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4,(11):157-158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均较2012年有所上升;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半数。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超半数国民自认读书少,表示不满意的有23.5%,  相似文献   

2.
今天(23日)是第13个世界读书日,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文字媒体中.报纸以74.5%的阅读率位于首位;杂志阅读率为50.0%.排第2位;互联网阅读率为36.5%,排第3位.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8.7%;图书阅读率为34.7%.比2005年的48.7%降低了14%。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中国每年出版各类图书不下30万种.  相似文献   

3.
就在本期辩论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也出炉了。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是世界读书日的主题。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却告诉我们,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国人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了: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05年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的比例为48.7%,与全体国民总体的比例则为42.2%。(4月23日《北京娱乐信报》)网上阅读率的迅速增长,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图书阅读率的大幅降低,但是,整体意义上国民阅读率的持续走低,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更何况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暂时毕竟不能相提…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4,(12):4-4
第三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近日公布,数据显示,首先国民阅读率5年来持续走低,去年只有51.7%,比1998年下降了8.7%,换言之,有近半数的国民基本不读书。其次是国人为什么不读书?超过半数人的回答是“没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杳结果对外发布。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读最喜爱的作家排首位的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前十名的顺序依次是:金庸、巴金、鲁迅、琼瑶、贾平凹、老舍、古龙、冰心、余秋雨和曹雪芹。从历次调查结果看,台迅、巴金、金庸、老舍、琼瑶、古龙、贾平凹已经连续四次名列我国读心目中最受读喜爱的作家排行榜。本次调查显示,2005年有27.8%的人有在网上阅读的习惯。六年来我国有网上阅读习惯的人数比例以每年递增40%的速度增长,而图书阅读率连续走低。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6,(5):44-44
最近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8.
整合优化公共图书资源 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有两组发人深省的数字:一组是民政部日前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众多离退休人员闲暇时间较多,阅读倾向和学习愿望尤为强烈,理应使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有所上升。但与此相反的却是另外一组数字:“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图书)率呈下降态势:以识字者总体样本为基数计算,2003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比1999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储晖 《教育》2010,(6):30-31
今年读书日的口号是:比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据了解,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种类已跃居世界第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民阅读率、人均图书拥有量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2009年4月22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图书阅读率为49.3%,人均阅读图书4.72本。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当前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有1/4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其中城市民居阅读率的下降更甚于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之一 书面阅读正在走向衰落!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爆出新闻: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一路走低为2005年的48.7%。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网上阅读率的增长挤压了书面阅读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2.
①“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51.7%。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去年底开始组织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今年4月21日,世界阅读日前夕,将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首次低于50%。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1月31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继1999年为60.4%之后持续下降,现在仅为48.7%,首次低于50%。“没时间读书”成为这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没时间读书”的群体中主要为中青年。作为中青年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校中学生问题尤为突出。《光明日报》的一篇报道称,一个教师最近对任课的某重点高中两个班13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或伟人传记中较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老人与海》、《毛泽东传》、《鲁迅传记》等,全部读过的没有一个人,部分读过的不到20%,均没有读过的竟超过80%。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80%的学生没认真读过。  相似文献   

15.
7月23日上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说,此前的“国民阅读调查”未列入报纸阅读率,此次调查发现,报纸是我国国民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以73.8%的阅读率位于首位。而国民图书阅读率较2005年的则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现在人们阅读图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坐在电脑前网游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少有人能够将一本书完完整整地读下来。第四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得出了若干结论,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国民图书阅读率下降,网络阅读率上升,且下降者第一次下降到50%以下  相似文献   

17.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世界读书日”开始使书香在全球弥漫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却显示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国民的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在这种阅读状态下,职业学校因过于注重实践和操作,认为教师会操作比掌握教学理论更重要,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几乎处在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青年报》5月19日报道,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多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已经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77.20期(份)和6.56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2.35本。与2011年相比,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3%,比2011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一边是出版社攒书如"暴走",一般是国民阅读率增长似"蜗牛";一边是书价虚高,一边是打折疯狂,13亿人的读书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1%,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个百分点。虽然新型阅读严重冲击了传统读书方式,但传统阅读空间依然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