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改进消息报道的思考赵阜“有什么消息?”这是人们见面时彼此相问的一句话。说明消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离开了消息,一天也活不下去。我们的新闻媒介,每天都在发布新闻、传播信息。没有了消息报道,我们就一事无成。当前新...  相似文献   

2.
运用典型,推动一般,是我们党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同样,抓典型,也是我们各级党报的一种重要的报道方法。通过对典型的宣传报道,使人物典型的先进思想,成为人们共同学习的榜样;使单位典型的先进经验,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得到运用和推广;使反面、落后典型的深刻教训,成为人们引以为戒的反面教员,以激励人们的意志,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时代的前进。而要宣传好典型,就要善于发现典型,合理挖掘典型,科学选择典型,恰当运用典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改变,知识呼唤人们朝着理性化的方向迈进,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新闻是社会生活中最快捷、最敏感的传播工具,当我们重新审视新闻作为时代最前沿的信号时,当我们以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为主旋律引导人们时,我们就会发现,今天的主流媒体新闻迫切需要理性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吕锡成 《中国广播》2004,(12):49-51
作为一名广播媒体从业人员,我们常会在一些重要纪念日,制作一些纪念伟人的广播专题节目,让人们了解、走近伟人,使人们受到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5.
米娜  丁宁 《新闻传播》2007,(2):53-53
由于世界的信息和变化的无限性,以及人们直接感知的有限性,使媒介成为人们了解自己无法感知的世界的主要途径。可以接触到超过我们实际感知以外的信息的人,生活在有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息构筑的拟态环境中,人们通过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塑造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广播、杂志,还是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一直是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当今时代海量信息的存在,以及人们物质以及精神层面对于认识整个世界以及掌握全部信息的局限性限制,使得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而其中更多的表现为对人类伦理思想的冲击。三年前,一场“克隆风暴”震惊全球,人们在争论、在深思“从自己身上克隆出的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面对自然科学的挑战,全世界的人们都在问着同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与此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也开始显现,诸如性的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等等,面对这一切,人们也在问着同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人们在思考之后,发现解决“我们应该怎么办?”问题的首要前提是…  相似文献   

7.
网络、电子平台……构成了现在时尚的IT业,手机、呼机。商务通加上E-mail成为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快速飞扬的e时代大大加速了人们生活的节奏。异军突起的网络已成为传统媒体之外的又一快速传递信息的平0台。而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从流行服饰到人们日常口语中常出现的CEO,CMOS、IPU等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们深深感到过去的一切都面临新的挑战。人们生活内容的变化同样也冲击着人们接受信息渠道之一的电视媒体。当人们在把玩手中的遥控器时,我们再也不能回避观众的点击率了。因此,探索研究信息时代的受…  相似文献   

8.
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常常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己的名声,看到对自己不利的报道,便要走上法庭,与新闻单位对簿公堂。这种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既给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时甚至使我们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因此,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新闻官司.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  相似文献   

9.
劳模,作为工人的典型力量,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曾经豪迈地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诚心向劳模致敬和学习。 本刊基于非常朴素的想法,还原了几个不同时期劳模代表的形象,并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社会变迁的大致脉络。 我们依然坚守劳工神圣的观念,虽然今天人们对劳工的定义多有不同。我们依然认为劳动光荣,因为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更需要那份朴实,那份感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社会没有告诉人们,教师究竟具体有哪些权力,人们只是大体知道,教师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导致一些教师无限放大了自己的权力,而这种权力一旦和学生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供需关系时,我们的教育功能就会变质。  相似文献   

11.
话语     
《青年记者》2008,(11):4
今天,众多的人们拯救了我们,安置了我们,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要帮助更多的人,报答他们。这种互助,就是人世间的爱。我希望老师们、同学们把这次地震作为一生的一堂生动的课,铭刻在心,永不忘记。  相似文献   

12.
寄语新世纪     
20世纪的最后一抹 夕阳消失于茫茫太空,在静静的等待之后,21世纪的第一缕霞光来到了这个世界。能够在昨天的盼望中看到这一时刻光临的人们,都为之而振奋了。我们跨过了一个世纪,我们穿越了一个千年。早在两年前,激动的人们就开始用倒计时的方法削减着春夏秋冬带走的日子。光阴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上一次次地划过,沉睡数千年的先人,用他们制定的历法让我们有了今天的荣幸。 上个世纪末,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为本世纪的经济发展定位。于是人们用了大量篇幅去探讨知识经济在本世纪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如果说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  相似文献   

13.
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象,它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视听感受。电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间四月,一场灾难突如其来,人们遭遇着种种磨难,城市经受着洗礼的考验。危难当前,民气民心集聚,人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然而几个月后的今天,上海抗击非典之战已转入常态管理,这对于一个16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来说,非典没能形成肆虐之势,这显然是我们的各级政府能处变不惊、镇定指挥;我们的企业能临危不惧,审慎应对;我们的白衣战士能铁肩道义,忘我献身;我们的社区工作能严防死守,  相似文献   

15.
马英典 《兰台世界》2006,(1X):64-65
提起清末人物,人们好像只知道慈禧和刘罗锅了。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记住的曾为我们这个民族呕心沥血、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却几乎不再被人们提起,更遑论借助先进的现代传媒让他们重现于艺术舞台之上了。  相似文献   

16.
在发掘“结合点”中拓展经济报道思路大连人民广播电台郭振,许忠经济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经济生活是人们的第一生活需要,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衣食住行都属于经济范畴,而且人们精神生活的许多方面也与经济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以来;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伍刚 《中国广播》2010,(9):50-51
黎明破晓,正当都市沉缅于氤氲缱绻的旧梦,我们迎来炫目的第一缕曙光;静静长夜,正当人们沉沉酣睡之时,我们厮守满天星斗、不眠不休;小小寰球,天下一村,在无边无际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我们日夜兼程,总是在开始……  相似文献   

18.
白宇 《新闻传播》2005,(3):40-41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得到了空前提高,它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满足了人们对知识、信息和精神的需求,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活动效率和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能力,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使人们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面对西方反动思想的渗透和腐朽文化的侵入,我们应该报以正确引导、积极构建的态度,来占领网络这块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  相似文献   

19.
蒋斌 《兰台世界》2014,(5):85-86
在一些相关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投壶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人们发展了它“正心”的意义。授壶的活动所包含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功能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用旅游提升档案业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旅游能否对我们的档案业产生一些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