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诸多能力,但驾驭教材的能力当属诸多能力之第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一点,无可置疑。一、吃透教材所谓吃透教材,是指教师要对教材本身或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了如指掌。吃透教材,过好教材关,是教师备课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对教材里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知识要吃透,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彩点要吃透,对教材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要吃透,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
吃透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教师吃透教材,更有利于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接受得快,教师当然更轻松。那么教师如何快速地吃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这样说过:"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好的教路、学路;唯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要先钻研、理解教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活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而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要有效组织教学,而且要研究怎样让中职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5.
吃透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学的根本保证,也是新课改实施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吃透语文课程标准的大前提下吃透教材,让学生学好语文,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吃透教材是一项复杂、细致、艰苦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正确理解教材是吃透教材的前提,吃透课程标准是吃透教材的根本保障,掌握教材编写体系是吃透教材的基础,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吃透教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星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1):122-123
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吃透教材,灵活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合理调控教学节奏;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方式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自主探索的空间,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恰当地指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高校课堂要求教师课前吃透教材,充分解读文本,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做充足准备;要善于补充教材,注重课堂内容的多元化;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逐层递进实现目标;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身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时的教学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设计,是教师教学艺术、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教案要反映施教者的教学思路,要力求科学、规范、简明、实用。究竟怎样才能搞好教学设计? 一、吃透“两头”,施教得法 吃透“两头”,施教得法,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钻研教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钻研教材的目的是要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把所掌握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晓玲 《文教资料》2010,(32):109-110
本文提出,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问题;重视教法研究,提高教学机智;关注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掌控能力;以做带教,激发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表达,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和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应用。 首先,教师要反复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内容,抓住重点难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展开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吃透教材,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吃透学生,了解学生们头脑中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总结反思;而学生的“学后记”是教师真正了解学生学习体验和学生内在需要的有效载体。运用“学后记”,反思学生学习兴趣;反思学生创造性思维;反思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学后记”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双向评价方式,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下的小语教育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其综合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生,要把握教材的体系,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备课五题     
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要想搞好课堂教学,要想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是备好课。本文就怎样备课谈谈我的看法。一备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离开了教材,教学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前,每年教师都应在认真领会和了解大纲精神的基础上,反复通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研究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及它们在教材中乃至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要想上好一堂课,我认为: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吃透两头:一是吃透学生,二是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以便确立最佳教学方法。吃透教材就是要求教师要掌握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确立明确而准确的目的要求是上好课的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只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例子,语文教学受中学生求知特点与语文学科文选型特点的制约,能对教材作取舍,确立上课的重点,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本文浅议课文取舍三原则:要吃透教材;要了解作者钻研文本;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其综合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和学生,要把握教材的体系,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讲书、授课、教学"三种艺术境界。讲书,即局限教材,解释教材,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主导学生接受灌输性学习。授课,即挖掘教材,诠释教材,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内化性理解。教学,即吃透教材,用活教材,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19.
庞梅 《考试周刊》2013,(57):71-71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要吃透教材,既尊重教材的思路与意图,又挖掘和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重视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1 深入挖掘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是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两点:一是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二是补充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学习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