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懿 《钓鱼》2007,(5X):35-36
海竿一点式钓鱼:就是将多支抛竿,以塔形的分布打在同一个钓点里。这种钓法主要用于鱼头稀疏,鱼头个体较大,水深面广鱼少的自然水域,多竿多饵多以利快速聚鱼。此种钓法要求钓者需要有较高的抛投技巧,钓饵的落点,以不超过1个平方米的范围内,一旦钓点发窝,就会频频上鱼。此外一点式钓鱼讲究用饵。它要求钓者不要怜惜钓饵。  相似文献   

2.
华歆 《钓鱼》2003,(21)
传统钓鱼的特色是诱钓分离,先撒诱饵,在鱼引来之后再用精练的钓饵挂钩。所以,抱着传统不放的人只会在钓饵上动脑筋,常常忽略了诱饵的作用。商品饵诱钓同步,边诱边钓,鱼来得快,聚得多,但诱和钓并不统一。现象之一是钓点聚鱼很多,但咬钩信号杂乱,忙死了钓不上鱼;现象之二是钩沉不到底,半路上就被小杂鱼叨走了;现象之三是诱不来鱼,却有一条钓一条,鱼不多,但钓得实在。之所以出现这三种异象是因为钓手不识饵,只知道用鼻子去认识钓饵,不懂得合理钓饵状态是决定诱鱼与能否把鱼钓上来的关键。刚接触“本味”饵的时候觉得其貌不扬,颜色白不白、黄不…  相似文献   

3.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4.
吴芜 《钓鱼》2009,(18):10-11
钓鱼比赛三种鱼情:小鲫鱼、大鲫鱼和混合鱼,加上抛竿钓混养就是淡水全能了。它依次考量钓手在掌握鱼讯、应变技巧、钓饵运用和鱼层判断上的能力,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钓手能全取4分,通才难做是因为各地的水情、鱼情不同,就是手竿三项都拿1分也找不出先例。  相似文献   

5.
巧用蚯蚓     
蚯蚓是钓鱼人最熟悉的钓饵,用它可以钓很多种鱼,有“万能钓饵”之称。 常用的蚯蚓有红蚯蚓和青蚯蚓两种。青蚯蚓因为腥气非常浓重,是钓无鳞鱼的佳饵。在使用蚯蚓时,除了要求其鲜活外,还要考虑蚯蚓的装钩方法,钓大小不同的鱼要有不同的装钩方法,要充分做到因鱼置饵。 钓小鱼杂鱼时,要选用火柴杆般粗细的红蚯蚓配伊势尼3号、4号钩。装钩时先将蚯蚓截成半厘米长的小段,然后套在钩尖上。这样,小鱼咬钩刚好嘴对钩尖,提竿便能中鱼。尽量不要让钩尖外露,以免鱼食饵时  相似文献   

6.
贺建成 《钓鱼》2009,(24):30-31
传统钓打窝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水域钓不同鱼,打窝方法是需要认真分析的。确认用哪一种方法打窝,与钓鱼用饵有关,不同的打窝方法匹配不同的诱饵,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如钓上层鱼用丢投饵打水面窝,必须使用活蛆、油糠、麦麸青草之类浮饵;如钓底层鱼用打窝器打沉底窝,则应使用块饵、种子饵、颗粒饵之类沉饵。至于在流水中钓鱼的打窝用饵方法和静水中钓鱼打窝用饵方法相比,也明显有不同之处,需要分别对待。了解和掌握钓鱼打窝对应用饵方法,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现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贺建成 《钓鱼》2012,(15):28-29
八、钓鱼上饵钓蓝刀鱼的钓饵主要是活蛆,挂钩的方法很多,都是根据鱼情来使用的。比如尾挂一条或两条活蛆,主要是在用于月光下钓小蓝刀鱼。如果使用穿筒挂一条,再加挂一条或两条尾挂,  相似文献   

8.
辞源说:“诱而取之谓之钓”。用诱骗的方法去达到目的,曰钓取。所以钓钩也被比作圈套。把钓鱼用的鱼食称为饵,饵也是引诱的意思,“以此饵鱼”。不论是诱饵或钓饵,都是钓鱼人引诱鱼类上钩的陷阱。所以,钓鱼人将钓鱼用的鱼食称作饵料,而不称为饲料,而养鱼人将鱼食称为饲料,不称为饵料。同样是喂鱼,其因在于目的动机不同,一个是要钓取,一个是要养育。钓的含义很广,其中充满玄机。这里不说钓官钓誉,只说钓鱼。备芳饵,投鱼之好,隐钓线,不令鱼骇,布雾化,诱鱼集聚,打频率、聚鱼不散,搓和拉,适时变饵,备利器,得心应手;熟钓技,事半功倍。所有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9.
管察 《钓鱼》2010,(5):6-7
在台湾钓手参加大陆钓鱼比赛以前,钓鱼人用什么饵钓鱼主要是根据鱼的食性,就地取材。但各地饲料不同,鱼养成了喂什么就吃什么的习惯,所以同一种鱼在不同的驯化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吃食倾向。例如草鱼吃草,然而在喂麦子、玉米、麸皮、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09,(24):12-13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