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山区建筑企业集团总公司加强人才培训房山区建筑企业集团总公司是国家一级建筑企业,在区成人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把实施“人才培训三项工程”,提高劳动者素质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公司决定:凡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单位,不能被评为先进单位;凡未达到规定学历的干部不能...  相似文献   

2.
房山区建筑企业集团总公司制定实施“三项工程”的新举措房山区建筑企业集团公司是国家一级建筑企业,在区成人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狠抓人才培训。把实施"人才培训三项工程"提高劳动者素质,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序列。公司决定:凡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的单位,不能被评为先进...  相似文献   

3.
企业培训中木桶原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波 《教育与职业》2002,(12):36-37
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这些木板长短不一,其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如果把“木桶”象征一个企业,那么部门、班组和员工即是这个“木桶”的每一块木板,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企业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员工培训实质上就是通过培训来增大“木桶”的容量。我们发现,木桶原理可以在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两大方面给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提供一些非常好的启示。一、培训对象方面1.根据木桶原理,员工培训的对象应全员化。企业的最大竞争力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资源,要发挥出这一资源的无穷潜力,不仅需要搭建一个宽广的舞台,还需要做好“保养”,于是“培训”首当其冲地成为企业和员工都必须慎重面对的关口。员工们如何看待企业培训?企业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员工的培训效率呢?国内著名人才杂志(职业)联合知名人才网站中国企业人才网,中青在线人才频道共同展开了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  相似文献   

5.
杨昌江 《中国培训》2008,(5):4-5,17
石油业发展必须要有与科技发展要求相适应人才的有力支撑。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现有在岗各类用工18.7万人,2007年实现原油生产2770万吨。近年来,胜利油田的职工培训工作紧跟石油企业科技发展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新要求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大胆改革创新,收到了明显的培训成效。从今天介绍的这些培训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培训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胜利油田的职工培训经验可以说有这样几点:建树“大培训”观念,坚持“经营培训”理念,“项目管理”责任明确,“培训体系”完善,“考评制度”严格,“激励措施”有效。借鉴经验,结合自我,促进发展,这仍是目前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体验式培训来到中国已近十年,然而不少企业和员工对体验式培训还是“雾里看花”。中国的体验式培训价格如何?是否物有所值?企业是否可以放心地把员工的培训交给本土体验式培训机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1+1&;gt;2拓展培训学校执行总监王滨华女士。  相似文献   

7.
李庆 《继续教育》2005,19(9):53-54
“以人为本”是企业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职业生涯设计”也成为企业中流行的词语,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才当作长久发展的主要因素。国有企业人才的获取除了招聘以外,主要靠自身人才的培养。而员工培训是人才培养的一条主要途径。当前,国有企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重视员工培训,不仅员工培训经费比例上调,而且企业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了更多的关注。如果说以往企业偏重培训的“数量”,那么目前企业更重视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苏北中小企业员工有关培训价值观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员工都肯定培训的必要性和作用,更多地把培训与适应“岗位”要求联系起来,而较少把培训与个人发展或企业成长密切联系起来;员工的培训价值观在不同工种、性别、年龄、学历、地区上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自身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方法,企业通过各种有计划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以及宣传,实现企业员工安全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保证员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操作,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企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离开了人的培养,企业教育和培训便丧失了本质属性和独立在的价值。“教育市场”、“培训市场”、“教育产业化”的提法,不能反遇教育和培训资源配置的全貌。企业教育和培训的有效途径是严格按各项教育法典和相关配套法规办事,绝不能把教育和培训市场化、商业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离开了人的培养,企业教育和培训便丧失了本质属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 “教育市场”、 “培训市场”、“教育产业化”的提法,不能反映教育和培训资源配置的全貌。企业教育和培训的有效途径是严格按各项教育法典和相关配套法规办事,绝不能把教育和培训市场化、商业化。  相似文献   

12.
友爱在2001年7月7日《科学时报》撰文指出,企业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的竞争,而其实质却是人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有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乃至胜券在握。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形成,不仅要靠严把“进入”关口,更需要靠企业的培养和培训。从这一意义上说,培训也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企业十分重要的投资。事实上中外成功的企业家都十分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培训工作,把它作为企业留人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把职业培训视为一…  相似文献   

13.
企业竞争亮出你的“培训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来说,培训是发展的动力,是吸引人才的磁铁,企业的竞争就是培训的竞争,企业家要成为经营大师,首先必须成为培训大师,打造培训品牌开始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法码。一、培训机会成为人才追逐的热点随着信息时代新知识的膨胀性扩展,企业管理人员最终意识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必须通过不断的开发,企业员工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及再利用,否则这种“易耗型资源”将会随时消耗殆尽。事实上,在单位不能满足自己时,有心计的白领们早已自掏腰包开始接受“再教育”。工商管理、计算机、财务、英语等都是比较热门的项目,这…  相似文献   

14.
黄金法则之一:对象法则——解除尴尬之法。对象法则是解决“对什么样的员工施以培训收益最大”的问题,以便从根本上消除无效培训的尴尬。1.从理性上分析人选。培训为什么会产生效益?是否是对任何人培训都会产生等量效益?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培训模式分析。企业教育界一般认为培训效益产生的模型是:知识注入劳动者→劳动者将知识转变为自身能力→在必须、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感到牌子难亮、名字难扬,甚至经不起风浪,自愧相形见绌。究其原因,其中缺乏“名牌员工”意识,恐怕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恰恰在这一点上与众不同的江苏森达集团公司,把全面提高员工素质、造就“名牌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公司除投资30多万元建起员工学校、开展常规培训外,还在上海和意大利分别建立人才培训中心和森达人才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培训高级科研人员。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创造财富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日本松下公司有句名言,叫“松下生产人,同时生…  相似文献   

16.
一、培训内容必须兼顾组织与员工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培训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时候也要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考虑进去。企业培训是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还是立足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反映出不同的培训目标取向。从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来说,前者可能偏重“要我学”,后者则更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培训积分制的含义 所谓员工教育培训积分制,就是企业按培训规划,把员工的学习表现、成绩,以及自学情况,各学习组织(车间、班组、岗位)的组织领导情况均以分值的形式量化、累积,并进行严格考核。  相似文献   

18.
一、个性化培训方法的运作体系 (一)培训的需求分析 对培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是培训的最初阶段。当企业、工作任务或员工三者中的任何一方在需求上出现变化时,都会提出培训的需求。正确地把握“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什么”?它是实施有效培训的前提条件培训需求的评估工作,不仅可以明确培训的主要内容,了解员工对培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要使劳动者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也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加快对劳动者各种能力的培养,尽快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首先,要大力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把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真正落实到位,大量新生劳动力没有经过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就直接参与就业,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也使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国务院领导…  相似文献   

20.
企业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职业素养、提升员工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提升企业效率、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以铁路货车修造为主的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面对国有企业改革、行业变革、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针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建设尚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运用“系统+创新”思维,构建了以培训运营、培训资源和培训支持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培训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支持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