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的现象很早就已出现,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茶文化出现了互动现象。一方面,中国茶文化适应了佛教的需求,另一方面,佛教又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陆羽茶文化产业是传统茶产业之外的一个新兴领域,它属于文化产业范畴,隶属第三产业。陆羽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发挥陆羽及其《茶经》的品牌价值,可以直接带动中国茶文化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茶学、茶文化都是陆羽茶文化产业的支撑学科。对陆羽茶文化进行研究,拓展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空间,是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精品产业。陆羽茶文化产业涉及到纸质传媒业、广播影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艺术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广告产业、教育产业等,已经悄然向这些相关产业与领域进军,并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在佛道精神的浇灌下,茶从一种自在灌木变成了文化植物,饮茶也自然成了佛道文化。道教重于炼形,佛教主于修神,这就导致了茶与道教形似,茶与佛教神合。随着佛教东传日本,茶文化也随之东传。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内涵,论述了福建省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几点建议:解放思想,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充分研究、挖掘、整理、利用福建省茶文化资源;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倡导文化消费;培养、引进文化人才;加强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现在已蜚声海内外,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叶从种植到饮用,以及形成独特的文化,乃至向海外传播,佛教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诠释佛教与茶的内在联系,撂讨佛教对唐宋时期茶叶的种植、名茶研制、饮茶技艺的提升、茶文化的丰富、茶道精神的萌芽,以及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以期明晰佛教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过辉煌灿烂的时刻,也曾日趋式微。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试图分析茶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作用,并希望在当今社会提倡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下,使茶文化又一次得到兴盛与弘扬。  相似文献   

7.
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以成都茶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种植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国饮”。茶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在全国各地都十分发达。巴蜀茶文化与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具有极大潜力和魅力的资源宝库,也是发展和繁荣成都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打造茶馆文化产业,可以拓宽成都市旅游开发亮点,成为历史与民俗融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综合文化工程,以体现成都休闲文化城市风格。  相似文献   

8.
刘彦波 《荆州师专学报》1998,21(1):76-78,84
文章通过对中国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佛教与中国茶及茶文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佛教对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长兴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是茶圣陆羽撰写《茶经》的主要考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地。其衍生出来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丰富多样的,这为长兴开发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先天优势。但目前,长兴茶文化旅游发展仅限于观景看物等旅游活动形式和内容,没有形成独立的茶文化主题专项旅游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产业,在旅游销售的实际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附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旅游产品,这与长兴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极不协调、极不相称。应从区域旅游发展理论的视角看长兴茶文化旅游,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另辟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福州市休闲产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旅游休闲业、健体与美容体闲业、文化和娱乐休闲业、餐饮休闲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福州休闲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SWOT方法对福州市发展休闲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福州市发展休闲产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池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是皖南著名的茶乡,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影响。茶文化旅游开发对池州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位提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极其重要意义。可采取茶园观光游、茶农生活体验游和佛茶文化游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饮茶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是随茶叶制造技术而演变,饮茶方式和习惯的不同是随朝代的不同而有变化。主要经历了唐代团茶的煮饮到宋代的末茶点注,明清以来的叶茶冲泡的演变过程。在唐代茶文化的繁荣期,通过传播中国文化的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茶文化和日本独特的茶道文化。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于整合湖南省旅游资源,提升湖南省旅游战略地位和提高旅游文化品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可以通过挖掘传统、适度创新、设计多层次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战略构想开发茶文化旅游,使湖南省旅游产业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湖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进一步开发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茶文化旅游新产品;(2)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3)不断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自人类发现以来,早已淡化了最初的饮食意义。几千年发展所形成的茶化体系,不仅包含了我国传统思想、伦理、道德乃至世界观意识,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人生信仰、崇高境界的追求。普洱县以普洱茶闻名于海内外,其历史悠久,化底蕴深厚,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由于当地仅把茶叶生产作为产业方向,忽视了其自身蕴涵的化价值,使其综合效益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在云南旅游业发展良好的背景条件下,在云南将建成民族化大省的召引下,普洱人应着力挖掘其特有的茶化潜力,牵引地方旅游业迅速发展,使已出现滑坡的普洱茶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5.
婺源具有深厚茶文化底蕴,其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为开展休闲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阐述婺源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茶文化内涵,剖析婺源茶文化休闲旅游的现状,提出婺源以茶文化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台山以很早崛起的海上名山文化著称于世。其幽秀神奇的自然景色和附丽于其中的人文景观、名胜遗迹、人物传奇,称誉中华古文明。天台山学者们的治学精神和方法,有着鲜明的学派特色,并在儒学、佛学、道学、山水文学、生化药物学、茶道学、武术学等方面展示出辉煌成就,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创造和重要的地位,并对东亚各国文化演变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台山以很早崛起的海上名山文化著称于世。其幽秀神奇的自然景色和附丽于其中的人文景观、名胜遗迹、人物传奇,称誉中华古文明。天台山学者们的治学精神和方法,有着鲜明的学派特色,并在儒学、佛学、道学、山水文学、生化药物学、茶道学、武术学等方面展示出辉煌成就,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创造和重要的地位,并对东亚各国文化演变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介绍三峡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成果的角度,阐述了茶文化产业的概念,深入分析了茶文化对茶经济的推动作用及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对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该地区整合产业资源、发展茶文化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