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老师一进教室就怒气冲冲地说:"昨天晚上居然有人潜入办公室,偷走了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最可气的是她还没来得及登记分数呢!赵小天自认为是个破案能手。下课后,他来到办公室:"马老师,或许我能找出偷试卷的人。你能告诉我具体的情况吗?"  相似文献   

2.
套圈     
马老师走出初二年级办公室,很夸张地伸了个懒腰,接连打了一长串哈欠。放学了,朝西望去。那里,一轮红彤彤的大圆盘正朝着拖儿山徐徐坠落。马老师扶了扶眼镜,抬腿朝校门外走去。校门口东边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围了五六个学生。他们在干什么?不行,得过去看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他养成了见事就爱管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上课时,丁豆豆又往马丽丽的衣服里塞毛毛虫,吓得马丽丽又蹦又跳。下课后,他又趁老师回办公室取作业本的机会,在讲桌肚里放了一只红眼睛蛤蟆,吓得马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妈呀"一声大叫起来。"丁豆豆,你这是第28次往同学衣服里塞虫子,第16次往讲桌里塞蛤蟆、死老鼠、蛇什么的。"马老师从讲台抽屉里取出一个日记本,"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回我决不能饶你!"  相似文献   

4.
升旗     
太阳还没有出来,东面的天空只浮着几片血红的云朵。马老师打开办公室那扇破旧的木门,推门而入。“吱获奖作文呀-"那扇门发出墉懒的呻吟。今天是教师节。所有的学校都放了假。这所只有一个教师的民办小学自然也不例外。然而马老师还是从十几里外的家中赶来了。半晌,他抱着个小小的锈迹斑斑的录音机走了出来。那是学校唯一的电器。他把录音机放在地上,又转身走进屋去,捧出面鲜红的国旗,并小心地把它系在  相似文献   

5.
马老师是班主任,他班上有一个学生,成绩一般,没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原来这个学生的家境很差,生活在离异后又组成的一个新家庭里,而且父母都以收破烂为生。有一天,他家失火了,在城市边缘棚区里的两间自己搭建的窝棚被烧得一干二净。马老师知道后,悄悄地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共捐款900多元,马老师自己捐了100元。马老师到他家里去探望,那里的穷、脏、乱让他非常震惊。  相似文献   

6.
马 老 师     
马老师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周大新马老师是我上初二时的班主任。从毕业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年头过去了,其间我一次也没有见过他。想他如今一定是华发满头了吧!马老师一只胳膊有残疾,所以他第一次登上班里的讲台时,同学们都有些吃惊。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他在学校...  相似文献   

7.
说起我的语文老师马老师的严厉,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如今投到他的门下,只好认命了!But你还不得不承认他不仅是我们老师,也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自习时,他也不闲着,背背英语单词呀,看看文学名著呀,还要备课,那叫一个忙.他的办公室本来在三楼,他嫌上上下下不方便,干脆就在教室里办公了.我们上其他课时,有时他也像个中学生似的听听,他是想做一个全职老师吗?……  相似文献   

8.
一个春夜,马老师坐在教师宿舍的庭院中,凝神地望着他八岁的女见小玲专心地给盆花洒水。“爸爸,你喜欢那盆花?”小玲转过苹果似的小脸望着爸爸说。马老师只顺口应了一句:“喜欢,你好好浇吧。”马老师在想心事。自从谭老师因工作需要调往别校以后,他担任了高二十班的数学教师;临别时谭老师向他交代了班级的情况,并且特别加强语气地对他说:“最伤脑筋的是学生何之。”谭老师皱起眉头,接着说:“老马,这个学生先天不足……教起来可刺手呀!”,“总之是先天不足,哎!”说完谭老师又是一阵摇头。马老师对谭老师的“高论”没有兴趣,他内心激起了一番思索,他想:“什么先天后天,反正园丁应该爱护每一株花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小语第十册“基础训练4”第三道练习题是这样的: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每组里三个句子的关系。1.我叫他。他回来。我叫他回来。2.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3.我们请马老师。马老师讲一个故事。我们请马老师讲一个故事。以上每组句子里的第三个句子为兼语句。兼语句是汉语语法的一种特殊的句式,它指的是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谓语动词,前一个动词表示使令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春点评     
正先来看这三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家长溺爱孩子,马老师予以纠正,我认为是对的,这是对孩子负责任。但是,愚以为马老师与家长对着干的策略不妥。我的经验,只要晓以大义,家长的观念一般是可以有所转变的,他总应该明白教师这么做是为他的孩子的将来着想。而文中马老师采取的态度,容易让家长误以为教师是在显示权威("我的地盘我做主"),可能造成反感,实际上对教育孩子不利。再说,您能教孩子几年?从长远着想,在可能条件下,帮助家长改变一些观念,倒是对孩子好处更大。第二个案例,优质课比赛。马老师在"写话"的环节没做事先的准备,展示学生真实的水平,我觉得  相似文献   

