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林丽 《新疆教育》2012,(5):145-146
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美育的诸因素潜移默化地渗入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之中。语文课是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  相似文献   

2.
席勒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是指美育的诸因素潜移默化地渗入语文教学的诸环节之中。语文课是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新、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外而内的美的享受。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恰当运用美育原则,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渗透呢?具体说来,有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紧密结合,密不可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一方面,以美育为主线,以美的形式,美的手段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美育也要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实施教学计划为目的,通过一篇篇情景并茂、曲折生动的课文来达到美育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既是美育的具体内容,也是美育的主要依据和阵地。重点论述后者,详细谈谈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应如何注重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当下教育的重要一环,教材作为教育内容的基本载体,与美育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不仅对美育的实施提出要求,也为其铺垫道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方向,而教材所选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多元美育因素则助益语文美育的实施。结构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成就着一篇篇佳作,也为语文美育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蕴含在课文的内容之中,有的浅易,有的深奥。充分发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有效发挥美育的功能效应.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及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应重视语文的美育。“对于美育因素的忽视,必然会影响语文教育质量内在矛盾诸因素的平衡发展,进而影响语文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 应当说,语文教学担负着美育的重要任务。学校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美育却不可缺少,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才智、情操的树立和培养,无一能离开美的感受和熏陶,而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地担当这种美育的任务。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育的因素,只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就能把美育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并融化于教学的全过程。倘如此,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实施美育是涉及德育、心理学、美学的系统工程。本文从目的意义、途径、内容和要求诸方面论述了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步骤及应把握的若干主要问题。当前语文教育界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在理论研究和施教实践上都远未形成明晰的共识,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美育过程是寓教于乐,寓智于美,以美育人的教育过程。在各学科中,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包含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包含美学艺术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字兼美、涵义深刻的文章,无不体现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有着两个不同内涵、外延的概念,不能相互混同,也不能相互替代。然而,二者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体现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文学作品,而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质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才智、情操的树立和培养,都离不开美的感染和熏陶,而语文教学义不容辞地担当这种美育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考察了三百余篇有关中学语文美育文章的基础上,从语文美育的发展概说,理论探讨,实践总结和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对二十年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进行了述评,勾勒了我国二十年来中学语文美育研究的轨迹,肯定其取得的成果,也指明了研究中还存在的几个问题,并认为语文美育不是一种具体操作方法,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呼唤构建语文美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立体组合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对语文教学的诸部分、诸方面、诸环节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巧妙组合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它是根据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制定出来的。语文教学的本身就是立体性很强的。多点多面性是它的突出特点。首先从教学目的来看,要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它就是立体性的。共次从教学内容来看,一篇课文一个体系,整个中学阶段有三百多篇各自独立存在的课文;不同的课文合到一起又可以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加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4.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追求.在素质教育中美育是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方面.语文课本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审美对象,它为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下面就笔者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这就是说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审美知识和审美方法,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篇课文是不可多得的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应让学生在具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了解西沙美,发现西沙美,感受西沙美.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文本是美的信息载体,蕴涵着许多美育的内容,那一篇篇行文优美、情感丰富的诗词、歌谣、童话、散文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的理想载体。作品中优美的语言、真实的形象、高尚的睛感、巧妙的情节、深邃的意境等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笔者以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美的使者,把美育渗透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发现美,传播美,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语文美育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所以说语文美育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所在.语文美育实施好了,才是更人文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专家苏灵扬说:“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美学渗透于中学语义教学乃至更广泛的中学教育之中。汉语言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充盈了美的特性——形诸口语富于音乐感,  相似文献   

19.
早在五四新文化时期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 ,强调了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并且具体地提出了美育的实施办法 ,规划了一幅全民美育的蓝图。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知识的传播 ,美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 ,其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如何实施呢 ?一、在美的具体形态欣赏中感知美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生动、形象的 ,没有抽象的美的事物存在。懂得这一点 ,对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纵观初中语文教材 ,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  相似文献   

20.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所以如此,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不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H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