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春运期间,广东电台打破常规,紧急调集全台精干力量,打通新闻频道全部节目时间开办了春运特别节目《春运2008,见证风雪回家路》,充分发挥广播媒体快速、直接、便捷的优势,及时准确报道车站、航空和公路交通信息,反映民情、民生动态,热心为受困群众排忧解难,提供救助服务。  相似文献   

2.
春运被称为中国式人口迁徙。每年春运都是媒体关注报道的焦点,今年春运如何创新?随着京广高铁、汉宜铁路、武汉地铁陆续开通,火车站少了拥挤,多了从容,湖北成为"亿人过境"交通枢纽。"亿人过境",是社会现象,更是经济事件。我们的思考是,结合时代背景,抓住春运的新变化、新气息,让经济报道接地气,深入新闻一线,见人、见事、见思考,回应群众关切。关注春运中的人,反映个人脚步与时代节拍春运1月26日启动后,湖北日报"经济纵横"版于1月27日、2月4日、2月5日,推出了《春运启程,陪你回家》、《回家路上,感谢有你》、《候车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8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行动,从1月21日开始,打破既定节目编排,在覆盖全国的“中国之声”推出全天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为党中央、国务院抗灾救灾决策部署服务,为受灾群众服务,为滞留旅客服务,为通电、通路、安民服务;全天直播持续到2月5日,先后有270多名编辑、记者、主持人、技术人员投入到报道当中。截至2月12日,“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特别节目累计播出23天,播出时长近200小时,累计播发消息6000余条。  相似文献   

4.
自1月23日春运全面启动以来,深圳商报在做好省两会报道和"解放思想"报道的同时,把春运报道作为采编工作的重点之一。2月3日起,春运特别报道转为"抗灾救灾"特别报道,先后有8个采访部门、45名记者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最前线,总编室等4个  相似文献   

5.
春运期间,《广州日报》提升报道的服务性、贴近性,还联合多家单位,连续第三年推出了以"幸福春运温暖团圆"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免费送在粤务工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回家过年,彰显了新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新闻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坐而论道:破解春运四大环节难题 售票,尤其是作为春运返乡旅客首选出行方式的火车车票的售卖,是每年春运组织的"总开关".受铁路总体运能不足瓶颈因素制约,买票难已成为群众对春运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6.
春运报道在中国媒体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每年春运期间,除了回家的人,最忙碌的就是这些出现在车站、机场、月台的媒体人的身影.近年来,全国各地交通广播依托自身收听率、社会影响力、传播公信力,在春运报道中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宣传作用.而如何更有效的挖掘媒体潜力,发挥指引性,通过节目和互动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春运资讯和服务,将单纯的媒体职能转变、延伸、融合,却值得我们好好地思考一番.  相似文献   

7.
春运报道是一种周期性常规报道,由于沿袭多年逐渐形成较固定的模式,一方面,春运报道因其便于准备、容易采写、见报率高,可以说是个"美差";另一方面,由于同题性强,受众司空见惯,无形中也成了"苦差".春运报道要想有所突破和创新绝非易事.与往年相比,2010年春运报道既有继承也有拓展,值得研究梳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灾情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迅速行动,从1月21日开始,打破既定节目编排,在覆盖全国的中国之声推出全天特别直播节目《爱心守望风雪同行》(以下简称特别节目),为党中央、国务院抗灾救灾决策部署服务,为受灾群众服务,为滞留旅客服务,为通电、通路、安民服务;全天直播持续到2月  相似文献   

9.
春运表情     
一年一度的春运,记录着人们回家的表情:早早的期盼、无尽的牵挂,匆匆的脚步,一切都是为了扑进家的怀抱。为了这,哪怕风雪交加,哪怕旅途艰辛。这是1月19日,成都火车站,一对母子冒着风雪出行。当日,2011年铁路春运正式启动。2011年  相似文献   

10.
面对50年一遇的雪灾,青年时报在抗雪报道中,适时推出"滞留旅客风雪家书"特别报道,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策划前精确分析报道时机风雪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滞留旅客,因为他们在春节回家路上搁浅了,他们在他乡拿着火车票却上不了车。从1月27日起,每天3.5万名列车春运旅客滞留杭州。随着灾情加剧,到1月30日,杭州已经开出了6个旅客临时滞留点。杭州体育馆等滞留点的旅客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等待回家的焦灼。不能回家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相似文献   

11.
谁应该是灾难报道中的主角?答案似乎是明确的:灾难当中的受灾群众——说出他们的状况、表达他们的呼声、描述救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灾难报道中,我们有时看到的情形却不是这样.在这次芦山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报道,过多地集中在救援动态上,而受灾群众的状况和灾区需求却往往被一笔带过,沦为配角. 更有甚者,有些人、有些机构甚至把灾难当成了自我表现的作秀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近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的指导方针之一。在今年新华社工作会议上,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代表新华社党组正式提出,要把"群众需要"作为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就国内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尤其是对新闻文化的需求;就海外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受众对新华社播发新闻信息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落实新华社党组的要求,近年来,新华社在两会报道、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报道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受众需求调查和媒体用户调查。2007年1月29日至2月9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两会的关注点与信息需求,为两会报道更好地把握需求、服务百姓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河南电台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打造春运"信息库",做实春运报道;题材多元化,做活春运报道;多手段并用,做新春运报道。作者认为,做好春运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是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要以选题落实"三贴近",以制度保证"三贴近",以用稿引导"三贴近"。  相似文献   

14.
今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1月21日起推出全天直播节目《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累计播出23天,播发消息6000多条,成为灾区人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有关部门指挥抗灾救灾的指挥平台,在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协助抗灾救灾、稳定受灾群众情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特大雪灾肆虐我国14个省份,7000多万人受灾这场50多年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冰雪,造成南北交通大动脉中断、能源供应紧张、灾区物价上涨,通讯与春运大受影响。电视记者冲在抗击严寒的最前线,用极富现场感和震撼力的镜头,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这一灾难。电视镜头对准的不仅仅是高山铁塔上厚厚的积雪和冰凌,更多地是对准灾区的百姓与民生。  相似文献   

16.
谈会议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改进会议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新闻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积极探索会议新闻的报道规律,对提高新闻工作的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一、转变视点,努力贴近群众“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是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的又一要求。长期以来,改进会议报道的呼声始终不断,但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然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是紧盯着到会领导。有的…  相似文献   

17.
春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大事,每到农历新年前后,大小媒体都会把目光投向春运,但往往有落不到实处的尴尬.今年春运开始后,宁波东南商报在积极报道有关部门千方百计解决买票难的同时,独辟蹊径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春运换票台",对传统的春运报道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丁超 《东南传播》2018,(7):149-151
春运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每年都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一直是讨论与研究的重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2013至2017年铁路春运报道进行分析,以从报道数量、版面呈现、报道主题、报道篇幅、报道倾向五个方面来探析《人民日报》如何构建铁路春运的话题以及其报道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春运前一天(2012年1月7日),《成都日报》在头版刊发"春运明日启动"一组稿件,为即将到来的春运提供及时、充分的服务信息。四川在外务工人员很多,为方便农民工返乡过节以及外出务工,根据成铁局春运安排,四川省内的成  相似文献   

20.
梁柱  李明 《中国广播》2013,(4):34-36
本文介绍了广东电台2013年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即打造新的交通信息平台,依托此平台,开设春运特别报道栏目;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手机QQ等新媒体手段配合广播,进行立体宣传;推出以"温暖春运"为主题的线下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