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总说“文以载道”,这是两千年来的“文统”了,“五四”时不少人嫌它不好,周作人就主张可改为“文以言志”,但它也没有成功。我对这个问题也思谋很久,觉得最好采用“文以载人”的提法,“文如其人”,历史很悠久了,大家都觉得有其道理——这是颇汁人深长思之的、其实,“文”真的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变味的友谊     
友谊是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古今中外以“友谊”为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所以很多同学写此类题材的文章就常有落入俗套之嫌。而本文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新有二:  相似文献   

3.
李奉义 《中学文科》2007,(11):150-150
长期以来,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再加上不守纪律,就被称为“双差生”。学生一旦被视为“差生”,在教师、同学眼中往往就是“嫌弃儿”的角色,他们在集体里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黄文学 《现代语文》2006,(1):124-12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9页《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二段有这样一个句子:“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课文下方对“大人故嫌迟”的解释是这样的:“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大人,好像现在说的老人家,指婆婆。故,总是,老是。”  相似文献   

5.
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一段广为传诵的曲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般认为“碧云天,黄花地”是由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脱化而来。王实甫为什么要把“黄叶地”改为“黄花地”呢?仅仅是为了避免抄袭之嫌吗?笔认为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吊瓶族     
《初中生》2011,(25)
指主动或被动地打点滴上瘾的人。有的人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感冒时不肯吃药,或吃药已无济于事(有的则嫌吃药康复得慢),非打点滴不可。长此以往,便发展到一感冒就相当严重,屡屡往医院或诊所去跟吊瓶“亲密接触”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博客,一个在国内悄然发展了两三年的“网络日志”,本像是开在暗处的窗,却在2005年末被贴上“明星”的标签,喧嚣地曝于日光。众多明星的博客如雨后春笋被跃然网站,博客,因为明星的加入,渐渐从单纯自我倾诉的心灵园地,变成了吸引粉丝“零距离”接触明星的前沿阵地。 明星赚了人气,网站更是大赢家,明星的故事、照片、隐私甚至一句无关痛痒的废话都会有着绝对高的点击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留言板     
婚南宝贝:你赚最漂亮的你神最听话的,~一爱你恤咪留言板~~  相似文献   

9.
黄厚江给严华银的信 华银兄:   您好 !  一别多日,不知老兄又在忙乎着什么。   今来信想和你交流一些关于“新概念作文”的想法。   也许骨子里对新的东西不够敏感,“新概念作文”轰动多时以后,我仍未十分在意,只把它当做明星拍广告,“巩俐一笑万金”之类看待。可是想不到,该赚的赚了,该发的发了,受罪的最后是我。   今年高考前夕,一位家长来电话问我高考前的作文复习怎么搞,我把我们的计划如实汇报。应该说我们的计划很大程度上是无为而治,因为我们以为作文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位家长直言相告,现在都新概念作…  相似文献   

10.
不得已 无可奈何学种植 我曾经是一个“后进生”,一个典型的“后进生”:老师烦,同学嫌,父母怨。2004年中考仅考了152分。8月份,眼看高中即将开学,可我还不知道到哪里上学,父母越来越急,我愈来愈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了关于“数学化”的探索与研究。然而,正如一位朋友在短信中所言,既然承认“数学是一种化”,再提“数学化”,凯不是有语词重复之嫌?我的回答是:这里,我更愿意视其为一种意义的重申和叠加,因为原来属于化范畴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学生“嫌差爱优”实在是不可避免,大家也都理解。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机构,学校管理者一定严格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差生”,学校更不能“嫌差爱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校“嫌差爱优”相当严重,招生竞争也相当混乱。20世纪末,我国出现了一种专收“差生”的学校,谓之“择差”学校。“择差”学校是教育竞争的必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差生”及其家长的要求。然而,“择差”教育的效率却有悖于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择差”学校的出现也给了公立中小学校背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为提供了借口。家长送孩子进“择差”学校是一种“用脚投票”的行为,实属无奈。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消防栓,立在这条街上已经很长时间了。我的身上满是尘土,上面还有一些涂鸦之作。这些都是人们在我“年轻”的时候涂抹的,那时的我还是一位“小姑娘”呢!可是现在,我“老”了,人们嫌我太脏,不肯碰我。  相似文献   

14.
裁判亮分     
这是三篇风格各异的作。在听说和亲历之间,唐昌绵同学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普通班同学较之重点班同学并不普通的一面,有感受也有思考,朴素的叙述中显出了个性。吕铖同学则另辟蹊径,以学不能脱离现实来阐释人生中的“闻”和“见”,乍看像有跑题之嫌,细读却觉别有趣旨。李梦菲同学则虚构了一个和蔼可亲的鲁迅来反证自已及他人对先生的传统看法。虽是想象但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从章立意和语言表达两方面来看,我给唐昌绵同学打95分,李梦菲同学打93分,吕铖同学打90分。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表示“回头看”意义的词语不少,如“回首”、“回顾”、“回眸”等,但它们在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回眸”一词,近些年来,使用率较高,更可谓达到泛滥之时。大到一个世纪的“回眸”,小至一年的“回眸”。“回眸”的这种用法,其实不准确。爱用“回眸”,恐怕其初衷也是想出新,嫌“回首”、“回顾“太旧了。实际上,“回眸”也是古今有之的词,并不是新词。不过,献中使用该词较少,正因为用得少,更说明它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职校生》2007,(12):34-35
嫌计算机启动太慢?想必是每个计算机迷的共同心病;让计算机启动更快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小编将加快计算机启动速度的“五项绝招”,推荐给你,与你分享快速启动计算机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从"范跑跑"现象看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们给混了。”混日子其实比过日子有趣,你会感觉自己赚了,至少每天都很happy。但是长久看来,混久了终究是把自己混了。混日子的人,到现在也没见过在单位挑大梁的。可以选择混,但时间对你的酬劳绝对是混你。  相似文献   

18.
《论语》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自汉以来,学者注疏分歧较大,虽后世正统注疏较多采用全句不断之分法,然此说未免与文章之本意有不合之嫌。文章着重结合清人史绳祖之说,就“与”字在《论语》中之用法,以及孔子本人对待“利”、“命”、“仁”三者的不同态度问题,对该句重新解释,从而指出:此句应为“利”、“命”后俱有断,其意亦了然,乃孔子罕言“利”,旨在不赞同,而对“命”、“仁”则是赞许之意。  相似文献   

19.
记者日前与某中学一位教师谈天,这位教师说,在全省范围内,可能南京的中学教师搞有偿家教是最“疯狂”的了。“暑假里我在南京的妹妹家住了几天,走访了几位大学时的同学,发现他们根本没时间与我叙旧,都在忙着给学生补课,白天补,晚上也补,赚钱好像都赚红眼了。”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学术越轨行为与对研究生的"量化"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研究生学术越轨行为为切入点,对评定研究生学位的“土政策”——“量化”进行了理性审视,认为当前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科研资源相对有限、学术风气浮躁的环境下,过度拔高“量化”的作用有矫枉过正之嫌,并结合新形势对如何看待“量化”这一“土政策”提出了若干前瞻性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