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的内在原因,认为"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之间存在着结构依赖关系,二者互为幕后推手,一步一步地将当事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进而引发了"多数人的暴政"。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锐 《新闻记者》2008,(9):87-89
自从2001年"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已历时7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发生的几起事件,如"辽宁女事件"、"重庆女生事件"和"范晓华事件"等,使"人肉搜索"再次处于风口浪尖,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综观对"人肉搜索"的评价,欢呼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是网络舆论监督的新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谴责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无异于网络暴力.那么"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暴力的关系到底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引导"人肉搜索"的走向,规避"人肉搜索"固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的出现彰显了网络的巨大价值与它的“双刃剑”特征。“人肉搜索”出现和流行之前,人们主要依靠搜索引擎单向地搜索和获取网络上的已有信息。而“人肉搜索”主要依靠网民的人工参与,  相似文献   

4.
综观2009年的网络事件,从"70码",到"钓鱼执法",再到"开胸验肺","人肉搜索"以强大的攻势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对"人肉搜索"的评价中指出:有人称它是"正义之师手中的武器,可以惩罚坏人",也有人说它是"让暴民得以通过隐私侵犯方式,公开诽谤和羞辱被他们选中的人".①"人肉搜索"已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项区别于传统机器搜索的新型搜索方式,"人肉搜索"本应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网民的不当使用使其陷入了畸形发展的误区.网络社区环境的特殊性、部分网民道德素质的缺失和现实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矛盾是导致"人肉搜索"畸形发展的主要原因.应通过进一步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论坛管理,培养负责的"把关人"和理性的"舆论领袖",增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公众的自我伦理约束等措施来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人肉搜索"事件不断在网络和现实世界中掀起轩然大波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人肉搜索"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只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及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主流舆论介入机制、加强网络媒体的行业自律、提高网络媒体受众的传媒素养,才能从根本上规避"人肉搜索"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人肉搜索"涉及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建议除了确立网站法律责任,还应从推行"网络实名制"和网站招聘"人肉搜索"正规军两个方面对"人肉搜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我对互联网"人肉搜索"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引发"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当事人姜岩的"死亡博客"在网上激起了网友对其丈夫王菲的公愤,网友对王菲展开"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在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同时也侵害了王菲的隐私权和其他正当权益.因此,如何发挥"人肉搜索"的正面作用,约束不当言论和行为,让"人肉搜索"能够通过互联网健康、规范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米彦泽  张昊 《新闻世界》2010,(9):157-158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流行的搜索引擎日益受到网友的青睐和追捧,其结果或是伸张了正义,或是演变为"网络暴力"。本文结合"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传播学原理对"人肉搜索"的启动原因及发展流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人肉搜索"是如何一步步将网友从舆论推向行动的。  相似文献   

10.
公众通过人肉搜索进行舆论监督的标杆事件——周久耕事件,尽管昙花一现,但也深刻生动地证明:人肉搜索具有舆论监督参与主体广泛、对象多样,舆论监督渠道多元等效应,在网络舆论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人肉搜索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也凸显侵犯个人隐私和对个人进行人身伤害等网络暴力现象,需要公众提升媒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等理性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4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电影《黄金时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黄金时代》细致刻画了萧红的一生,影片中再现了民国时代的历史场面和作家群像。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萧军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镜头中,二萧隔着书店的橱窗玻璃,与鲁迅先生打了爪照面……余生也晚,不曾见过当年内山书店的真面目,但或可根据有关内山书店的史料和回忆录,来再现和还原内山书店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之科学”到“政策之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纵观科学结构的所谓“科学之科学”(Science of Science)正转向“科学政策之科学”(Science of Policy)的新方向,为此可以认为,纵观科学结构的科学地图(science map)将移向科学结构中包含的纵览政策的政策地图(policy map)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科学根据(evidence)的政策制定可以确保其透明性。文章通过应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简称JST)构建的专利和论文整合检索系统(PATLISYS—J),介绍世界科学结构的可视化,以及将任意研究者详细分析等进行可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