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结构的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主要是由于地基土质软弱以及上部建筑结构荷载不均匀等因素造成的,从而引起上部结构的过大变形、开裂、倾斜甚至破坏。如何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过大变形、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不利影响是工程建设和地基基础科学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城广大,有各种成因的软土层,其分布范围广、土层厚度大.这类软土的特点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差、沉降稳定时间长.由于软土地基不良的建筑性能,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加固.作为一种新颖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水泥土搅拌法对于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降泜建、构筑物沉降量都十分有效.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法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及影响水泥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例,着重分析了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合理的选择主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3.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之碎石桩应用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软土地基,可以理解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当穿堤建筑物部分坐落于软土堤基上和地基软土厚度不均时,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穿堤建筑物可能出现变形开裂。为确保该路段的路基的稳定,决定采用高效、经济的方案——碎石桩来处理软土。主要对公路软土地基的碎石桩应用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路基敷设于天然地基上,自身荷载较大,要求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持地基稳定。而软土地基其自身的工程性质差,填土后受压可能产生测向滑动,或有较大的沉降,从而导致路基路面的破坏,一般要求采取适当的稳定措施。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验算是近年来高速公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详细阐述了软土地基路基稳定性验算的几种方法:总应力法、有效固结应力法、有效应力法等。  相似文献   

5.
湿陷性黄土地基长期受地下积水侵蚀是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结构倾斜、墙体开裂、屋面开裂及泛水泛碱等病害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地基土的湿陷特性,采用压力注浆及锚杆静压桩结合的方法加固地基基础,可达到改善土体结构和性能、提高土体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的目的;对开裂墙体采用注浆加固法、钢筋网水泥面层加固法可恢复墙体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最早应用是路堤加筋,近几年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软土路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地基破坏和过大的沉降和变形,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将土工织物、土工网、土工格栅铺设于软土地基和路堤之间,加筋软基路堤,从而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在碎石垫层顶部分别铺设土工网处理软土地基基础,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7.
碎石桩复合地基是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方法.用振冲法加固地基主要是通过在地基中形成密实桩体和挤密作用、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有亮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226-226,239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软土地基上进行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软土地基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渗遗胜差等,在附加应力作用下会因压缩变形-而产生非常明显的沉降,甚至会破坏整个地基结构。文章主要针对公路软基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甘杰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284-284,122
软土地基一般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以及具有其它不良性质的地基土,如天然的淤泥与淤泥质土。软土地基上的房屋及其地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防止其对建筑物的危害。过大的均匀沉降虽然也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外观,但从结构安全的角度看不致有什么影响,而不均匀沉必将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扭曲或倾斜。影响其使用和安全,严重时甚至倒塌破坏。因此,防止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是软土地基房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软土地基上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经验谈一谈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主要用于处理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由于沉降量大,承栽力低,冻胀性低等不良工程性质,造成工程质量低下.水泥土处理法主要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与固化荆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一定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承裁力和减小沉降量及其它特征变形.  相似文献   

11.
海岛回垫生土地基沉降现象对于沿海软土地区建筑的施工和营运影响巨大。因此,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深刻理解地基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将对海岛建筑的合理设计以及人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分析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几点应对地基沉降的对策,为今后海岛建筑解决此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南京某原料场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预测采用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法三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为软土地基比较沉降预测方法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区工程设计中多采用一维固结沉降公式的两种形式计算软土地基的主固结沉降:按e-p曲线,即压缩系数a1-2或压缩模量Es的计算公式;按e-1ogp曲线,考虑软土应力历史特征即压缩指数Cc的计算公式。采用压缩指数和e-logp曲线计算更符合实际一些,但由于深圳地方规范的要求以及工程师的经验和习惯,大量工程采用e-p曲线法计算软土地基的沉降。对于一维固结沉降公式两种形式的计算精度,将结合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监测成果进行探讨以提出符合深圳地区软土实际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往往引起建筑上部结构的过大变形、开裂、倾斜甚至破坏.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本文对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怎样控制建筑不均匀沉降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软土地基就是指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均相对较低的土体,比如泥质粉土、泥炭以及淤泥等土体,此类土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泊、平原以及沿海等地区。一般情况下,在此类土体上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以及塌落,对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建筑工程对于软土地基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即:渗透系数小、承载力低、压缩性大、天然含水量较高。本文将从软土地基上建筑工程的特点着手,并根据建筑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求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一直以来都是地基处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一个路段的软土地基沉降和稳定性的现场监测,分析了软土路堤施工期间路基土体的压缩固结过程以及深部土体的侧向位移发展规律,并通过双曲线法预测了工后沉降,确保了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流运输业的日益繁忙和大型运输设备的日益增多,对公路承载压力日益增强,公路对软地基沉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过大的路面的沉降是导致路面平整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软土基给公路工程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喷粉桩法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对地基要求甚高,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存在着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过大的问题。针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问题,对当前高速公路工后沉降病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对目前常用的既有高速公路工后沉降病害处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论表明,轻质置换材料可大大减少常规置换材料带来的附加荷载;旋喷桩处理法与桥头搭板法具有一定加固效果,但存在影响交通运营或导致二次跳车等缺点;每种沉降病害处治方法的效果并不单一,在实际操作时需注意每种方法的处治思路、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所谓软土是指基于静水或缓流环境近代沉积的细粒土,其特点表现在较大的孔隙率、较高的含水率,并且透水性与强度相对较差等方面,并且埋藏相对较深。由于软土地基强度差,压缩固结与剪切变形过程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沉降,会对建筑物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就以某工程实例针对电站工程软土地基的方法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真空联合堆栽预压加固施工是一种快速、简便、文明的加固地基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地加速深厚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减少工后沉降.水平向位移是真空预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因此真空预压施工在设计及施工时要考虑对周围建筑结构的影响.真空预压施工有投资大的缺点,这是阻碍其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