11.
<正>每次听马超老师的课总是被他的课堂所感动,音乐似乎更钟爱他,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课堂,在他的音乐课堂上总能够让你心灵震撼,让你为他的音乐感动,为他的智慧而感动……听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课让我们看到"理想中的音乐课堂"。一、理性的课堂马老师这节课选自人音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中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马老师这节课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突出系统性,尤其难得的是凸显了教师"用教材"的教  相似文献   

12.
喷嚏王     
马老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带了许多口罩。他把口罩发下去“:一人一个,马上戴起来!”大家问“:为什么要戴口罩?”马老师说“:为了防止感冒的传染。”“可我们没人感冒呀。”“是我得了感冒。”马老师解释道“,但我要是戴上口罩,你们就听不清我讲的话了。所以让你们戴口罩。都戴好了没有?我……我要打喷嚏了,我要开始传染了,一,二……”“等一等!”是大个子老鼠在叫。他对小个子猫说“:你个子小,抵抗力不如我强,你多戴一个口罩吧。”于是小个子猫戴上了两个口罩,而大个子老鼠一个口罩也不戴。马老师的喷嚏打出来了——“阿嚏!”马老师的喷嚏真…  相似文献   

13.
前一段时间,马老师被班上的几名差生搞得愁眉不展.别的不说,单就课堂作业本上那么多"红叉叉",就够他受得了.这不,昨天的作业,小红、小佳又几乎全错.一气之下,马老师将他们的座位后移了几排.至此座位不可能再后移了,可作业本上的"红叉叉"却一直居高不下.对此马老师陷入沉思……  相似文献   

14.
去年十月的一天,我例行听课到了县城一小。查阅课表,发现上午第三节有马老师的一堂二年级美术课,我不禁怦然心动。年轻的马老师不仅自己的国画在全县小有名气,而且经他辅导的学生在一些绘画比赛中也连连得奖,听听他的课也许能有些新的发现,于是我请教导主任作了安排。大约20分钟后,我随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一同进了教室。那天马老师上的是较简单的静物写生课———用水彩画苹果。课堂程序环环相扣,马老师的引言颇具诱惑力,引导观察有条不紊,要领讲解简明扼要,示范作画得心应手,学生练习色彩纷呈,课还没有结束,我已经在听课记录的总体印象栏内…  相似文献   

15.
孙式武 《中国教师》2010,(17):46-47
<正>特级教师马明老师曾讲过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他的外孙女学习了加法之后,他想考考她,就问她:"2+1=?"3+1=?"4+1=?"5+1=?"她都一一答对了。当马老师问她"6+1=?"的时候,她答:"6+1=3。"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马老师问:"为什么等于3?"经他再三追问,外孙女伸  相似文献   

16.
<正>1马老师一进教室就怒气冲冲地说:"昨天晚上,居然有人潜入办公室,偷走了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最可气的是她还没来得及登记各个同学的分数呢!顿时全班一片哗然,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呢?要知道,马老师的办公室可是在六楼呀!大伙议论纷纷之际,只有一个人托着腮帮子,像个小侦探似的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他就是赵小天。赵小天一直自认为是个天生的破案能手,但苦于没有展露才华的机会,这回机会终于来了,可他又犹豫了。因为偷试卷这事,也可算是壮举一件——全班同学都讨  相似文献   

17.
去年十月的一天,我例行听课到了县城一小。查阅课表,发现上午第三节有马老师的一堂二年级美术课,我不禁怦然心动。年轻的马老师不仅自己的国画在全县小有名气,而且经他辅导的学生在一些绘画比赛中也连连得奖,听听他的课也许能有些新的发现,于是我请教导主任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丁零零……”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 马老师捧着厚厚的一叠作业本走进了三年级一班教室,他面带微笑,十分风趣地说:“这节作文讲评课,我请来了你们的爸爸。”同学们一听都惊奇地睁大眼睛寻找起来。“你们的爸爸在这里啊!”马老师指着作业本说:“上次请大家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19.
瘦马铜声     
马霜天马老师夹着课本,微笑地走进教室时,顽劣的初二(2)班的小男生小女生差点没笑出声来:一米八的瘦削身架,鼻梁上架着副很夸张的眼镜,以至于半个面孔都闪烁在厚重的玻璃镜片的后面,给人以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虽然早有“探马”来报,这个从外校新调来的班主任,是专带差班的高手,很有能耐。但他是我们的对手吗?要知道,这个班一年中气走了三个班主任。第一节课,水波不兴,50分钟在马老师的微笑和同学们的游离目光中平静度过。马老师走出教室。走出教室的马老师身后被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盯着。他们在证实一则听到的消息:马老师的右腿有点儿跛。是…  相似文献   

20.
马炜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教育家,他虽已经退休多年,但一直潜心钻研、不断创新,近年来大作、力作不断问世,为植物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贡献巨大。马教授也一直关注着基础教育和科普事业,常常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日夜不安。我是马炜梁教授的学生,现在是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多年来深受马老师治学从教的精神所感染,一直深爱探索自然,钻研科学。每当在工作上遇到困惑,总会想到和马老师聊聊,从他那里汲取智慧和信心。也正因为此,得以有机会先睹马老师的《植物的智慧》一书(上海科普出版社,2013年版)。这本书所描述的基本上都是马教授50多年野外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