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由我国传入日本后,成为了日本文字的造字基础.日语汉字的音读来源于我国古汉语音,而现代汉语的读音与古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日语汉字与现代汉语读音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研究汉日两种文字的发音,有助于日语音读汉字的识记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对学习汉日两种语言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字本是我国的文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日本创造文字的基础,而且还成了日本语言和文字的主要组成部分。日语中的汉字读音分为音读和训读,其中音读和我国汉语拼音的关系尤其密切。文章试从日本文字的发展入手。阐述日本汉字的音读与中国汉语拼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语原来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语中的绝大部分汉字词汇是由中国传去的。日本人民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假名文字、汉字等。现在,其中又有不少汉字词汇传入中国,成了现代汉语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本文就汉语中日语词汇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600多年的时间。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日语特点的日本文字—日语。汉字译语在明治时期作为外来文化输入的主要手段,对于日本接受西方文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媒介作用。1000多年来日本人接受了汉字的用法训练以及汉字的思维方式,这便构成了今天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及文化模式。晚清以来,日语对于丰富汉语词汇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日语语言文化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日本作为现今同样使用汉字书写的国家之一,其文字系统建设深受中国汉字传播的影响。汉字传入前,日本没有专门用于书写本民族语言的文字;汉字传入后,日本在学习、借用汉字的同时,并对其进行内化调适,逐渐完善,从而形成适应记录本民族语言系统的文字。汉字的传入,缩短了日本文字创造的历程,加速了日本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也弥补了日语口语无法延伸和扩展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为何会有汉字,这是很多人的疑惑。其实,在古代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伴随汉字的传入,日本才得以结束几千年的无文字历史。并且,日本通过对汉字的吸收、创新创造了假名。此外,汉字还贯穿了日本的历史文化,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纽带。从这些意义上来说,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汉字是日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表意的汉字与表音的假名混用是日本文字的显著特征 ,因此 ,学习日语必须重视汉字部分的学习。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并长期使用的文字 ,这给中国人学习和理解日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汉字传入日本后 ,经过与日本民族文化的融合、改造 ,已成为日语中的一部分。相当数量的日语汉字在书写、语意、发音上已与汉语毫无共同之处 ,或已发生了部分偏离。所以 ,要正确掌握日语汉字 ,不能简单地从汉字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日语汉字 ,应当正确识别二者有哪些不同 ,找出其内在规律。一、日语汉字在形体和写法上与…  相似文献   

8.
古代的日本没有文字,日语中的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汉字在传入日本之后,其字音、字形、词义相应地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进入近代社会,汉字在日本经历了一系列改革运动。目前,汉字在日本的使用已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日本文字"假名"的形成,大约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日本通过汉字还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迅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字的发展。最终,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日本文字——日语。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交流的工具,在古代也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先是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又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假名。因此,汉字从古至今都是日本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部分。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汇,这些汉字词汇从字形上看,大部分与汉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相同或基本相同,但从词汇意义方面分析,一部分词汇经过日本社会长期的使用已经变为日语词汇,与古代传入日本的汉字词汇本来的意义有了差别。这些词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经常会产生误解和误用。因此本文试从汉语和日语对比的角度,分析比较日语中的部分汉字词汇与汉语的词汇的意义、用法。  相似文献   

11.
张博 《华章》2010,(11)
古代日本文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吸收和使用汉字、以汉字标注日语语音,万叶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和汉混合语体等诸阶段.假名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是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字.本文以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为开端,追根溯源,阐述假名文字的形成过程与它的发展、普及.  相似文献   

12.
汉字传入日本,为日本的零文字历史填补了空白,同时也为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文化沟通与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主要阐述了汉字的传入途径,以及汉字在语音,文字,词汇方面对日语产生的影响。汉字的输入,使日本产生了“假名”,日本人又根据汉字的特点,用“六书”遣字法,遣出了日本“国字”,最终使日本形成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3.
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语言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本语言的发展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影响,为中日两国相互了解、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日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汉字在日语中的作用,汉语从日语中吸收的词语以及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日系流行语等方面,来分析汉、日语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就使用汉字来记载日语。因此,在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词汇,并且这些汉字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字形相同。对于这些汉语和日语中所共有的汉字词汇,从字形和词义两方面统合来分析的话,可以把其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义岐词以及日本人独创的汉字这样几类。本文试从汉日语言对比的角度,从词汇的意义方面,分析探讨日语汉字词汇中的同形异义词和同形义岐词。  相似文献   

15.
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后传入日本。这就决定了两国文字之间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进而也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日语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因此,在日语学习中走了不少弯路。笔者在这里不准备过多地强调中国人学习日语的优势,而在这里要费些笔墨谈一谈的是相同的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的含义区别。为了加以区分,现对两国的汉字做一下命名,即将汉语汉字仍称为“汉字”,将日语汉字称为“漢字”。  相似文献   

16.
汉字对日本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日语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字形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都在使用着。虽然字形相同,但用于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的意义却有差异。为此,通过列举部分同形歧义词,并从语言实践角度,对其意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准确把握同形歧义词的确切语义,减少误解、误译。  相似文献   

17.
汉字何时传入日本?相传从晋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日本教皇子稚郎子从王仁学《论语》、《千字文》始,算是日本人接受汉字的端始。汉字东传,结束了日本无文字的历史,日本人终可借用汉字来表述自己的语言了。汉字开日本文字之先河,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汉文化与日本文化张宽信在语言学上,日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却使日语与汉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大约在公元三世纪,日本民族还没有来得及创造自己民族的文字时,汉字就传人了日本,日本民族的祖先便使用汉字来记录日本语言,使汉...  相似文献   

19.
中日交流可谓源远流长。汉唐时期,日本以中国为学习对象,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而到了近代,中日交流却出现逆转,日本的"汉语"大量地融入到中国的日常用语当中,日语的借词成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传入的几个阶段展开考察,力图对日语借词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代的日本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有自己的学,后汉光武帝时期汉字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人巧妙的利用汉字地音,形,义,用独特的革驼用汉字记载日语,后来的日本人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又利用汉字创造出自己的字-反名,同时数量不少的汉字也成为日语的一部分,汉字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日本化的发展,而且在日本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在全盘西化的日本,外来语(主要由英语语音译而来)的使用愈加频繁,但汉字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