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语文教材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丰赡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又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精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美文.通过“研讨与练习”等活动来加强对语文中的文化内涵的整体感悟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在这里,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陆义 《广西教育》2013,(26):32-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作为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尤其突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自身的文化积淀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挑战,我认为语文教师较之以往更有必要从读写两方面苦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洋溢着时代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面对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师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是观念的挑战,思维的挑战.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   ……  相似文献   

5.
这套教科书名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顾名思义,它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其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力求课堂的开放性和教学的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情趣;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确定的,可以从目标和途径两方面来理解把握:目标——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其中突出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节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形成语文素养,必定离不开读和写的训练,只有多读多写,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其中包含了语文知识、语言能力、学习语言的方法和习惯,还包括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其内涵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课程需重点培养的目标,还是学生学好其它各科课程的基础,也是让学生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旨在使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文学学识修养及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中小学生语文素养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并强调"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国家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规定了语文课程所应该培养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其主体是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一、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种类型“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大致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理想的情况,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得到明晰的表述,以使大家对目标的内涵有一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以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出如下明确具体的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生成了语文课程及其教学的新理念:①语文是“交际工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语文的本性所在。②语文属于“人类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 ,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 :“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 ,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 ,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 ,…  相似文献   

15.
鹿萍 《考试周刊》2013,(45):13-1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实践是全面提高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家把掌握知识当作了语文学习的唯一目标,认为教好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标准》对于我们的要求使我们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功和内涵包括的具体内容,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是一种“复制”式教育模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利于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潜移默化受到情的感染和理的启迪。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树立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理念的新的语文课程观,并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赵宏 《教学与管理》2012,(27):90-91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具备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翻开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编语文教材),扑面而来的是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和大语文教育思想。为了帮助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编语文教材,现以七年级教材为例,介绍其主要特点。一、加强语文教育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新编语文教材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和谐发展和互相补充,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新编语文教材在单元组织方面不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按题材和内容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