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目的】探究出版深度融合视阈下科技期刊商业模式创新策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方法】以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通过对科技期刊商业模式要素和传统科技期刊商业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融合出版产业的研究,归纳演绎出新情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商业模式创新策略。【结果】针对用户需求提出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多元价值主张;实施平台化战略,再造业务体系,吸引多角色入场,形成价值共创,并以先进技术提升平台效能;构建以数字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创新盈利模式。【结论】科技期刊出版者应加强现代意识,把服务为先和生态融合等创新理念应用于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在社会责任大框架之下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为科技期刊注入更多从容应对变革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数字出版已成为当代出版产业的新趋势,作为数字出版业重要构成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业态,长期以来其盈利模式却相对模糊不清。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有的盈利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完善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盈利模式进行了对策性探析,希冀对促进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业态的积极演化提供策略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际科技出版集团商业模式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较为成熟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期刊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科技期刊集团的商业模式。在国际出版理念、出版形态与规模、营销方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态势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依赖的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是未来期刊转型和发展的瓶颈,重点结合我国医学科技期刊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并推动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出版正以一种新的出版方式,给传统出版方式带来重大冲击,同时也给科技期刊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论文简要阐述数字出版的概念及特点,概述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规划,列举出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对上述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并针对这些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研2020年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学术共同体行动出版(Community Action Publishing, CAP)推动下的期刊或者出版平台商业模式,为国内科技期刊商业模式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网络信息调研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根据CAP出版内涵、经营策略及收费模型,总结其商业模式特色及对国内期刊发展的启示。【结果】PLoS CAP以多刊集群化协同发展;透明化商业模式,增强公信力;多种收费模型交叉互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作者的需求;限制利润比例,减轻合作机构费用压力,防止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 APC)异化增长;简化费用收取流程,降低机构非科研工作占比。【结论】在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可借鉴CAP商业模式,从用户角度出发,丰富替代APC的我国科技期刊收费模型;鼓励期刊探索新的价值链,优化经营策略,多元化盈利模式;完善期刊收费监督管理机制,提升期刊公信力;简化缴费流程等以构建适应我国期刊发展前景的新商业模式,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是从事科研工作者的传播媒体,为我国科研事业、促进学术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结合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方式与数字出版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的编辑方式及数字出版模式,提出科技期刊应在编辑手段、出版形式、编辑模式、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才能加速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数字化及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众筹出版风险规避及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科技期刊正面临数字网络和OA开放双重挑战,分析众筹出版这一新形式,为科技期刊寻找新价值增长点提供借鉴。【方法】参考知乎众筹社交化实践,阐释众筹出版对科技期刊众筹项目质量、期刊自身编辑水平及反馈渠道的意义。【结果】科技期刊众筹具有可行性,其路径可有众筹平台主导、单一期刊社主导、刊群联动三种。【结论】以社交化为基础的刊群联动的众筹出版路径为科技期刊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三方面浅论我国当前科技期刊的出版改革战略和思路:强力推进数字出版、鼓励倡导协作出版、科学有效整合出版。认为在此项科技期刊出版改革中,数字出版是基础,协作出版是方向,整合出版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至2014年已有350年历史。回顾350年的发展历史,探究科技期刊发展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能为期刊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科技期刊的三个基本问题包括传播技术、期刊功能和商业模式。根据传播技术将科技期刊历史划分为印刷时代和数字网络时代,分别分析了两个阶段中三个基本问题的发展和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传播技术是科技期刊产生和变革的前提,科学本身以及科学家的需求是真正促进期刊发展的动力,而出版形态和商业模式是实现科技期刊的科学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科技期刊通过优先数字出版来缩短论文发表时滞,调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网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现状、未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月21日,虽然与中国知网签订了优先出版协议的农业科技期刊已有96家(占中国知网收录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15.8%),但较好地利用其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只有11家,占签约期刊的11.5%;利用万方网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只有5家,仅占万方网收录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0.9%。中国知网和万方网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均存在优先版本与正式版本文献冲突等问题;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对优先数字出版的优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优先数字出版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给优先数字出版服务商和有关期刊编辑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系统综述数字出版概念的提出及演变、数字出版优势、数字出版的产业链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策略。