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方案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性,构建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管理策略体系,包括交通需求管理模式下的优先发展策略、控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及交通系统管理模式下的节点交通管理策略、干线交通管理策略、区域交通管理策略.并提出了基于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模式的城市交通需求总量控制、城市交通结构优化、道路交通运行组织方法,及基于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模式的道路交叉口交通管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管理、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城市停车场规划与管理等方法.提出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方法已经在全国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加强学生"卓越"素质培养为目标,针对交通专业电路课程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通过梳理交通设备与控制专业原先多门相对独立的主干课程知识体系,结合当前交通系统发展及需求,将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相关实验有机组合,开发了一系列创新实验项目,同时更新完善教学及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交通专业电路课程创新实验项目建设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虚拟教学实验系统。根据课程需求,充分利用虚拟实验系统对于交通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能力,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实验"、"交通产生和吸引量分析实验"、"车辆行驶特征分析实验"等三个实验项目,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通过数据发现交通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使用Synchro仿真系统模拟并优化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通过模块化实现Synchro仿真系统在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系统包括基础数据调查与输入、路网模型构建、交通控制、交通控制方案优化和仿真评价5个模块。以典型的十字交叉口为例,说明Synchro各模块的应用,帮助学生学习道路数据采集和交通控制方案的制订、理解交通控制的效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许多方面。本文对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探讨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系列对策,如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现代化的交通管理及智能交通体系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一门理论丰富、实践性强的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本文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根据《交通管理与控制》知识体系,将教学内容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6,(5):105-108
基于交通流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因子,着重探讨了城市交通噪声随车流量、车速与车型比的变化趋势,并归纳总结国内外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提出了通过交通管理来控制交通噪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数据分析处理是软件工程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实验,传统的此类实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城市交通轨迹作为近年来生成的一种新数据,在数据处理方法上与传统数据有较大差别。分析了交通数据的产生和定义,并结合城市交通轨迹数据处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分析了大学生如何在解决交通数据处理方面的新问题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总结了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成效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实验室建设思路,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室设备改造与开发,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分析"现代生产与物流实验室"现状与设备改造的意义,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特点,明确实验室设备改造目标,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与步骤,通过学生参与"现代生产与物流实验室改造与开发"项目的实践,不仅改善实验设备性能、开发新的实验项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而且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自强和自信,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研究基于学校、政府、企业三个维度构建基础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能力培育三层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引入企业工程师及企业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众创空间"为载体,引导与扶持学生进行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将OBE理念引入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从单一的质量监控向多元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