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利 《科学大众》2009,(5):12-18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都认为动物可以预知地震 公元前373年。据历史学家记载.希腊城发生地震的前几天.包括老鼠、蛇、黄鼠狼等一系列的动物都出现了异常的躁动。自人们发现动物可以预感地震以来.便陆续出现鲶鱼躁动、鸡停止产卵和蜜蜂离开蜂巢的报道。无数的宠物主人声称目睹他们的猫、狗在地震之前吠叫、烦躁,或出现了紧张和不安。至于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异常行为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1,(20)
在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在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  相似文献   

3.
本人从收集到的有关地震资料来看,地震前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就记载有地震生物反应共126条,涉及动物24种,主要有狗、鸡、鱼、鸟、马、牛等。  相似文献   

4.
1975年,一次大地震袭击了中国的海城。在此前的几个小时.数万市民撤出了这个城市。西方的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条消息,他们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这次有计划的撤离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而根据中国有关当局对此次提前撤离的解释,这一决定是根据老鼠、蛇、鸟、牛和马等动物的反常行为而作出的。  相似文献   

5.
胡辉  韩延本  付虹  王锐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98-298,261
本文介绍了天文时纬残差的定义、处理方法,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于2008-2009所测的时纬残差波动情况,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的可能物理机制;文中还指出,强震前天文时纬残差异常现象,是北京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于1976年唐山地震后发现与检验的。30余年的研究实践已经表明,天文时纬残差异常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前兆,在人们未找到地震发生的充要条件之前,地震预测必须走前兆资料综合分析预测之路,而天文时纬残差异常资料的加入必将大大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10年01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发生在吉林省前郭地区ML≥2.0地震的平均波速比。计算使用高质量的数字地震震相记录,在较强地震前观察到持续的低值异常现象,在时间分布上出现较明显的异常过程,分析表明异常变化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震和地震预测的有关知识和地震宏观异常的观察和观测要领,分析了地震预报的水平、现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震之前草木枯 我们知道,动物对地震的来临大都有独特的感知,因为它们对环境的变化感觉敏锐.但它们的预感也有局限性,只是在大地震来临前几天有异常反应,而且它们的异常反应并不每次都是针对地震的,所以对人类探知大地震的来临,参考价值并不大.不过,研究人员发现,和动物地震预报的滞后性与不准确性相比,植物倒显得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9.
雷利 《科学大众》2010,(5):36-39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两周年了,小璐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地震,同时,她还听到了一些关于地震和天气异常的说法.如:今年天气异常,地震频发,说不定2012年地球真的要毁灭了!对于这种说法,小璐觉得有些杞人忧天了!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在控制煤层赋存形态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矿井为了高产稳产及矿井生产安全等要求,须准确圈定采区内“无煤带”、采空区、陷落柱、煤层露头、火成岩等异常地质体。通过对辽宁、山东等地煤矿地震勘探实例,介绍确定煤层地质异常体采用的方法,通过运用钻孔测井曲线进行地震资料反演,掌握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地质异常体的特征,通过三瞬处理,研究振幅异常与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要充分利用已知的地质资料,依据各种地质现象在地震数据体上的特征识别解释各种地质异常体。  相似文献   

11.
粟周熊  吕媛 《今日科苑》2007,(15):47-48
2004年8月10日,我国云南省昭通市发生了5.6级地震,造成近600人伤亡,受灾情况严重。显然,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些天灾真的就毫无办法预测吗?俄罗斯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爬行动物就有神奇的"第三只眼",可以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动物能预报地震,似乎已得到很多人的共识。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和国家,监测动物的日常表现也成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宋瑞有  廖静  韩光明 《内江科技》2011,32(12):113-113,63
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本文针对地震属性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崖城23-1异常体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展开说明岩性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首先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和分布格局,再用地震属性技术和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异常体横向预测和烃类检测。  相似文献   

13.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用各种地震属性来预测油气储量以及分析石油储层特征来增加勘探的成功几率是非常小的。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即对波形进行分类,形成地震波形异常即地震相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及关键参数等技术环节并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涠西南凹陷沉积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其结果符合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4.
遥感图上的异常红色 1991年3月12日,中国台湾台南地区东部发生了6.0级地震。事后,科研人员查看了震前5天的遥感卫星图像,他们惊讶地发现,卫星热红外线照片上出现了异常的红色。在卫星云图上,升温的地区表现出深红色,就好像是在发出一种危险信号。卫星图像的显著变化表明,在地震前的几天内,台湾省南部海域出现高温异常区,并急速向北方扩展,高温区到达并穿越了台湾岛的南部地区,高温区的中心线恰好与产生地震的断裂的位置一致!科研人员还发现,那几天台湾岛的陆面温度也出现了升高,升高幅度竞达2℃左右,十分反常。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地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剧烈破碎变形,是地壳运动激化及现今活动断裂构造发生、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地震预测既要迅速查清前期地震发生的地点、规模和破坏程度,找出地震形成的原因,更要准确地推测出下一次地震(尤其是大地震)可能出现的地点、时间。可见地震预测不仅仅是需要有观察、测量,记录地应力形成、演变的精确仪器,更要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强地震前是否会出现地震活动性增强现象的问题,研究了1990~2003年中国MS7.0以上地震.对于同一个地震事件,考虑了多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结果表明,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性远比用简单的应变加速释放模型来描述复杂得多.因此,将应变加速释放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性估计,仍需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震与地光     
地光是与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一种地学现象,国外称其为地震光。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地震中,至少有30多次地震伴随有地光的出现。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邢台发生了6.8级地震。地震前,震中区隆尧县天空出现白光,如同闪电,昏暗的大地出现一片惨白色;同时,震中区和邻近地区的上空不时有红色的火球闪烁,部分地区出现火苗从地面窜出的现象,火苗上升高度达2米左右,持续时间数分钟。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震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地震学科专业建设薄弱,人才培养出现严重断层;地震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交叉人才培养乏力;对民间地震研究人才重视不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地震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狭窄,数量较少和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评价标准不够合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我国地震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调整研究生、本科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增设或恢复与地震相关的学科、专业;加强各级地震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地震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民间地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培养高层次地震人才;改革科研评价体制,形成有利于地震领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专项的相关文件未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参照标准,使档案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归类整理时出现困难,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益。基于此,文章试图从地震专项文件、档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科技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力求为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专项档案归档整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磁波辐射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年 《内江科技》2009,30(11):24-25
虽然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但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角度及不同观测方面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却一直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关注。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并通过样本分析说明,震前电磁渡异常是一种较客观的地震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