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品味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最近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对教师独具匠心的词语教学感触颇深。〔片段一〕理解《蜗牛的奖杯》中"遥遥领先"一词师:(将小动物赛跑的图片张贴在黑板右侧)同学们看,比赛的小动物们,它们跑得多带劲!小蜗牛表现怎样呢?生:很出色。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很出色?生:我从"遥遥领先"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师:你找得真准,知道"遥遥领先"的意思吗?(学生一片哑然,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解词  相似文献   

2.
正[误区一]"语用"忽视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以二下《学棋》一课中"专心致志"词语教学为例:师:一个学生学得怎么样呢?生:(读第2自然段)我读出了一个学生学棋时的专心致志。师:(出示"专心致志")谁再读读这个词?(生读)师:怎么记住"致"字?  相似文献   

3.
高世军 《成才之路》2014,(26):90-91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语境,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让学生充分触摸语言的温度,感受文字的无穷奥妙,让词语教学焕出发生命的光彩。一、让词语在运用中鲜活起来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以此来进行有效扎实的词语教学。还原词语教学应有的章法,让语文课堂本色尽显,让它充满浓郁的语文味道。教学片断1。"熟练"一词教学。师:出示"熟练"一词,找找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例如,江西的王玲湘老师教学《搭石》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协调有序"一词时,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意思。请看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5.
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咀嚼揣摩文本的语言。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一、从关键词语着眼词语作为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会运用,词语也就没有了灵魂。所以,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词语教学最终要指向运用,这是词  相似文献   

6.
将词语融入到"语言情境"之中,用感官与心灵触摸语言文字,感受蕴藏在字词中那份灵动而又鲜活的气息,是一种较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真实的高度》中"苹果"一词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板块一:聚焦"苹果",走进人物内心师:大仲马有哪些非凡的"苹果"?(生答)师:这些"苹果"让大仲马——生:大名鼎鼎。师:是啊,可那些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7.
《雾凇》一课可抓住"镀"字,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妙。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词,让词语意思清晰化;分层品词,让词语意思内涵化;对比悟词,让词语意思准确化;语境用词,让词语意思实用化。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写:泼、互、吉、如、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拼字游戏用各部件(24份)、板贴词语卡片。【课前活动】1.小朋友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看词猜节"的游戏。(板书:节)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生答,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捐书淘书乐"一站到底"(生答,师:这是我们学校正在  相似文献   

9.
作文强调的是"真实、具体",那么,又如何指导学生"写具体"呢?我主要从句子训练入手,逐渐过渡到连句成段.如"围绕带点的字,把句子写具体":雨下得真大师:"雨"有何特征?生:它是颗粒状,像豆子.师:形容"雨大"用什么词?生:可用"稠密、急骤"等词语.师:写"雨声"可用哪些像声  相似文献   

10.
正一、抓关键词语启迪悟性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细心品一品,用心比一比,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能较好地启迪学生的悟性。如国标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咐,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我在教学时扣住"研读"一词让学生体会。师:为什么要用"研读"而不用"阅读"呢?生1:"研读"除了有"阅读"的含义外,还包含"研究"的意思。因为由于战乱、时间跨度长等原因,历史文献中有记录不全处、有前后矛盾错误处、有描述简略处……这些都需要考  相似文献   

11.
史蓉芳 《教学随笔》2013,(6):41-42,46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低段学生识字不多,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弱,但想象力较为丰富。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考虑利用教材中学生已经熟悉的语言情境——文本情境,来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借助文本情境提供给学生完整的、真实的语言情境,在文本情境中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篇章的整体意识。培养学生在篇章、句子、词语的整体把握中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培养语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最具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能理解关键性的词语,并能感悟课文内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父爱的严厉与深沉,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关键性词语进行理解,对细节描写进行品味,触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分析文本,也要让学生在学  相似文献   

14.
学棋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3课. 一、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学棋》(生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请同学拿出练习纸听写,默写的词语就藏在下面一段话中,是老师读两遍的词语.认真听,把字写端正. 师读:"秋是一位下围棋的(能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有两个学生拜秋为师,跟他学下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成为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生学习时经常走神,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默写的词语,读两遍.) 3.对照大屏幕,错的学生下课订正. (点评:让学生听句子,默写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生字,又帮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5.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摆脱机械讲解、生硬灌输、僵化记忆的误区,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笔者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课例,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一联系生活,让词语“活”起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一词教学片断:(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指导学生理解了其他的词语,但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就是“饱经风霜”。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饱经风霜的脸吗?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下来。我给大家开个头“:…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深明此道,教学中他总是让学生掌握学法。以字词教学为例,他绝不满足于使学生懂得一字一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从读中“悟”出理解词义的方法。现撷取于老师《惊弓之鸟》教学片断,略作评析。师:读书还要边读边想,要想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怎样理解词语呢?主要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评:说之不足,补之以写,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下面学习的重点,需要务必注意。师: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中就有,只要认真去读,…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重点内容之一。在"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课堂转型过程中,要走出"就词解词"的教学误区,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词语、在文本对话中学习词语、在品读想象中学习词语。  相似文献   

18.
黄淑琴 《考试周刊》2013,(78):46-46
<正>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突出"语文味",站稳"基础性",让词语教学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笔者认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住"词眼"这一关键,让关键词语如一条根,深深扎进课文的泥土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第9条指出:"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以字义为核心,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在汲取了大量文本营养后,破土而出,开  相似文献   

19.
词语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文本语言的序列之中,而是与其他语言彼此融通,构建出充满生命气息的独特情境。词语教学就应该创造性地渲染情境,让每个词语在学生的意识中跳跃,真正提升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解读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文化情境和运用情境,以提升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联系课文训练遣词造句柳静《种子》是小语义务教材第七册的一篇2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情节简单,但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却运用了大量写人的精美词语。如:素雅、落落大方、略带羞涩、抿嘴一笑、惭愧、乌亮、俊秀、害羞、虔诚等。教学时,教师可把学习运用词语作为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本课写人的词语并画下来,然后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并朗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些词,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的片断。学生一般能用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