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持终端的日益普及,为移动微型学习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文章通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教学设计模式和移动微型学习的特点,分析移动微型学习活动的要素、层级结构等因素,尝试构建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微型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并根据活动设计流程开发具体的教学案例,为移动微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移动微型学习给人们创造了泛在学习的机会,使非正式学习理念得以实现。在活动理论的视角下,对非正式移动微型学习进行剖析,根据所得启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对非正式移动微型学习交互活动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传统的课堂学习已越发满足不了成人的发展要求.移动学习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成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针对移动学习活动的良好的学习情境的设计研究却并不多,通过对移动学习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从第三代活动理论提出的分析人类活动模型理论维度出发,深入探讨移动学习设计的思想、组成要素、方法及其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4.
黄莉  杨琦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4):157-159
近年来,“微”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将“微”理念融入到学习活动设计中,以活动理论为依据,结合微型学习的特征,分析了微型学习活动的要素,并设计了微型学习活动,以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微型学习,即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通过微型媒体自主学习微小学习单元的学习活动.它已经成为人们在各个学习领域非常“时髦”的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新型模式.但是对于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并没有这么“时髦”,所以设计者在设计中出现了许多不可取的地方.本文中,作者分析了已有的一些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提出了肯普模式对构建微型学习过程的启示,旨在使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远程交互和无线移动技术,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移动学习体验,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的过程。为顺应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从传播媒介分析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特点,建立起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型,坚持明确、微型、交互、动机四大原则,开发基于微信的《教师口语》课程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进而推动社会媒体在移动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背景下指向未来的学习模式,存在时间灵活化、空间泛在化、内容碎片化的特征。建构主义指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学习活动的环境。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移动学习活动的目标设计、任务设计、评价设计,并对移动学习活动类型进行拆分和重组,可将移动学习活动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个人知识体系的创造性重构。同时,通过“新媒体营销”课程验证移动学习设计的有效性,可为移动学习活动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微型学习,即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通过微型媒体自主学习微小学习单元的学习活动。它已经成为人们在各个学习领域非常"时髦"的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新型模式。但是对于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并没有这么"时髦",所以设计者在设计中出现了许多不可取的地方。本文中,作者分析了已有的一些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提出了肯普模式对构建微型学习过程的启示,旨在使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学习是学习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实践证明利用微型移动终端进行非正式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文章阐述了非正式学习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微型移动终端是如何支持非正式学习的,从学习理论基础和学习情境创设两方面对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构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微学习形式已经广泛出现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微学习活动是围绕移动平台中的微课件进行的,因此,设计出符合微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微课件至关重要。本文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以活动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微课件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和框架,并以语言学习活动、理科学习活动和日常情境学习活动为例,具体介绍了微课件的设计方法,最后,文章提出在微课件的学习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