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思全 《钓鱼》2009,(11):26-27
2009年5月上期《钓鱼》杂志上,介绍了河南省钓友刘汉初老师的文章《“钓鲢子”常见的问题与思考》,读后感觉刘老师用海竿钓鲢上有独到的见解,剖析问题一目了然,使笔者又学到不少新的钓鱼知识。的确,在盛行悬坠钓法的今天,出现了很多用手竿钓鲢鳙鱼的钓友。用手竿钓鲢鳙鱼,最大享受就是中鱼时的感觉,手感好,刺激大,深得钓友们青睐和喜爱。  相似文献   

2.
王亮 《垂钓》2002,2(10):61-62
手竿钓鲢已被一些钓友运用得驾轻就熟,动辄便是十几千克、几十千克的鱼获,使得一些不入此门的钓友,惊呼为“高手”,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概括地说就是:“精选钓位,粗配钓组,香散用饵,因地施钓。”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6,(11):14-14
使用手竿钓鱼时,钓鲢鳙就钓不到鲫、鲤等底层鱼,钓底层鱼时,有时却能钓到鲢鳙鱼。钓底层鱼时,鲫鲤等鱼索饵后,就出现无鱼咬钩的现象。钓鲢鳙时,也出现这种情况,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下面笔者向钓友们介绍一种悬坠钓鲢鳙又能钓鲫、鲤等底层鱼的方法。鲢鳙鱼是滤食性中上层  相似文献   

4.
拖钓鲫鱼     
谷晓林 《垂钓》2005,5(9):21-22
现如今,竞技钓与休闲钓的界限愈发朦胧,竞技钓在融合休闲钓法的基础上出现了“跑铅”、“小跑铅”,休闲钓也借鉴了竞技钓的调钓理念,出现了钓“一标深”、“钓过程”等创新钓法。尤其是一些休闲钓的“黑侠”,不断发掘“黑坑”技法,与塘主可谓是“针尖麦芒”、各领风骚。浮钓鲫鱼的技术发展至今,技法已多为钓友们所熟识,此中高手多不胜举。本人痴玩几年后,也得一左道旁门一—拖钓鲫鱼之法,现拿出与钓友共享。  相似文献   

5.
金洪生 《钓鱼》2005,(4):19-19
看了罗钓友的文章数遍,我也不知道你是针对竞技钓法,还是针对竞技比赛。你是反对“标准池”,还是反对“标准池”所带来的后果呢,君不见大师们比赛之余也在野外垂钓中展身手吗,目前众多的“野钓高手”不也一样用的也是竞技钓法和装备吗?况且“世锦赛”虽为野外水域垂钓,但对垂钓水域也制定了定的规则,在国际钓法中对垂钓方法也有定的限制,同样都是标准,只是我国与国际稍有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于中海 《钓鱼》2013,(19):38-39
早就期盼着十一长假期间能好好过一把钓瘾,哪知从10月1日钓到10月4日却钓获全无,而且是越钓越找不到感觉。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我们钓技差,我们所垂钓的鱼塘均鱼资源极度匮乏,而且还有可能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连同去垂钓的大师级钓友也和我们一样频频被剃“光头”。  相似文献   

7.
朱毅 《钓鱼》2010,(24):51-51
海钓同淡水钓一样,钓友在同样的水域,以同样的装备垂钓,其鱼获有时会大有差异。这其中除钓技差异及季节、风向、饵料等原因外,更为重要的是钓位选择的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8.
柴祥 《中国钓鱼》2003,(7):11-11
试过将爆炸钩“嫁接”在手竿上来钓鲢鳙鱼吗?我地钓友常用此法垂钓,效果确实不错。  相似文献   

9.
张福顺  张天林 《垂钓》2003,(1):20-23
作为一种在静水湖池中提拿滑鱼的有效方法,“点钓”这个词出现立时就在钓友中引起了广泛关注——钓友们纷纷来信来电询问有关点钓的相关问题。应广大钓友的强烈要求,张福顺先生将点钓方法细化为理论平台、钓具置备、钓组组装和现场调试五大板块,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0.
范宁 《钓鱼》2004,(5):20-21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栏目接连收到各地钓友发来的短信和电话,纷纷询问悬坠钓该如何找底?河南平项山钓友朱永军更是三番五次地致电本刊,非要亲自询问钓技版编辑不可。他在电话中这样说到:练习悬坠钓法已有一段时间了。可到现在就是在“找底”的程序上摸不清门道。无论是搓饵垂钓还是拉饵垂钓,总觉着在“找底”时会出现问题。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过高为主,总是找不到准确真实的“底”,真不知道那些垂钓高手们是如何找底的?  相似文献   

