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沉迷网络的危害,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趋利避害,避免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伙伴和朋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情况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困扰无数家庭和学校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就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商家金钱利益驱使、青少年自身成长、家庭和学校教育和管理模式、社会支持系统、药物治疗等方面展开讨论和探讨,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自身的素质缺陷。要切实减少和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构筑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预防犯罪网络,切实解决青少年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工作 ,我国广大青少年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 ;但是 ,极少数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仍然令人触目惊心 ,得到党的总书记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青少年犯罪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青少年主观方面的原因。要坚持重在预防 ,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 ,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预防犯罪网络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其产生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条件等相互交错的结果。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靠教育。为此,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等网络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的影响和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原因解析,深刻剖析网络成瘾这种社会现象。并试图从学校、社会、家庭入手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不够,教育管理制度的缺乏,家长的教育不当,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外部因素和青少年自身心理特征和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因素使网络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从社会、家庭、学校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神经心理性疾病,临床可分六种类型。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络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医疗机构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9.
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探讨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诱因.从弗洛伊德的人的个性理论深刻分析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主观诱因即生理诱因和心理诱因.从犯罪学理论分析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的客观诱因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诱因;同时,分析了各类不同诱因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特点.从社会控制理论提出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控制和防范的途径即家庭教育途径、学校教育途径和社会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心理问题.除了需要社会、司法、学校、家庭各方面的教育保护外,网络少年族还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使自己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救人;运用得不好,也可害人。所以,要依靠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杜绝其有害的部分。本文着重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谈谈帮助青少年学生戒除网瘾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是一种新兴媒体,它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社会迈向了网络时代。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而网络是未来世界的最主要的呈现方式,网络要伴随青少年成长,因而青少年的成长将会打上网络的烙印。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重点提出了应从国家和社会、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自身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从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缺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因素主要是教育内容不平衡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不良社会文化和不良社区氛围。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目的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呈现出来.正确认识网络信息的两面性及负面影响的特征,使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齐抓共管,正确引导,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瘟对青少年的生理、智力、情绪情感和人格、社会性、学业等多方面都有负面影响.预防网络成瘾需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网络成瘾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但更多的是环境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从家庭、学校、学生和社会等方面入手,剖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积极探索适合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确保青少年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界定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涵义及其诸多表现形式,分析了造成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提出了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对策:建构网络德育学;树立网络行为的荣辱观;加强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建立融洽的家庭环境,提高青少年的自律。  相似文献   

19.
对新乡市4所中学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发现青少年在上网时间、地点的选择,对网络的态度和目的,对网络道德的认识以及网络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是由来自个人、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摘要: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生理、智力、情绪情感和人格、社会性、学业等多方面都有负面影响。预防网络成瘾需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