认为在当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时期,应重视采取以下对策加快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1)创新期刊数字出版体制机制,完善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产业链;(2)创新期刊数字出版赢利模式,实现期刊经营的多元化;(3)建好期刊网站,树立期刊网络品牌,并集成为规模化的出版发行平台;(4)促进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广泛传播和利用;(5)增加服务意识,实现向内容服务商角色的转变;(6)注重培养懂出版、懂新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7)重视和掌握期刊内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8)优化出版流程,实现期刊的复合出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现有的数字技术,给出一些缩短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具体方法,同时提出未来科技期刊按篇快速出版的设想,以期实现科技论文的快速出版。【方法】首先选取26种高水平中文科技期刊,分析其2022年至少2期论文的平均出版时滞,并与国际知名期刊进行对比。然后基于文献报道、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论述如何使用新的数字出版技术大幅缩短出版时滞。【结果】26种科技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为357天。利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编排校软件、即时通信工具等数字化手段可以大幅缩短出版时滞。【结论】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较长,与国际知名期刊有一定差距。数字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科技期刊的未来出版模式是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快速按篇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期刊数字化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论述了数字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的影响。数字技术为缩短出版周期提供可能,是发展电子版期刊的必要条件,是文献检索自动化的基础;数字技术支持科技期刊的网络传输和出版,并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新的要求。分析了促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的对策,即政府部门要及时进行规划引导,给予政策支持;实现科技期刊的网上出版,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纸质版与网络版的比例关系;要借助数据库网络运营商,拓展出版平台;应加速期刊网站建设;推行国际化的技术规范,并规范数据核查以推动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述中国科技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发展情况,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道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我国科技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历经了兴起发展、发展转变和大型数据库集中数字中英双语出版的三个阶段,并阐述中英文双语出版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积极推动作用。【结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国内以期刊为主体的中英文双语出版逐步向中、英文版独立出版转变,当前中英文版双语出版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科技期刊个体中共存,共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果。【结论】中英文双语出版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大型数据库集中把中国优秀期刊优质论文实行中英文对照双语数字出版,是今后科技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高校科技期刊主要的作者群、读者群——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对优先数字出版的了解程度、有关看法及一些相关的问题,结果表明:64.1%的学者知道优先数字出版,82.5%的学者支持优先数字出版,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应该加大对优先数字出版的宣传工作,并尽快真正实现优先数字出版及体现其“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迅速,但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本文采用SWOT理论,分析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遇、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光学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长达十年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结合IDEF系统结构分析和设计技术的理论方法,深入阐述了光学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系统架构、建设历程.基于IDEFO功能建模方法按照平台输入、控制、机制、输出四个要素详细地分析了光学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的运营模式,为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和发展促成网络(数字)出版,使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选题策划数字化、编辑加工数字化、装帧设计数字化、印刷流程数字化、发行管理数字化、出版管理数字化等,使编辑出版工作的手段和方式都起了变化,大有取代传统出版的趋势.然而,多数研究表明,网络(数字)出版不会取代传统出版,而成为传统出版的延伸和补充,两者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编辑出版工作的变革带来编辑概念、理念的变化.这就要重新审视和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即学科体系、理论框架、学科属性及定位、编辑学方法研究等.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研究必须关注、研究网络(数字)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分析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规律,吸取网络编辑学的有关内容来充实和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学.网络编辑学和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关系也是"融合"或"结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国内Nano-Micro Letters英文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平台为例,通过调研该平台的基本概况,系统分析了该平台开发的基本功能、业务模式、运营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平台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平台构建的启示,进而提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ciOpen平台功能特点,对比国际成熟平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自主平台提升和推广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深入使用SciOpen和国际数字出版平台,结合文献研究、调研等方法,提炼SciOpen平台内容服务与功能特征,将SciOpen和国际数字出版平台的功能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在刊群规模、内容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检索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结果】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快速发展,SciOpen依托我国学术资源与先进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多种特色功能,满足科技期刊对高质量数字出版平台的使用需求。【结论】SciOpen在平台规模、标准化、检索等方面仍需不断优化,希望通过技术迭代、政策支持与出版行业共同努力,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