11.
衣善新 《垂钓》2005,5(8):6-8
悬坠钓法对钓组的灵敏度有这样的结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钓组可以实现“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灵钓灵、调钝钓钝”……这些基本理论让许多钓友困惑不解,钓鱼专家的解释更是高深莫测。我与一些钓友一样,也一直为这个理论所困惑。  相似文献   

12.
赵靓 《中国钓鱼》2012,(11):91-91
俗话说:“寒从脚起。”冬钓时也是一样。有的钓友虽然里穿保暖内衣,外穿厚厚的大衣或羽绒服,但是在冬钓的时候还是冷得瑟瑟发抖。有钓友形容:“那简直冷到心里去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有些钓友放松了对脚的保暖。  相似文献   

13.
李宗民 《中国钓鱼》2005,(10):45-46
我也是一位抛竿钓鲶爱好者,在垂钓过程中,也常常为挂底断线丢钩而遗憾。《中国钓鱼》2005年第三期第26页解志耕钓友介绍的“海竿挂漂底钓鲶鱼”方法,笔者也曾尝试过,对文中一些观点有不同的认识,现提出几点与解志耕钓友商榷。  相似文献   

14.
李海兵 《钓鱼》2011,(17):50-51
海钓同淡水钓一样,钓友在同样的水域,以同样的装备垂钓,其鱼获有时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除钓技差异及季节、风向、饵料等原因外,更为重要的是钓位选择的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15.
吕渭坡 《钓鱼》2007,(4S):29-29
“钓鱼不钓草,等于空跑。”“钓草要钓洞,钓得鱼满篓。”这两句鱼谚我在十几年前早巳听过。农民的唱和据此在实践中出现过惊人的奇迹,他众多钓友的面前从草边、草洞里钓出骄人的鱼获量。但是,在实际施钓中,钓鱼人往往又会被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失去了钓好鱼的大好机会。特将近日出钓中的得与失,以拙文告诉钓友,从而证明钓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17日,我到一池塘去钓鲫鱼。因鱼塘老板开闸往塘中注水,同塘而钓的钓友们都“呼啦”一下都围拢过来,将钓竿指向了入水口处。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3日一大早,我只身到郑州市西郊的丁店水库钓鲫鱼。丁店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库中鲢鳙鱼较多,鲫鱼比较大。当天天气多云,风力2-3级,气温25℃左右。在一座桥上向下看去,我愣住了,水位比以前上涨了三四米,老钓位都被淹没了,犹豫间,有一位钓友背着鱼竿骑摩托车从我身边开了过去。我灵机一动,跟着他不就行了。摩托车左拐右拐,来到一个河汊子旁。我跟带路的钓友说明情况,他挺高兴和我作伴。  相似文献   

18.
包食钓法     
沈书凡 《垂钓》2008,8(7):14-14
南方很多热衷于传统钓法的老钓友都用过包食钓法,和悬坠钓法非常类似的是:包食钓法的最大特点也是“诱钓合一”  相似文献   

19.
秦犁 《钓鱼》2005,(24):24-24
菜籽饼沤久了,变酸、发臭,用它打窝,能钓鲢也能钓鳙,这在池塘用不着多费心思,鲑来钓鲢鳙来钓鳙,钓底钓浮都一样。但在大水面,在放养浜钓,钓深和钓浅就不同了。水深3~4米,钓半水和上层,多鲢鱼,钓底,则鳙多于鲢。由于两者的钓组没有区别,选择鳙鱼除了精于炼饵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秦犁 《钓鱼》2006,(10):18-19
搓三拉四术 和程宁一样,自2000年获得第十六届全国钓赛抛竿项目冠军后,朱家明就放淡了钓赛夺冠的欲望,但他把“台钓”用于放养浜,总结的“搓三拉四术”却由钓鲫扩及钓鲢,并成为新手钓鲢的入门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