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无疑是最占有支配性和主导性的位置,而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又无疑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中至高无上的最为神圣的人物。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以来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种儒家学说为了更能够适应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在自己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吸取了其它各种学说与宗教的主张。譬如在汉代就吸取了黄老之术和法家之律;而对后世更形成精  相似文献   

2.
皇帝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所谓皇帝的特殊人格,乃指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地位而赋予皇帝的特殊封建政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是一种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乍读《三侠五义》,包公形象给人的感觉显得单薄、流于程式化。但如果我们把包公这一形象放在我国古代小说的整体流变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中,以及由此种文化产生的特定民族心理中加以考察,我们就能发现并非如此,他自有其丰富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尽管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但是 ,其进步的法治观及其“法治”思想的精华 ,却是我国法制史上的宝贵财富 ,它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学者对法的性质、作用及其特征认识的水平 ,而且也对我国现代法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铁凝的小说显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等封建文化像紧箍咒一样压制着广大女性,以"三从四德""孝悌""贞洁"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女性价值认证标准严重束缚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反映出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的无地位和无价值,主要凸现了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晋国历600年之久,三次勤王,成为周王室的主要支撑者;从晋文公创立霸业起,保持霸主地位达150年;晋是我国法家的摇篮,又是当时封建因素出现最早、最多的国家,由晋分裂出来的魏、赵、韩又把晋先进的封建因素辐射到各地;卜子夏的"儒法兼容"思想,哺育出了战国赵人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形成中国自秦以后两千多年的治国思想;晋还培育出了我国先秦史上音乐代表——乐圣师旷。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我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始终坚持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展了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主义"传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进行了土地革命,最终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同时很重视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党内肃清了教条主义,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今天我们重新解读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后肃清封建遗毒,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会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我国历史上爆发了辛亥革命。消息传来,各党纷纷响应。几个月的时间里,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一个新的共和国成立了。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革命  相似文献   

11.
法家的法治学说随着秦亡而走向沉寂,但是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以“阴法”的形式继承下来并揉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中支撑中华帝制长达两千余年。其中,一些合理的成分对我们现在的法治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封建社会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科举制度自唐朝推行以来,就成为封建统治者笼络人才、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一直是封建社会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法的精神纵穿整个历史长河,绵延不绝。自汉至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封建法律的演变是一部关于传统法律文化以及法律史的演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父权思想,在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也是法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法律的文明与进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法律所体现的父权思想,认识父权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管理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现代化企业管理应该深挖中国历史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习和了解叶圣陶先生在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卓越建树,学习和发扬叶圣陶先生注重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贯教育思想,就使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一、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斗争似乎还远未完成其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植根于封建宗法社会的许多传统文化心态还程度不同地在精神领域的各方面表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的教科书,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铸民族精神的重任,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涵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而是在他们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现代法治是人类文明综合发展的产物,一个国家能否顺利走向法治,在相当程度上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法家是最重视法律的,且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但其基本价值、立场与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法治还是有差距的。在我国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际,对中国古代法家思想进行现代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又是封建教育的一面旗帜,并且逐步形成了相应的教育制度和考选制度。建国以来,在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中,“学而优则仕”曾受到批  相似文献   

19.
封建社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特别是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愚昧、落后的时代的误区。是没有把中国封建历史时代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去观察,也就不能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辉映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王朝的监察制度,都发挥了重要的封建国家机器的政治职能,其监察机制几乎渗透到整个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生活之中。因此,史家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能相对稳定两千多年的政治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拥有一套完备的监察制度。相对欧洲封建社会而言,这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