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在汉字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记住字的音、形、义,还要让学生了解汉字其他方面的特性,从更多的角度了解汉字,学习汉字。语文教师在汉字教学中要把汉字教得立体些,掌握汉字内在的规律,全面理解汉字的含义,感受汉字独有的美,了解汉字所蕴含的文化,这样学生才会热爱、了解汉字,并运用汉字。  相似文献   

2.
汉字研究除了本文化视域,还应有跨文化眼界。"跨文化汉字研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把"跨文化"当作研究方式和视角,即联系外部文化因素研究本文化汉字;另一个是把"跨文化汉字"当作研究对象,即研究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汉字。"跨文化汉字研究"内容丰富,包括跨文化汉字文本及其汉字现象、跨文化汉字传播、跨文化汉字发展、跨文化汉字比较、跨文化汉字教学、跨文化汉字学术史、外来文化对汉字系统的影响等。"跨文化汉字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成为汉字学研究、汉字史研究和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和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针对农村学生识字少的特点,语文教师应巧教汉字。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的构造原理学习汉字;运用汉字的内在含义学习汉字;结合课外活动学习汉字;在运用中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5.
聋童与正常儿童汉字识别中笔画数与熟悉度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汉字的不同笔画数与熟悉度是汉字识别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汉字视觉呈现方式研究 ,结果表明汉字的笔画数和熟悉度对两类儿童的汉字识别过程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在汉字的视觉识别中没有明显的差异。汉字的笔画数和熟悉度差异是影响汉字识别反应时的重要因素。在聋童的汉字识别教学中应当强调以汉字笔画数较少的字为宜 ,尽量多接触汉字 ,以提高他们对汉字的熟悉度 ,这会有助于聋童对汉字的精确掌握。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33-39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把握汉字的写作方式;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体验字意的来龙去脉;通过判断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促进汉字的生活应用;通过交流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感悟汉字的文化意蕴。在现有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汉字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计算机图形技术应用于汉字字形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汉字教学提供了参考案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包括:选择适当的汉字,适合进行可视化演示;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体现汉字的变迁发展;采用适当可视化技术,呈现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开展可视化教学,发挥汉字字形演变的效用。Flash在展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具有优势,以汉字字形的历史演变特征为出发点,可以呈现汉字字形演变过程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蕴藏在汉字中的汉字思维,让汉字的识读更多地需要儿童思维参与,学习汉字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也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本文提出融通汉字思维,在汉字学习中引导儿童理解与发现,在真实任务驱动下,在大空间的汉字学习场域中,引导儿童以积极的姿态走向汉字、发现汉字、玩转汉字、推广汉字,做汉字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汉字教学法相比,利用汉字属性进行汉字教学具有突出优势。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字源属性,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地利用汉字构意属性,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汉字原理,增强对字义的理解。加强学生对汉字构形属性的认知,做到正确分析汉字的结构单位和部件,有效地进行汉字对比学习。同时,利用汉字的音义属性,使学生全面把握汉字的形音义,切实提升汉字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代日语使用的汉字几乎都遵循日本政府发布的《常用汉字表》,所以大多数人只注重这些常用汉字的习得,而忽略其他汉字。实际上,日语除了常用汉字以外,还存在很多其他汉字,在这些汉字中,部分是现代汉字的本字,部分是古字,还有象形字等。本文拟从汉字的本字、古字及其字形着手,罗列一些少用且有趣的汉字,旨在引导学习者突破常规,更多地关注这些不常用的汉字,拓展知识面,多方面了解、探究汉字。  相似文献   

10.
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联系,每次文化思潮或运动常会带来汉字领域的讨论与思考。国学热催生了汉字热,激发了汉字发展与传承的争论,引起了人们对汉字的广泛关注,为汉字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良好条件。把汉字功利化、娱乐化,阐释随意化,过度使用非汉字的异质成分破坏其纯洁性是国学热背景下汉字继承与弘扬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利用主流媒体对汉字的释读和应用进行引导,组织汉字专家编写系列普及读本,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汉字修养,利用互联网构建汉字学习的多元平台。  相似文献   

11.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字形教学与字理教学相联系、个体教学与系统教学相联系的统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汉字属于文字系统,汉字的本体是字形,汉字教学必须从字形出发。分析留学生汉字字形偏误是有效进行汉字教学的必要环节。汉字构形说是探讨汉字形体构成和演变规律的学说,对科学地认识偏误、纠正偏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汉字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3.
遵从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通过字理分析解析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这是让汉字教学回归了汉字的本源。但由于汉字演变的复杂性,在运用字理分析的方法教学汉字时应遵从适用性原则:汉字解析要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识记;汉字解析要遵从汉字的科学;汉字解析要与其他汉字教学的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如何教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汉字一直被认为是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文章参考了对外汉字教学方面相关的论著,结合汉字教学实践的体会,浅谈了少数民族学生汉字教学的方法。文章认为在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应重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喜欢汉字,学好汉字。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见。因此对汉字不仅需要再认识 ,而且要从汉字的历史、汉字的技术功能、承载功能、科学的系统性、汉字具有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性等方面全方位地认识汉字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确解决汉字文化圈内繁简字的分歧 ,早日建立起科学、系统、高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汉字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古老的文化。汉字文化故事微课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去引领儿童触摸汉字。从课程架构到课程实施、课程展示,始终围绕"故事",让故事说话,让汉字说话,通过一个个"汉字故事",探寻汉字的起源,走进汉字文化,感受汉字世界的丰富、神奇。  相似文献   

17.
汉字文化学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所涉及的内涵很广,因此汉字文化学框架内的汉字阐释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充分认识汉字符号系统的特性、确定汉字阐释的立足点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韩国汉字词的传入过程,从时代上看,汉字词是通过中国和日本输入的,但是韩国也有其独创的汉字词。也就是说,韩语汉字词从起源上可以分为通过中国传入的汉字词、通过日本传入的汉字词、韩国固有的汉字词三类。  相似文献   

19.
汉字的形义关系是由汉字的表义性质决定的。汉字采用的是记录语义的方式,造字之初,根据语义来构造字形,形义关系完全一致。但汉字本身及其所记录的汉语语词的发展变化,使汉字的形义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了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影响了对汉字与汉语关系的解释。本文从造字时代的汉字构形、汉字应用中的特殊现象、字形与语义的变化三个方面阐述汉字的形义关系及其演变,以探讨汉字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字研究的文化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汉字,不能仅着眼于汉字本身,而要联系它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要从汉字与文化、汉字与社会、汉字与人类和汉字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把握汉字的本质,揭示它的奥秘。为弄清汉字的特点,把汉字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文字进行比较是必要的,但是这要在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