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项目、次数与时间、主要场所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但锻炼时间少,活动频度不足;课外体育活动主要项目以球类为主,舞蹈、健身操在女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场地器材缺乏和无人组织指导等客观原因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职工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萍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2):52-53,5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自我认识及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健康的自我感觉一般,健康意识不强,对健康的维护方式缺乏全面的认识;高校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明确,但积极性不高,影响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家庭负担重,缺乏余暇时间等;高校教职工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特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简便的运动项目上。  相似文献   

3.
广西高校教师自我锻炼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问、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西高校教师参加体育煅炼的人口数偏低;锻炼的内容呈多元化;锻炼场所以本校体育场(馆)为主;锻炼时间选择以早、晚为主;锻炼的形式主要是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以及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个人锻炼;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等.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省418名城市居民是否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进行调查与比较。调查显示,河北省的体育人口呈上升的趋势,脑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是休闲体育活动的主体,没有时间是不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经常参加休闲体育组人群对体育功能认识较好于不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人群。不同人群参加体育休闲活动存在一定特点,没有时间是不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省大学生参加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有8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2)强身建体、娱乐休闲是我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3)我省约有85.7%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4)每次活动30min以上的占64%;5)54.2%的学生周六周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6)没有时间和场地器材短缺等客观条件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湖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数据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对湖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活动形式、锻炼时间、场地器材与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方面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为更好地开展湖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准确、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韩勤英 《体育学刊》2003,10(3):79-80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业余时间80.52%选择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项目主要以球类运动为主;体育消费占平时消费的5%;影响大学生体育活动和体育兴趣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大学生间断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和“学习任务过重”。大学生体育活动方式的发展趋势,随总大学生体育的生活化,使体育活动的终身化成为可能;大学生健康观念和体育意识的退步提高,使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趋于多样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使体育活动更趋于科学化;高校体育管理的不断加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组织将逐步起子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连云港市农民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农民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对体育政策和法规缺乏了解;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偏低;劳作太累、没时间、没兴趣、没有活动场地器材是影响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9.
薛林峰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104-106,1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目前长三角地区高校教师健身意识差;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年教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较差;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影响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是:没有时间、忙于家务、没毅力、没人组织指导。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的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习紧、没有时间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消费的场所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目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目标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人口和体育教师、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体育实践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教材、课余运动训练等,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泉  李石光 《安徽体育科技》2000,21(2):64-67,71
对3所师范院校112名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进行了测定,共测试了身高、胸围和握力等13项指标。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符合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各项开矿指标均高于普通大学生水平。这些数据的测定,为今后体育专业招生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安徽省6所普通高校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做出相应分析和评价,探讨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下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社雄 《精武》2013,(23):75-75,77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养体育教师的本色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现状,浅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本色培养方案,为构建体育教育事业的万里长城夏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高校教师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法等,揭示各高校之间,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之间,体育教师与非体育教师之间的体质水平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旨在为我国高校教师体质研究提供基础参数,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国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以及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和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体质水平明显优于非体育教师;省会高校、尤其是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教师,其体质水平明显好于中小城市中的一般高校教师。45岁以上女性非体育教师平衡能力下降和超重、肥胖。还分析了差别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善体质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常规统计法,对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活动重视不够;没有一所学校有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近六成的弱势群体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建议体育教师应掌握弱势群体学生的活动特点,积极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流失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工资、福利待遇低;学校政策制度不合理;工作环境条件差,职业地位低;有家庭、住房等后顾之忧,以及继续深造或学术交流的机会少等,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及组织管理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文章针对此种现状提出一些积极有效的建议,以期使高校教师健身活动能得以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祖晓牧 《冰雪运动》2013,(2):74-76,96
冬季体育隐蔽课程是促进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和北方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冬季体育教学隐蔽课程的涵义的探讨,总结出开发冬季体育教学隐蔽课程具有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加强北方高校物质和人文环境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推进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等现实意义;提出冬季体育课程及课外活动、冬季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冬季体育的物质和人文环境和校园冬季体育文化氛围是建设冬季体育教学隐蔽课程的途径和载体,为北方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在新世纪将注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及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相融合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