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业承诺在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1月9日至21日利用职业价值观量表、专业承诺量表、就业力量表对547名学前教育专业和早期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专业承诺、就业力三个量表的总均分依次为5.40±0.60、3.62±0.48、5.24±0.76,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价值观能显著正向预测就业力,而专业承诺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高职院校要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适应教育环境、追求成就与创新、参与志愿服务以及培养独立性和团队精神;要通过行业经验分享、开展专业实践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并遵守专业规范;要通过模拟面试、理实结合、师德教育和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学技能、责任感和同理心。  相似文献   

2.
高职外语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是学生职业理想能否实现的基础。在对高职外语专业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调查了解外语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状况,正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引导其做好职业规划,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探索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分级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从业态度及社会整体就业环境。随着经济、文化、就业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冲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我国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要从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途径上加强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创新的着力点在于加强职业价值观导向教育,主要是职业理想、职业目标和职业行为规范的导向,落脚点是努力创新职业价值观导向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依需要择业、以技能立业、谋发展就业、以知识兴业、立足自主创业等现代职业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体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既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了健康,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体育教师因其本身的职业特点,不仅要用自身完善正确的示范传授学生体育技能,而且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专业、创业的职业素质,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中职生尤为重要。当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顶岗实习,不仅可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也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因此,探讨在顶岗实习期间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职业素养体系六要素的研究,探讨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实施途径。从重新审视中职德育课程的内容;在技能训练中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促进个人发展;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加强技术技能学习和加强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实训管理制度六方面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萍 《文教资料》2008,(14):170-171
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实践技能为核心,既要满足学生学习技能的需要,又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相应的技能人才.本文正是从职业技术教育的这一目的出发,阐述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职业指导教育中的一个全新的理念,至今尚未真正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从教育理念到教材编写都缺少这一内容。职业价值观能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引领学生职业发展。所以,高职院校要注重企业文化的研究,注重学生实践和体验,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此模式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活的适应能力;教育原则是自主性建构、民主平等、知行统一;教育内容是以人的尊严和劳动的尊严为中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方法是"知晓-理解-评价-行动"四步循环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