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声乐教学各施所教,但应有章可循,即如何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歌唱平衡的反向思维及寻求歌唱平衡的最佳途径,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用脑、用心再用嗓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2.
高喉问题是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形成高喉的原因包括语言习惯、声音审美和演唱技术等。在声乐的教学中,应从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改变声音观念等六个方面入手,解决高喉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声乐女高音是民族声乐演唱中具有华丽色彩的重要部分。笔者阐述了民声女高音学习者对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的定位与把握,分析了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完成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塑造的方法,旨在使歌唱观念与科学训练相结合,完成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练声时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和培养歌唱意识。歌唱状态好坏对歌者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舞台形象问题,而且直接影响歌者的歌唱方法,反之,歌唱状态好的歌者,不但舞台形象好,同时也有利于唱出好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就歌唱而言,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声音观念,科学的用嗓方法,初步掌握歌曲演唱的技术技巧,这不仅会对儿童嗓音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为他们今后能够走上歌唱的艺术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儿童歌唱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想象调控和情感调控是歌唱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要想得到优美动听的音色,歌者首先要在内心建立起这种声音的概念,要在内心的想象中准确地知道这个声音的形象.情感表现涵盖着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是歌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对歌曲作品的理解而产生的一种外部表情,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感情,它会借助歌曲作品蕴含的情感,与想象交织在一起,支配想象去组合表象.  相似文献   

7.
要获得好的声音,必须有正确的判断。歌唱的内感,是在长期训练、反复揣摩下获得的感知。没有正确的判断,将会影响歌唱的发展。要给予他人美感,就要培养好歌自身的听觉和正确的声音概念、声音的形象,并把握正确的声音,深刻体会歌唱的内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轻声歌唱可以使学生轻快地掌握正确的歌唱状态,可以克服学生在歌唱时的一些常见毛病,可以抒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故从学生上一年级起就应该训练轻声说话,轻声唱歌,这样可以形成习惯,达到保护学生的声带,能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声音统一,使每个孩子唱起歌来都能感到自豪感,愉快地享受音乐课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出现过阉人歌手称霸歌剧舞台的现象,创造了美声歌唱的“黄金时代”。阉人歌手的歌唱训练和高超的歌唱技术,如正确处理歌唱风格与歌唱方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轻声练习,增强声音的灵活性,加强声音的弹性、连贯性练习,树立音区统一的歌唱观念等,对我们今天的男声歌唱训练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敖红艳 《儿童音乐》2016,(10):48-50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声音形象来表达人的感情.音乐的表现手段,如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都是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通过人的声带或器物发出的音响所构成的.音乐形象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是活跃、发展、流动的形象.音乐可以将最富有特征的声音形象,化为带感情色彩的声音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对于社区老年合唱团来说,其识谱能力、声乐演唱技术和听觉习惯等一直是影响合唱音准的主要因素.要想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合唱团的指挥与组织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团员进行综合音乐素质培训,包括常规音准训练、声乐演唱技能以及声部抗干扰训练等,以提高整体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2.
女声歌唱并不完全是运用假声,形成假声“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出假声“误区”,应从调整呼吸做起,逐步恢复真声机能,产生正确的混声音柱,使自己的声音更完美。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属于表现艺术范围,它主要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情感,即常说的“声情并茂”.声与情在艺术表现中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正所谓“情不真而声不美”,“声不美而情不真”.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声与情有着以下关系:(1)情孕意发,化情为势;(2)声中藏情,情中孕声;(3)声美意深,变化无穷.声乐演唱中必须处理好“声”与“情”在歌唱中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歌唱中要掌握好身体各部位器官协调的关系。歌唱时一定要有良好的呼吸,不断流动的气息,因为气息是动力,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的工具,演唱时将经过共鸣腔体的声音加以扩大和美化,从而形成美妙动听的歌声。  相似文献   

15.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着重讲述演唱方法、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恰到好处地揉合在一起 ,在注意演唱个性、风格的同时 ,力求使演唱能够达到唱表结合 ,表里如一 ,以声传情 ,情如其中的完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将传统美声发声法与“咽音”练声法相结合,运用两个步骤来快速建立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从而提高歌唱发声技巧。  相似文献   

17.
歌唱时“大脑”是歌唱的总指挥,“想象思维”在歌唱过程中操控着各发声器官。积极、科学的“想象”有助于歌唱。文章论述了歌唱时“想象”在呼吸状态中起到的重要调整作用;在追求“美好的声音”过程中创造性地想象有利于歌者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歌唱中的“想象”,是情感表达的先知先觉,预示着歌者的演唱是否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音乐领域,通过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衍生出了“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加上中国音乐界现在公认的“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现在就有了四种声乐唱法。唱法的分类有其内在的规律,原生态唱法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理论界尚无定论,由此引发出对唱法分类的思考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是当今喜闻乐见的声乐表现形式.本文就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并通过其在发声强度、咬字、部位、情感和音质等一系列方面的比较,加深对两种演唱形式的理解,为今后对它们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