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家访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加深教师、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笔者发现,近年来家访进入了种种误区,不但直接影响了教育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争取幼儿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是小学幼儿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要经常同幼儿家长保持联系,把家访作为沟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家访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表现,而且要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共同研究教育幼儿的措施和方法,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邓新持 《现代教育》2003,(20):54-54
家访是班主任开展家长工作,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众所周知,对于人一生的成长,学校教育虽起主导作用,但更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因此家访仍然被视为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倘若能够灵活运用这一教育手段,细心探索家访的学问,那么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等方面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走出家访的误区赵绥生家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加深教师。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增进师生感情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记得“文革”前上小学时,有老师来家访,不仅家长十分欢迎,也令学生十分兴奋、激动。然而,近年来情况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现在的家访却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国家大力提倡班主任要常走访家长,做好家访工作,让家长与老师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是的,自从我当班主任十几来,深有感触,家访是班主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谈几点自己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0.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地发展。家访在学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这点,我也是在真正到学生家里之后才深深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11.
迟长伍  刘辉 《吉林教育》2004,(12):20-20
家访的教育方式,曾经是教师和学校经常了解学生全面情况,随时随地调整教育行为,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个性,进行素质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教师价值取向变化,班额过大,择校生过多,居住分散和现代社会保护隐私权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教师与家长间的关系淡漠,家访这一教育资源几乎被丢弃。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补充,家庭教育是基础.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家访作为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对教师和家长有的放矢地教育和辅导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往往有部分教师总是习惯于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把家访作为向家长告状的手段,使家长和学生谈虎色变,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师请家长,家长打孩子,孩子恨教师"的教育恶性循环,不仅起不到家访应有的作用,相反还造成了学校与家庭的对立.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班主任家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4.
彭丽 《教书育人》2007,(10):62-62
家访的目的是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认识,不能演变成时下流行的一般家访就是告学生的黑状,就是指责家长、推卸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老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地、真正地去了解学生,去关注学生个人的行为或者才能。赏识教育在家访工作中的作用巨大,适当地进行赏识教育,能重塑学生和家长的自信,并帮助班主任进行有效的家访。  相似文献   

16.
现今小学生德育过程中,有许多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沟通缺乏而出现德育缺失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家长和学校德育工作者认识到相互沟通的必要性,而家访是家庭、学校沟通的主要方式。要做好家访工作,存在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以发挥家访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7.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它通过家庭、学校的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进而拓宽协作领域,形成育人合力,优化育人环境。我们在开动“访车”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注重了“五性”操作。一、目的性。推行素质教育需要广大家长的积极支持、努力配合。我们从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管理制度举隅家长联系制度一、接受新生的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应进行家访;各班教师每学期根据情况进行家访;对缺勤一周以上幼儿必须进行家访。二、教师平时通过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信息,双方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期末与保健人员共同填写幼儿发展情况报告单,...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家访     
肖红 《家教指南》2003,(3):47-48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马卡连柯说过:“谁在教育儿童?是家庭,还是学校?既是家庭,也是学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既要有科任教师的支持,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访是争取与家长配合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谈谈上门家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门家访是教师与家长的一种交往活动,目的是共同获取孩子的发展信息,是促进教师与家长共同配合的一种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如何开展上门家访工作,充分地发挥上门家访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