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不可或缺的精神基础。它富含优秀文化成果,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地方文化的丰富多彩,用心灵去亲近、解读地方文化人文精神,这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感,塑造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他们服务地方、建设地方的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高等教育中结合地方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高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关注地地方文化巨大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本地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宜兴优秀的地域文化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内涵。而人文素养分为三个不同层面: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本文就宜兴名人文化、陶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  相似文献   

3.
李章龙 《上海教育》2010,(11):61-62
近年来,政治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这不仅体现在新增加的文化生活模块上,而且体现在许多题目尤其是背景材料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上。比如,在内容上,融入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中外文化等具有人文精神意义的材料;在形式上,通过诗词古文、名言警句等具有较强人文精神色彩的方式来表达,总体上体现了高考改革方案,反映了新课改的人文精神价值的追求。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进一步挖掘政治教材中的诗词古文的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承担着引领整个社会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的培养只能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下完成,民族文化是构成人文精神的历史基础.古代文学课程所具有的哲学思想、历史思维和文学审美特质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源,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应善于挖掘本学科中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与培养的知识和因素,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拓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伴随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从过去单纯注重职业技术训练正在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转变。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精神,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关注点。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流,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高校开展人文教育培育工作,应接地气、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地方文化成为涵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育背景生活在城市里的儿童对地方传统文化了解得较少,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感悟不深。《西游记》作为人们百读不厌的神话巨著,浸透了作者吴承恩毕生的心血与汗水,彰显了吴承恩不卑不亢、坚持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吴承恩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乡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大力开展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的活动,对于各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继续推进,特别是对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托我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既与民族精神相统一,又有地方特色的地方人文精神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文章对如何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的举措做了阐述,其写作目的在于论述必须立足于各市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现代主体身份反思、透析并重新阐释我们的人文传统,充分开掘和弘扬其积极的建设性因素,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培育和建构既体现崭新的时代精神又具有鲜明地域文化个性的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和活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吴丽珊 《教师》2011,(16):41-42
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仅能充实课堂教学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养。本文以潮州枫溪陶瓷文化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整合地方文化这宝贵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有效课堂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有效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构建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探寻高校体育文化下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形式,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高校体育文化下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开发实施工具性课程、国际交流性课程、校园文化活动课程、地方文化与社会资源课程,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技能、人文精神和国际理解力,使学生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还有爱家乡、爱祖国的本土情怀。  相似文献   

11.
浙东文化中博纳兼容的求真精神、励志图强的胆剑精神、开拓务实的求是精神、主体自觉的创新精神、诚信为本的道德精神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如何传承、活化并创新这些资源,用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可以通过开设地方文化课程,构筑人文教育平台;推进"责任文化建设工程",构筑素质拓展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筑实践教育平台来构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论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对地方文化的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石。全球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人文精神相对缺失、个性文化比较欠缺、地方文化认同感弱化和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地方高校应高举弘扬地方文化的旗帜,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要注重对原校区文化融合、坚持服务地方的方针,以世界眼光和创新思维,丰富和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在对地方文化扬弃的基础上,打造地方高校独特品牌。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推动高职院校进步都不可或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人文素质表现欠佳,校园人文精神积淀不厚。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办学目标的急功近利,制约了院校人文教育方面的投入。纠正办学观念上的偏颇,着眼长远,动员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重视人文教育,提升人文品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引领地方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领域独有的两大精神谱系。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的境界也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相映照所创生的崇高而美妙的意境。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之道观照其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是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提升软实力的现实创新之路。实践证明,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之境为建设原则,并把此原则嵌入建设过程始终,假以时日,新建地方理工科院校文化软环境可以通达至古圣先哲所设想的"深奥的致远之境"。  相似文献   

15.
侯艳红 《教师》2016,(5):113-114
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提升人的社会认知、文化认知和群体认知,所以,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广泛地引入人文精神的内容,希望有效地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使学生能够实现综合发展。但是直接在教育过程中展开,反而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从学生管理层面渗透人文精神就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本文从传统理念、文化传承和以人为本制度三个层面就学生管理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正逐步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其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当地人文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并通过网页发布,不仅起到整理、保存和宣传地方人文资源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学生通过感受地域文化魅力,能激发尊重自然、理解他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怀,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齐金花 《江苏高教》2012,(2):114-115
大学文化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地方工科院校需要秉承精英意识,实现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吸收时代特色和文化精华,不断为大学文化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势所趋.本文对渗透传统人文精神的政治课堂构建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20.
刘加媚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4):114-116,124
英美文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英美文学课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平台,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强化其人文精神;培养其阅读习惯;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