寻清代以及近代服饰变迁的渊源与逻辑。  相似文献   

18.
支格阿龙是彝族著名英雄,其故事广为流传.而比照叶舒宪老师对中国上古英雄羿的神话原型分析模式对支格阿龙故事进行分析,则可知支格阿龙同样符合太阳英雄这一神话原型,但是在彝族文化视野中,支格阿龙故事中的神话原型又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的问世,标志着"原型批评"理论的崛起。所谓"原型批评",也叫"神话批评"。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神话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是浸润于人类文学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成为研究人类文学的起点。弗莱《批评的解剖》主要是一部原型批评(神话批评)的代表作,通过将《批评的解剖》的不同批评模式运用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可以窥见古希腊罗马神话别样的风采,也是将原型批评理论运用于实际文学批评的一次有益尝试。依照上述分析方法,我们能够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符合弗莱原型批评理论的众多意象,也能够根据这如此众多的原型意象映衬弗莱理论的正确性与前瞻性,进一步让读者把握古希腊罗马神话除了赏析与文化的作用之外,更深层次地体现了神话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