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洗澡"等并列式复合词的动宾化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变文是唐代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文学形式,历史题材的敦煌变文话本对后来历史演义的影响是广泛而重要的。本文以《汉将王陵变》为切入点,通过对《史记》、《汉书》与《西汉演义》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溯源,我们可以看到王陵及陵母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并且由简至繁、由精炼的史实陈述演绎成生动曲折、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故事流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变文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不可忽略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敦煌变文是唐代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俗文学形式,历史题材的敦煌变文话本对后来历史演义的影响是广泛而重要的。本文以《汉将王陵变》为切入点,通过对《史记》、《汉书》与《西汉演义》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溯源,我们可以看到王陵及陵母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一条较为清晰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并且由简至繁、由精炼的史实陈述演绎成生动曲折、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在故事流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变文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不可忽略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历史故事承载着传播时代进程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们听故事、揣摩故事,看到人类文明的闪光点,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以丰富的故事为载体,引导学生们走到历史的世界中来,走进遥远的时代,感受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4.
儒家经典和"汉家故事"是汉代奏议的两种主要组成成分."故事"一词兼有时间上的"故旧"和性质上的"原本固有"与"理所应有"之两重意义.儒家经典和"汉家故事"系统各由三个系列构成.受政治形势与学术文化的影响,西汉高祖到武帝时期,奏议中的经典成分不断增加.西汉中晚期奏议中经典与"故事"成分继续扩张.经光武 、 明 、 章三朝的文治,东汉奏议在组成成分和行文风格上承继了西汉中晚期奏议的一些特征,但选取的材料 、 言说的模式及其精神内涵却与西汉奏议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王君逸 《天中学刊》2014,29(6):11-15
羊角哀、左伯桃故事始见于西汉,并在后世广为传播,在史传、方志、变文、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表现形式中皆有体现.羊左故事的文本流变主要体现为主题演变和人物形象的演变,其背后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西汉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一个强盛时代,一个气势宏大、蓬勃向上的时代。这种时代精神,在西汉散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西汉散文除了具有文体自身的意义和内涵之外,更具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形成了它自身的特有特点。正因如此,我们研究西汉散文,应该将西汉散文的生成看作西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努力从其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作家主体心态和散文创作的影响来分析西汉散文的生成和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方能阐明西汉散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西汉军事制度概述西汉军事制度因循秦制又有所损益,到汉武帝时代逐渐定型。 1.中央军西汉的中央军可分为宫廷禁军、宫城近卫军、京师长安及畿辅驻军三类。宫廷禁军负责宫廷门户和宫内的警卫以及天子出入仪仗。其中给事禁中者为中郎、给事宫中者为郎中、给事宫外者为外郎。武帝时代禁军又增加了“期门郎”(平帝时更名为“虎贲郎”)、“羽林郎”和“羽林孤  相似文献   

8.
以“秋胡戏妻”故事为原型的元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在艺术创作上作了大胆创新。它不仅增加了诸多人物,使秋胡、梅英的形象更加丰富、形象,还改变了故事的情节安排,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些改变的出现,一方面是戏曲冲突本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源于故事所处时代的不同。突出梅英形象的需要和国人的大团圆意识。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的重要作用选择是一种方法,研究任何问题,首先碰到的是选择而不是分析,所以选择比分析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选择指对研究对象的取舍、剪裁、提炼.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把客观的历史转化为意识形态的历史,在确定目标、建构内容、识别方法、预测效果中,都要从选择开始.再现历史,不是搬来历史客体的原型,而是对原型进行选择之后的思维加工,因此再现出来的历史,只能是对原型的近似的概括和描述.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型.由于研究主体的时代、阶级、世界观、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的不同,经选择之后写出来的历史也各不相同.司马迁笔下的西汉史,不同于班固笔下的西汉史,司马光写的西汉与当今教科书上写的西汉史差距更大.已出版的六套中学  相似文献   

10.
《云杜故事》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籍。书中记述了京山自西汉末年至清朝中期历史事件、人物、经济、地理、文化,其中记载的历史人物众多,是纂修《京山县志》(清光绪八年版)的第一手文献材料。该书为研究京山历史和地方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关系是近代江南烈女现象依旧存在的重要原因。无论婚配与否,女性能通过某些特定的方式与丈夫产生深厚的感情,她们为救治丈夫不惜牺牲自己,丈夫的去世对她们的打击极为沉重,为了追随丈夫于地下,她们选择殉夫;某些亲属单薄且无子嗣的女子在丈夫去世后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殉夫便成了她们无奈的选择。然而,更多的女性是被逼迫而死,娘家或夫家令其改嫁违背了其"不适二夫"的志向;家庭成员的凌辱让其饱受失节的威胁和心灵的伤害,自杀反而成了她们守护贞节的武器和最后的解脱。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哲学史中,自由意志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它起源于古希腊时期。那时对意志自由思想的探索尚处在朦胧阶段,哲学家们并未对该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只有一些简单粗糙的规定散见于不同哲学派别的学说中,但正是这些粗陋的规定,为整个西方意志自由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设计师;三是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南朝寒门、寒人虽巳在政治上崛起,但入政后。普遍表现出种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首先是入仕发迹的“侥幸”心理;其次是“自视犹不敢与世族较”的自卑心理;再次是贪婪粗鄙的“暴发户”心理。这些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南朝社会门阀观念仍然十分强大,使入政的寒门、寒人无法摆脱其影响,只得将自己定位在“士庶之别”的社会习惯观念之中。同时南朝士族虽巳衰落,但其势力足以遏制来自外界力量的撞击,加之寒门、寒人本身在出身、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所以难以形成政治心理上的群体整合,自然比较士族来说要幼稚多了。  相似文献   

15.
楚图南与艾思奇同是云南籍的文化学者、政治活动家,他们对抗战文艺及其作用发表过不少重要言论和指导意见,具体体现在对文艺作为抗战力量的重视、对文艺形式的运用、对鲁迅及其精神的认识等方面。两人有着文学家型的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型的政治活动家在思维视野、理性思辨能力以及党派性上的差异,更有近现代以来云南知识分子、文化人士所特有的朴素、务实和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无愧于近现代以来云南人的优秀代表。其抗战文艺思想对今天的文艺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南唐诗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研究较为肤浅,主要是点评、感悟式的评价;20世纪以来,对其研究才陆续展开.南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担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对此,他们的思考、筹划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次递达到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每一步思索都被负着肉体的创伤和心灵的巨痛,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所带来的矛盾折磨。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成为贯穿始终的近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倾注点。  相似文献   

18.
英法等欧洲国家教育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并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理想人"上取得了成效.改革实现了政府对教师工作和学校行为最大程度控制的同时,对教师职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师要接受与传统截然不同标准的评价与问责,甚至失去传统意义的信念与实践方法,教师被迫重构专业身份.尽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关心因受到来自校外压力而改变,但是他们还是在保留传统和迎接新时代上积极地应对,最大程度地获得对教师专业的认同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明代知识女性与前代女性相比,不仅社会环境复杂、价值取向各异、文化贡献相对较高,而且知识女性之间的交流协助较多。但从整体上讲,明代知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还十分低微,对社会的参与程度不高,这是男权社会的一般特征,也是我们分析把握明代知识女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林纾与杜亚泉这两个在清末民初具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表面上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杜亚泉在自己编辑的刊物上支持林纾的翻译,开启了林译小说报刊登载的先河,林纤也以自己的翻译给予杜亚泉编辑的刊物以大力支持.同时两人都因保守的态度及中西文化调和的立场受到了五四新青年派的批判,有着相似的遭遇与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