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烧饭”、“面”是具有草原特色的游牧民族的丧葬习俗之一。本文从“烧饭”、“面”习俗的纵向研究,试图从文化传承的理论角度,寻求“烧饭”之礼残留至今,“面”之俗却于中世纪湮没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
姜夔词中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是运用“月”意象进行传情达意的,与文学史上同类意象的词作相比,白石笔下的“月”意象在表现思乡、怀远、哲理之思及高洁之志等文化意蕴时,独具清冷风韵。这种“冷月”风格的形成与姜夔的性格及经历、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及词作观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聂在富 《小学语文》2014,(1):99-99,116
“经典”之“经”和“典”,在古汉语中原本是两个词,分别考察一下“经”和“典”的本义,有助于了解“经典”这个词的文化内涵。《说文》曰:“经,织纵丝也。”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过去人物思想和活动的痕迹,讲历史必须讲人物。不管是否自觉,人在行动前总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由历史人物的“选择”创造出来的,个人的选择决定个人的命运,而领袖人物的选择往往左右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人的选择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理性与盲目之别,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地理方向除了东、西、南、北外,“阴”和“阳”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了:阴者,山之北、水之南也,如华山之北叫华阴。汉水之南日汉阴;阳者,山之南、水之北也,如衡山之南称衡阳,汝河之北谓汝阳。但是,人们对“左”“右”“表”“内”这些表地理方位的名词所指示的方向却不甚明了,给阅读文言作品带来很大的不便,更成为中学生解析文言练习的一大障碍。笔者不揣浅陋,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汉字王国的“多”字去找工作,他想到国外碰碰运气,但出门时忘了带证件,被卫兵拦了下来。“想偷跑?靠边站着去!”卫兵不由分说,把“多”用力一推。“多”撞到墙上,断成了两个“夕”。  相似文献   

7.
确实,“低碳”这个词现在非常流行。这个时代,人们习惯了流行的口味,因而“环保”这一“永恒”的话题,也不能以朴素的面乳让更多人心动了,必须借助“低碳”这样的流行观念。小作者赶这一时尚,和家人一起开始“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8.
说“我的"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苏轼对“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文质兼佳的美文。在引导学生体会归有光的读书乐趣时,我认为把“借书满架”之“借”译为“借来的”有些牵强,不能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协调。那这“借”字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10.
赵梅青 《语文天地》2011,(12):23-23
“斗”与“石”是比较有意思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都是多音字,“斗”有三个读音dou、zhu、dou;“石”有两个读音shi、dan。两字义项都比较多,  相似文献   

11.
解读"嘉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嘉绒”是历史上藏族内部的地理区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嘉绒”一词的含义及其地理区域范围,学术界均存在多种不同的论点。本文在全面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柯旭东 《文教资料》2010,(14):86-89
浙江温州洞头妈祖信仰属于妈祖次生文化现象,这个号称百岛之县的洞头列岛有妈祖庙近二十座。这里不仅有祭拜妈祖等信仰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产生了不少具有海岛特色的民俗与文化。本文是东沙妈祖宫对外“迎火鼎”民俗活动的调查报告.包括东沙妈祖庙形成历史、庙宇环境、“迎火鼎”、贝壳舞等衍生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概率计算题型中,解题时经常要我们分清“有序”与“无序”、“有限”与“无限”、“有放回”与“无放回”等条件的影响,笔者将这些问题形象的概括为“三有”与“三无”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剖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
新音乐课程标准出台后,音乐课内容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唱歌课,而是变得丰富多彩,灵活新颖。高中的音乐也不再是鉴赏课一门,而是开设了六个模块由学生选修学习。其中《创作》模块是很多老师不愿意开设的课,觉得它理论性较强,不具体,难把握,难操作。其实,“音乐创作”模块要视具体的学生具体的环境来操作,是最有“个性”的课程了。音乐《创作》课与其它科目不同,其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见于《续毗陵诗录》)  相似文献   

17.
所骨‘练”,即练习,它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的方法。因此,积极改进练的方法,大力提高练的效率,变“瞎练”为“精练”,“死练”为“巧练”,“苦练”为“乐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让“练”在语文教学中更有成效?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历史观点”这一概念在我国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中似乎并未得到太多关注,然而,地理事物和现象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持续的,有其发展过程。这种地理过程经历时间而变化,不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因此需要从历史的视角去诠释。  相似文献   

19.
“很+VP”结构是研究比较早的课题,“很+V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P的结构上,但对于“很+VP”这种结构的成因以及与主语的搭配还存在一定的探讨空间。本文将从“有界”和“无界”理论着手,对“很+VP”结构进行考察,旨在从不同角度对“很+VP”结构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多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习惯观念中,似乎有这样一些概念: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是“小”学科;学习这些学科只要记记、背背、读读就可以了;优秀的学生只有学数、理、化才算是有出路的;学不好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生才去学政治、历史、地理。尤其是历史学科,只要背背就行了。我认为这是值得商讨的。就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们和所谓的大学科一样,都是15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