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静 《陕西教育》2003,(11):35-35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音乐活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运用音乐活动进行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音乐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课程标准》认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小学音乐课的音乐活动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音乐游戏体态律动、歌唱表演,即兴伴奏等。下面我就音乐课中的活动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一个话题:你们知道为什么乐队队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乐曲的记忆能力,比一般的同学要强?为什么舞蹈队员的节奏感、韵律感及体态语超过一般学生水平呢?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参与某种活动而培养的一种能力吧。有一句话就很好地阐述了参与的作用:“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课标中提出要重视音乐实践这一理念,这就是说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那么如何使薄弱学校在不理想的音乐教学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有效途径和方式真正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益是改变当下现状的关键。提出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快乐地进行音乐学习的教学设计尝试。  相似文献   

4.
葛蕊蓉 《儿童音乐》2012,(5):72-74,67
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的情意性.把音乐教学作为获取知识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三维教学中感悟和体验,经历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使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能达到教与学的真正的和谐发展呢?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的情意性.把音乐教学作为获取知识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三维教学中感悟和体验,经历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使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能达到教与学的真正的和谐发展呢?  相似文献   

7.
李长江 《新疆教育》2013,(9):190-190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便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音乐课堂因此而变得活泼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使他们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平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特别重视以下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将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也是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主动发展、提高能力的最好途径。如何进行音乐课堂的活动化教学,并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认为应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做好工作。一、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创造活动条件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多给孩子一些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给孩子们一个舞台去表现,去放飞心中的梦想。下面我就谈谈我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些做法,是怎样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风采的。一、在歌曲演唱中让学生去表演说起歌唱教学,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如何教学生识谱,如何打节奏,如何唱歌词等。为了让学生唱好歌,我在教学中始终将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作为教学的重点。如:在教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时,我主要以听唱教学法为主,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地方特色,在比较难的节奏和音准的地方,进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初中音乐课程强调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怎样才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怎样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以重庆七中为例,对初中音乐选项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词是唱歌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歌唱这种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们记住歌词,是演唱歌曲的前提条件。智障学生由于记忆能力地下,记住歌词非常困难,如何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人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歌词的记忆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林晓丽 《教师》2011,(8):63-63
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然而,在我们农村的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音乐欣赏教学,导致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普遍较低。如何让学生更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引导他们主动投入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实效呢?本文结合《音乐课程标准》,依据音乐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对音乐学科欣赏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行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陈莉 《甘肃教育》2011,(11):90-9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天地,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笔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拔尖但工作后无所建树,而一些学习成绩不甚突出的学生日后却事业有成,原因何在?我认为两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了创新能力。古往今来能够建立丰功伟绩的人无一不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如何既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有待于我们认真研讨和解决。下面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音乐教学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主体参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音乐欣赏教学中往往主体参与途径单一,学生表现消极、被动。那么,教师应如何为学生创造参与音乐的途径。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呢?  相似文献   

20.
孙英锋 《考试周刊》2011,(38):219-220
作为一名农村的音乐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音乐课堂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参与"这一环节使音乐课堂变得勃勃生机、兴趣盎然。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学生能增强学习兴趣,轻松愉快地掌握音乐知识,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提升能力、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